三藏中文网

三藏中文网>一代清官(上册) > 十三 不负重托整吏治(第2页)

十三 不负重托整吏治(第2页)

邓太后打断道:“哀家觉得,该是整肃的时候了。杨爱卿说得甚好!要‘从严治朝,从严治吏’。”

接着,杨震陈述道:“微臣建议‘两整’从倡导教化入手,把‘惩’和‘化’结合起来,即‘惩化结合’的‘两整’方案。方案中,把政教风化、教育感化等有形和无形的手段结合起来。整顿中,既有皇上的宣谕,又有对各级官员耳提面命的训诫;既向官员正面灌输道理,又注意结合日常事务,使各级官员在不知不觉中达理明事。这样,以各种教化手段,使各级官员都能受到儒家思想的教育,从而通过官风促朝风。对那些经教化后对汉律、对百姓疾苦仍置之不理、置若罔闻、行事不力、贪赃枉法者,严惩不贷……”

邓太后听着杨震的陈述,微笑着。

杨震还在陈奏:“前汉的董仲舒把教化比作防御洪水的堤防。他说:‘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太后、皇上,臣以为,可在各级官员中推行‘惩化结合’,在民间倡导形成耕读传家的浓厚读书风气,以促使在各级官员中形成一股风清气正的清廉之风,也就是国风。整顿朝政,从教化入手,在朝野大力提倡古时人人以礼相待的良好乡风和国风。”

大堂之下,杨震将自己的政见奏与太后和皇上,邓太后边听边频频点头,待他说完,向百官道:“杨爱卿以上的奏陈,众爱卿以为如何?”

百官议论纷纷,频频点头称是。唯有司空刘章出列而奏:“启禀太后、皇上,臣以为不可也。”

刘章原为司徒,杨震担任太常一年多时间,很快被擢升为司徒,而刘章则转任司空,虽同为三公,但排序却在杨震之后,刘章对此耿耿于怀。另外,司徒掌管教化,掌管官员管理,握有实权,显然比司空实惠。司空掌管土木工程等,在大汉这个百废待兴的时代,各州郡不是伸手要粮,就是要钱。这样,刘章所掌管的事,不仅没有油水,反而处处作难。因此,他对杨震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

邓太后问:“刘爱卿,为何?”

刘章说:“依杨大人所言,不是把各级官员都看成了在馆读书、还需要再启蒙的学子吗?这不是让百官又回到孩童时代了吗?故臣以为不可。”

杨震说:“刘大人所言差矣!臣建议朝廷倡导的是教化,不仅仅是教育。

教化不是教育,‘教化’与‘教育’虽仅一字之差,但其手段的高明程度却远非教育可比,其要比单纯的教育深刻而奏效得多。”

刘章不以为然:“杨大人此番言论,实属狡辩。再说,古人云:民可使武之,不可使仁之;官可使用之,不可使知之。杨大人的主张,是仁慈的妇人之见。”

杨震性情忠直耿介,刘凯、刘章兄弟因是安帝皇叔,权倾朝野,不少人对两人拍马溜须。可是杨震不但不会,而且政见不同时,还会与刘凯、刘章在朝堂上理论,言辞激烈,不理论出个是非曲直,绝不罢休。

这时,杨震正要开口驳斥刘章的谬论,堂下的班昭说话了:“刘大人此番言论,谬言也!文帝、景帝以仁治国,我大汉才出现了长达百年的太平盛世‘文景之治’;光武帝以仁治国,我大汉又出现了数百年的‘光武中兴’。因此,杨大人所奏,句句皆治国良策。由此也可见,杨大人不仅是一个良臣,而且是一个哲人,一个难得的圣贤。”

“杨司徒所言,是治国良策。”邓骘出列称赞。

安帝坐在朝堂,不发一言。

邓太后见多数大臣都赞同,便说:“杨爱卿方才的一番陈述,有理有据,有情有理,情真意切。在全大汉的各级官员和乡民百姓中倡导和推行教化,实乃强我大汉的壮举啊!是国策性的主张,哀家准了。请杨爱卿谈谈贯彻的想法。”

