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三藏中文网>生活中的心理学 > 第四章 从心理学角度洞悉职场角色(第3页)

第四章 从心理学角度洞悉职场角色(第3页)

造成“假期综合征”的具体原因有以下三种:

(1)饮食不当。在假期里,由于人没有什么工作上的压力,脑力劳动减轻,精神完全处于放松状态,同时活动及体育运动量相对减少,大多数人也想借此时机补养身体,因而进食往往没什么节制,从而造成营养过剩,使身体发胖,有的人还暴饮暴食,甚至会出现急性肠胃疾病。

(2)荧屏伤害。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机、上网是许多人在假期中的“重点项目”。有些人自控能力不强,废寝忘食,连续十几个小时打“车轮战”。久坐不动,缺少运动,会造成大脑疲劳,给眼睛、肢体带来损伤,并造成睡眠不足。

(3)起居无序。由于假期没有明确的作息时间,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破,睡眠时间得不到保障,体内生物钟发生紊乱,造成食欲减退,引起营养不良、精神不振。

如何消除“假期综合征”?专家介绍,上班族要在饮食尤其是在心态上及时调节。在每天工作前,自己要提前一定时间进行调节,比如疲劳的提前一天有规律地休息,饮食不规律的提前一天多吃清淡的东西,多喝水、多吃水果,做到起居有序、饮食定时、营养均衡、娱乐有节。

·越过“职场休克期”

无论是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还是工作过多年的经验丰富者,都可能突然对目前所从事的职业失去兴趣,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迷茫,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之为“职场休克”。

有“职场休克”的人历来做事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却突然感到厌倦松懈,甚至偶尔有不工作的冲动;对前途感到迷茫,焦虑烦闷;感到才思枯竭……

李巍巍女士是一家公司的HRD(人力资源总监),对于目前的工作,她用了很强烈的两个字来表述自己的心态:厌倦。10年间,她换过几家公司,但一直都从事HRD工作,从普通职位做到总监。她觉得目前公司一切运转良好,而自己太熟悉HRD方程,领域内所有的东西都能驾驭,简直做腻了。

李巍巍厌倦的原因是她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太过熟悉,工作对她来说缺乏新意,没有挑战。李巍巍在大公司工作,她来时人力资源框架别人已搭好,她没有自己建立构架的成就感,也没磨合期的快感。她有应对挑战的能力,但每天工作没意外没惊喜,自然感到厌倦。

李巍巍目前的“休克”是浅层次的,她前面埋伏着更大的“休克”。因为,就像行进中的列车,司机慢慢收脚,车不会马上停下,还会有滑行期。李巍巍现在厌倦了,已经开始职场赛跑的减速了,这没关系。重要的是,如何减小减速区间,给自己加氧,以防止真正的“休克”。

那么该怎样越过这种“职业休克期”呢?方法有二:

(1)找新。她不妨利用度假之际换个环境,调整一下心态;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考虑换一个工作环境,给自己挑战,寻找新的激励点。

(2)保鲜。现在人力资源领域有很多新内容,企业也不断出现新的岗位,以往的规定未见得很规范成熟,有的也跟不上新的形势和企业的发展。所以,有很多东西值得不断学习。

也许李巍巍觉得自己对HRD领域能驾轻就熟,但实际上她应该学习了,争取保持自己“杯子”里水的新鲜度,把“杯子”里一陈旧的过时的部分倒出来,不断加入新鲜的水。这样,就不会有厌倦感,也可能尽量避免“休克”了。

第二节读懂领导心理

在办公室,处理好和领导的关系至关重要,而要处理好这种关系,首先必须学会读懂领导心理。

·适度揣摩领导心理

小姜今年30岁,是个“会来事”的人。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研究单位工作。人长得漂亮,气质好,头脑灵活,业务能力也比较强。开始到单位上班时,大家感到她很谦虚,后来发现她对领导“恭敬”得太过分了,慢慢地大家就不愿意搭理她了。

