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
大明宫,甘露殿殿角铜漏滴答,李世民搁下手中《吐蕃雪灾密报》,案头烛火将他眼下青黑投在黄麻舆图上,像落了片化不开的霜。
李道宗的甲胄蹭过殿门铜环时,他正用朱砂笔在"松州"二字上画圈,笔尖顿了顿,忽然起身迎过去。
"贤弟不必多礼。"李世民伸手按住正要行礼的李道宗,掌心触到对方肩甲上未褪的寒气,"从陇右回来不过三日,又要劳你听朕说些烦心事。""承范,坐……!"殿中侍女捧来羊脂玉盏,斟的却是李道宗惯用的陇右茯茶,茶汤在暖光里泛着琥珀色。
李道宗望着皇帝眼下的青黑,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并肩征战的岁月,那时秦王总在帐中煮茯茶与诸将夜谈。
此刻茶香漫上来,他却品出几分苦涩——自松赞干布二次请婚,这已是本月第三次召见。
"陛下请直说吧。"他搁下茶盏,盏底与案几相碰发出轻响,"红菱虽在闺中,却也听她说起吐蕃商队带来的雪灾传闻。"
李世民重新坐下,指尖摩挲着舆图上冻成冰甲的牦牛图案:"‘永夜之雪’已蔓延至青海湖,吐蕃幼童夭折率过三成。"他忽然抬眼,目光灼灼如烛火,"松赞干布在求和书中附了密信,说其巫师临终言汉地天女降魔,唯有娶我大唐宗室女,方能破此灾劫。"
李道宗的指节在膝头捏出青白,想起上月在陇右见过的吐蕃难民,襁褓里的婴孩胸口都结着冰花。
可一想到红菱在府中抱着波斯猫逗弄的模样,喉间便像塞了团棉絮:"陛下,红菱生母去得早,臣...臣也最宠这个女儿..."
"朕知道。"李世民声音轻下来,从袖中取出幅绢画推过去,正是去年重阳宫宴上,李红菱骑马击球的速写,裙角飞扬处可见绣着的雪山纹,"当年朕将襄城公主嫁去突厥,皇后哭了整宿。前几年弘化公主远嫁吐蕃,你也知道,朕也很为难。可你看如今,突厥商队带来的汗血马正充实着陇右马场。"
他忽然握住李道宗的手腕,掌心的茧子擦过对方甲胄纹路,"贤弟,吐蕃与突厥不同,他们本是西羌苗裔,若能以和亲结为甥舅,便是断了西域胡商挑拨的念想。"
殿外忽然下起细雨,李道宗望着皇帝案头堆成小山的边报,其中一封角上染着暗红,想必是前线血书。
想起红菱幼时总爱趴在他膝头听边塞故事,说到霍去病封狼居胥时,眼睛亮得像缀了星子。如今那星星般的眼睛,怕是要映上雪山的寒了。
"陛下可还记得..."他忽然低头,声音发闷,"红菱七岁时,在玄武门摔破了额头,哭着说阿爷的盔甲比城墙还硬,能护着她一辈子,’臣……!怎忍心送她去那苦寒之地……!?"
他指尖无意识地划过袖中藏着的、红菱去年送他的平安符,上面用金线绣着"陇右平安"四字,针脚歪歪扭扭,"如今却要让她用柔弱肩膀,去护这万里江山。"
李世民望着案头未动的茶盏,水汽正慢慢消散:"朕何尝不知?可你看这舆图..."他指尖划过唐蕃边界,"若永夜之雪再不停,来年陇右的青稞便要绝收。若将吐蕃人逼急了,他们定然会打吐谷浑的主意,我大唐倒不是怕他松赞干布,可眼下北方高句丽也不安分,两线作战对我大唐十分不利,你带兵打仗多年,应该很清楚我们现在面临的状况。"
李道宗点点头没有回话,他心里自然清楚目前大唐面临的状况,孰轻孰重他还是拎的清的!
李世民见他犹豫,忽然从腰间解下随身的"天可汗玉契",放在李道宗掌心,"这玉契可保红菱在吐蕃终身尊荣,朕更会派殿前司精锐扮作陪嫁,暗中护她周全。"
殿中寂静如霜,唯有铜漏声敲碎夜色。李道宗望着玉契上的蟠龙纹,想起红菱及笄时,自己在她鬓边插的那支镶着东海水晶的簪子。女儿笑说要戴着它看遍长安的牡丹,如今却要戴着它去看雪山的苍鹰了。
"陛下容臣..."他忽然起身,甲胄撞击声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容臣回去与红菱说些体己话。"目光落在皇帝案头那摞未批的军报上,忽然发现最上面那封,正是侯君集从松州发来的、关于吐蕃雪灾加剧的急报。
李世民缓缓点头,指尖抚过舆图上"逻些"二字:"松赞干布在信中说,已在逻些宫为公主修了座汉式暖阁,阁中暖炉用的是鄯州的无烟炭。"
他忽然笑了笑,却比哭更让人心酸,"贤弟,这或许不是远嫁,是让咱们的女儿,去做唐蕃之间的暖炉啊。"
李道宗转身时,腰间的玉佩撞上殿门铜环,发出清越的响。小雨还是淅淅沥沥的下着,月光照着他的背影,甲胄上的麟纹在暗夜里微微发亮,像头沉默的老兽,正慢慢卸下最柔软的鳞甲。
走出殿门时,他忽然抬手抹了把脸,掌心触到的,不知是雨水还是泪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被奶妈单鲨后全服炸了[网游] 贝勃定律[死遁] 咸鱼躺平中,勿扰 我真的是咸鱼[快穿]+番外 焉知[ABO] 屯田就送仨老婆,为了养家我竟成皇帝? 落匪[古早] 权势滔天:我的靠山有亿点强 混元书 重生高考我的未来全是挂 丑女重生后,她灭了前夫还想弑君 分开后,钓系美O偏执了 一衿香[双视角] 背着系统勾引女三 小垃圾[竹马] 本狐靠美貌攻略情敌 斗罗:救赎东儿,从揍唐昊开始 匹诺曹[校园] 女扮男装废世子,娶个公主称女帝 狩神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