杨震说:“臣主张在京城,以太学为中心,教人们学会文明礼仪;在各郡县乡亭普遍推广学馆教育。在全大汉青少年中倡导‘耕读传家’,边耕边读。

之所以要重视朝中的太学和乡间的学馆,重视人们读书,是因为好的书籍,无论是对朝中的各级官吏,还是对乡间的百姓,都会有良好的熏陶作用。教育要做到像孔子说的有教无类,教化要像董仲舒说的像引导洪水一样,引导人们的行为习惯。实施教化,臣主张教育必须以儒家经典为教材,以儒家伦理为教育之基本内容。这种教育思想对后世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袁贵插话说:“杨大人真乃金玉之言!”

杨震继续上奏:“启奏太后、皇上,在推行教化以正国风和乡风过程中,还应该实施‘教育兴汉’和‘文化强汉’等举措,从京城的最高学府太学院到乡间里弄的学馆,太学院以京城为学区,地方学馆以县为学区,由朝廷指派一名有教化经验的学官,可称‘学长’,坐镇指导,监督教书质量,提高育人水平,指导乡民接受教化;在太学院,教授儒家经典五经的博士需要增加,太学院学子数十年内可逐年增长;朝廷还应拨出一定的钱物,为各地的学子修建学馆,为教书先生修建住所。同时,建议由太学院院长许慎博士牵头,召开有关古典文献整理、天文学、占星术、语言学、数学等领域的学术会议。另外,建议由才子张衡负责,广泛征召有天赋的奇才异士。对凡是精通一门学问,或对经学、天文、地理、兵法、图谶等学科有深入研究的专业人士,由地方官员指派公车礼送到洛阳,由朝廷提供吃住食宿,让其专心著书立说。而对那些蒙人害人的歪理邪说,组织专家学者及时予以批判纠正并公之于世,以防谬误流传。”

朝堂之上,太后听着杨震的陈述,既兴奋,又颇为感慨,十分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位匡扶社稷的人才。她频频点头称赞:“甚好!甚好!杨爱卿所奏皆准!杨爱卿所言,真是令人耳目一新。杨爱卿的一番高见,甚合哀家之意,这些想法,哀家早已有之,准了!之后,朝廷将昭告天下:倡教化,重祭祀,兴学馆,崇古风,并重修五经诸史。着杨爱卿主持兼施教化、重祭祀、兴学馆事宜;着张衡、许慎、刘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理脱误,订正文字;选拔三署郎及吏人能通晓《今文尚书》《毛诗》《榖梁春秋》者各数人。”

邓太后深知以教兴国的道理,她不但重用杨震这个名儒,而且通过杨震关怀爱护笼络了像张衡、许慎等一批难得的人才。

杨震的种种主张,深深赢得士大夫之心。

朝堂之上,邓太后因为心情激动,又慷慨讲道:“倡导教化,哀家准备率先垂范,与百官一起学习。兴办学馆,不仅成年人如此,还要从小孩儿抓起。

同时,哀家提出,在皇宫内恢复和加强中断多年的皇族子弟就学的学府‘辟雍’。哀家之前让在皇宫建了一个皇家学宫,只收皇亲国戚中的成年人入学;现在,凡皇亲国戚中年龄在五岁以上的孩童即召进学馆,请学问人品高尚的博士、大儒做他们的老师,为他们教习经书、传道、授业、解惑。到时候,哀家还要亲自监督考试。”

