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黄氏兄妹愕然。刘禅扶起他们,沉声道:“老臣之后贫病至此,是朕之过。”太医诊脉后急道:“黄公子旧伤郁结肺经,再耽搁半月便无救!”刘禅当即命人送最好的药材,又叮嘱太医每日来诊治。
离开黄府,刘禅没有回宫,反而让马车往长安郊外去——昨夜他翻看阵亡将士名录,见京畿之战牺牲的校尉陈武,其家属就住在城外细柳营附近。
陈武家的柴门更低矮,院内晒着半干的麻布,七八岁的陈兴正用木炭在地上画字。“娘亲,这个‘汉’字我写对了吗?”
妇人回头,见是陌生男子,忙起身行礼:“敢问阁下是?”她是陈武的妻子林氏,丈夫战死后,靠织布养活两个孩子,连孩子上学的钱都凑不出。
刘禅蹲下身,摸了摸陈兴的头:“这字写得好。你父亲是英雄,朕……我定让你好好读书。”他看着林氏手中粗糙的麻布,又想起黄府的窘迫,心头更沉——原来功臣后嗣的艰难,远不止他知道的这几家。
未央宫西暖阁的灯烛彻夜未熄。诸葛亮捧着刘禅手写的功臣后嗣名录,羽扇停在半空——名录上密密麻麻记着:关兴早逝,其子关彝年幼无依;张苞遗腹子寄养外家,生计窘迫;赵云之子赵统任闲职,俸禄微薄;法正之子法邈在巴郡当书佐,连赴任的盘缠都要借贷。
“陛下,臣此前提议增加抚恤,皆被尚书台以‘国库不裕’驳回。”诸葛亮的声音带着歉意。
“国库不裕?”刘禅拍案而起,“倭地粮赋即将入仓,石见银山的银矿也在产出,为何偏偏亏待功臣之后?”
费祎低声道:“陛下,历来抚恤有定例,若单独提高元从旧臣的标准,恐益州、荆州诸臣有意见。”
“那就所有为国捐躯者,抚恤都提高!”刘禅斩钉截铁,“朕要让天下人知道,为季汉流血,绝不会让他们的家人流泪。”
董允沉吟道:“若全靠国库供养,恐养成惰气。臣以为可设‘英烈基金’,内帑与倭地粮赋各出一半;再在太学设功臣子弟班,择优培养。”
“还要查!”刘禅眼中闪着厉色,“尚书台有人克扣抚恤,宗正寺以‘非益州籍’为由减禄,这些人都要查!成立抚恤稽查使,由丞相总领,董允协管,御史台监督,务必把十年内的抚恤账册查清楚!”
诸葛亮接过诏书,轻声道:“陛下,此举恐掀起大狱。”
“那就掀!”刘禅走到廊下,秋雨淅沥落在阶前,“今日黄舞蝶说‘岂能靠父辈功勋乞怜’,朕听了只觉脸上发烫。这些孩子守着骄傲挨饿,是我们的耻辱。”
诸葛亮望着他的背影,忽然道:“陛下今日之行,恰是对朝议之争的回应——对倭地用雷霆是仁,对功臣后嗣尽责任,亦是仁。”
刘禅转身,雨丝沾湿了他的衣袍:“相父,先帝当年携民渡江,从不负百姓。朕若负了功臣,何颜面见先帝?”
中秋正午,难波津都护府收到了长安的驿报。魏延展开《恤功令》,越看越动容——诏令里不仅规定了阵亡将士的抚恤标准,还设了“功臣遗孤簿”,由宗正寺、兵部、郡守三方核实;“英烈基金”专款专用,太学增设“勐士科”,优先录取功臣子弟。附录的名单上,黄叙授闲职荣衔、黄舞蝶入宫学修习、马承入铁卫军,连京畿之战牺牲的陈武之子陈兴,都被纳入太学预备班。
“陛下这是把所有功臣后嗣都放在心上了。”邓艾叹道。
魏延放声大笑,将诏令拍在案上:“杨阜那些人说我们杀戮过甚,陛下却用仁政回应——这才是帝王胸怀!传令下去,中秋酒肉加倍,告诉将士们:战死的弟兄,他们的家小朝廷会奉养终身!”
号令传遍都护府时,魏延独自走进密室,在舆图上圈出扶余的位置,又添了几笔——他已派斥候探查扶余与倭地的联系,当年倭国勾结公孙氏的旧事,绝不能重演。案上还放着刚拟好的“教化章程”:选倭地识字者教汉语,设乡学教孩童读书,待民心安定,再逐步推行汉律。
而长安城里,刘禅正站在太学外,听着里面功臣子弟的读书声。黄舞蝶捧着书卷,正教陈兴认“忠”字;马承穿着铁卫军的铠甲,在演武场教少年们骑马。他走到黄忠的凤嘴刀前,将一朵白菊插进刀镡,轻声道:“老将军,您看,英烈的血脉,正在好好长大。”
秋风拂过未央宫的檐铃,清越的声响里,是帝国对忠烈的承诺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恶雌星际生三崽,兽夫们都急了! 荒野求生:开局打猎黑熊,爆红全网! 菜鸟又如何,照样比你强 想苟着养老,你们偏逼我科举题名 综武:投资邀月,竟被抓回移花宫 专宠洗脚婢?她嫁清冷权臣夺江山 救赎美惨受后渣攻怀崽了[快穿] 锦心藏刀 续梦 长生不死,我在修真界苟道无敌 龙LOONG 被玩坏的阴湿beta 萌宝随母改嫁,首富全家抢着洗奶瓶 许你一世悠绵 偏执成性 彪悍人生! 驯恶 文明微光:刘子洋的守夜之旅 掠心 穿成狐妖后,我缠上了赶考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