邓太后的话一落,堂下大臣中的皇亲国戚,一个个面露喜色,点头称赞。

太后接着道:“哀家之所以准奏杨爱卿的主张,倡导教化,兴办学馆,从孩童开始,实在是因为现在沿袭了过去一些不良弊端,世俗浅薄,淫巧虚伪普遍,五经之义衰落,没有教化开导,淳朴世风一天天衰微丢掉。所以,哀家想褒扬崇尚圣人的道义,匡救挽回将失去的淳朴世风和道德风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处在太平时期的皇亲贵戚、享受优厚俸禄的家族,穿好的吃好的,乘坐好车、驱策良马,虽面墙向学,却分不清善恶得失,不晓得品评褒贬,这一切都是祸端出现的由来。明帝永平年间,外戚樊、郭、阴、马四姓子弟从小就被要求入学,就是用以矫正砥砺浅薄的风气,而回归到忠孝的轨道上来。哀家先祖既以武功书之于竹帛,又以礼乐教化子孙,所以能约束修整自己,使他们不触犯汉律陷身罗网。因而,兴办学馆,就是要让儿孙继承先祖的美德。文武百官若能体会这次‘整顿朝政、整肃吏治’的根本要义,哀家就很满足了。诸位爱卿勉励啊!”

百官个个洗耳恭听着太后的箴言,无不醉心其中,人人敬佩不已。

这时,邓太后说:“杨爱卿,谈谈你的步骤。”

杨震说:“这项朝政,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来完成。眼下,从两个方面重点入手。一是从倡导教化、重视文化和发明入手;二是从严明法度入手,从严治朝,从严治吏,废黜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严惩那些贪官污吏。”

杨震的计划,深得太后赞赏。太后问道:“此计划,皇上以为如何?”

安帝说:“甚好!请太后恩准。”

邓太后说:“哀家准了!”

整个朝会上,杨震旁征博引,讲经论史,谈着经世治民的道理,不知不觉一奏就是一个多时辰。

这时,邓太后说:“在此,哀家给皇亲国戚提个醒,特别是邓氏家族。眼下,往往看到外戚宾客,假借皇亲权威,轻薄虚浮,以致浊乱奉公,为民恶患,原因就在于执法怠惰松懈,不即时执行惩罚。今大将军邓骘虽胸怀敬顺之志,但宗族广大,姻戚不少,应明白加以检查整饬。哀家率先严束邓家族人,对邓氏家族与百官一视同仁。凡邓氏家族有犯罪者,定严惩不贷,决不宽容庇护,并特着公卿百官监督施行,凡有邓氏家族宗亲,有犯禁令宪章者,不要姑息迁就,而要严格执法。诏令三公以下,各密奏上书指陈,议论朝廷利害得失。”

邓太后临朝称制后,尽管她一再限制邓氏家族入朝为官,但是,邓氏家族在朝为官者仍不在少数。邓太后是个极为自律的人,此令一出,堂下邓氏诸卿无不浑身一颤,而百官无不肃然起敬。

邓绥临政初期,邓氏家族虽然经过了“阴皇后和外祖母邓朱巫蛊”一案,被株连了不少,但是,邓氏家族在朝中当官者还是为数众多。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邓绥牢记恩师班昭关于“用贤不避亲,用人须得察,用人须节制”

十五字箴言,除了加封自己的几个兄弟官居要害之职外,严格限制邓氏家族入仕。尽管如此,整个邓氏家族一门在杨震提出选官变法时,也已经是“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

最后,只见杨震手持两本文本道:“禀奏太后、皇上,太史令张衡托臣向朝廷献出他的十年心血之作《二京赋》,以此来表示他的忠君爱国之心。”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开局校花怀了我的孩子  霍去病  一代清官(下册)  高手出山,闪婚冷艳女总裁  情思之痕  先生为奴  穿成国公府病秧子他被男主盯上了  我女朋友被绑架了吗?  重生后我提离婚,渣男滚远点  楚皇城脚下的小女人  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  余温  武陵侠侣传  跟校草离婚后,校霸大佬逼我去领证  全能法师在星际  女配回八零,以身相许拯救反派  宇宙狂想曲  两界从穿越末世开始  穿越炒股之收割美帝  科学御兽,就应该进化为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武侠小说一二看书网33言情网开心小说网随梦小说随梦小说网青帝文学网要看网奇书网书香小说网TXT小说网寻书书眼看书小说网眼看书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