单位有两位主要领导(王某与刘某),小姜为了让自己发展得快一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知道现在单位说话算数的是王某,于是把王某视为“亲娘”。平时主动与王某套近乎,王某爱吃海鲜,她经常买来新鲜的海产品送给王某,说是自己家的亲戚在海边。王某本来身体很臃肿,一天穿来一件时髦衣服让大家看,大家都说衣服穿得不协调,她却说好看,有个性,有品位,不是一般人能欣赏的。王某听了自然高兴了,大家却冲她翻白眼。一次大家在一起讨论问题,本来王某的观点有错误,大家反驳她,她却站在王某这边,极力维护王某。

最近,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上级单位要把王某调走,小姜感到心里空落落的,以前的努力白费了。于是,赶快掉转“枪口”,向刘某发起了“进攻”,可是刘某不吃这一套,看穿了她的用意,严肃地警告她要自尊、自爱,踏踏实实地做人。

听了刘某的话,她心灰意冷了,没有了往日的笑脸,经常失眠,对生活唉声叹气。

对此,心理专家提醒说,把自己的职业前途全部寄托在拍领导的马屁上,是行不通的,也是不长久的。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一切都要靠自己。在人生的追求上,每个人都要对自己有信心、有勇气、有恒心、有智慧,要自尊、自爱、自强,以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赢得领导与同事们的信任和认可。

第三章与同事交往的心理问题

同事之间的关系微妙而复杂,与同事相处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自己工作、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摆正与同事相处的心理,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为自己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眼把领导心思看透

民谚道:“一个目光表达了1000多句话。”心理学家认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常见的瞳孔语言为,在表示反感和仇恨时,瞳孔缩小,还露出刺人的目光。相反,睁大眼睛则表示具有同情心和怀有极大的兴趣,还表明赞同和好感。

目光中除了能看出上级与下级,权力与依赖的关系外,还能揭示出更多的东西。

上司说话时,不看着你,这是个坏迹象,他想用不重视来惩罚你,说明他不想评价你。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某广告公司品牌策划人员黄瑞就碰到这样的事:

去年底,由于业务量大,职员们的工作相当紧张。黄瑞也投入到了这场紧张的战斗中去了。一天清晨,老总突然召集大家开会。办公室里,老总对每一个进门的职员都点头示意。唯独当黄瑞进门时,老总却将头扭了过去。黄瑞立即暗叫不妙,心想老总对我有成见了。会议上,老总提出了一两个问题后,就保持沉默,弄得大家都紧张兮兮的。直到半个小时后,老总才将目光尖锐地扫在黄瑞脸上。“我对黄瑞提出严厉批评,你知道吗?你昨天的品牌策划书竟连人家公司的名字都给写错了,今天对方发传真过来了,说对我们的能力表示怀疑。”

从黄瑞的故事中不难看出,领导不看你时,确实不是什么好兆头。

上司从上到下看了你一眼,则表明其优势和支配,还意味着自负;上司久久不眨眼盯着你看,表明他想知道更多情况;上司友好地、坦率地看着你,甚至偶尔眨眨眼睛,则表明他同情你,对你评价比较高或他想鼓励你,甚至准备请求你原谅他的过错;上司用锐利的眼光目不转睛地盯着你,则表明他在显示自己的权力和优势;上司只偶尔看你,并且当他的目光与你相遇后即马上躲避,这种情形连续发生几次,表明这位上司对你缺乏信心。

·如何与嫉贤妒能的领导相处

嫉妒是一种普遍的感情,轻微的嫉妒有助于激励人奋发图强,过强的嫉妒则会产生邪恶。尤其是当领导是一个嫉贤妒能的人时,有才能的下属就会吃苦头。三国时的杨修,正是由于曹操的嫉才妒能,最后被杀。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没背景你也配练气?  每天一堂正能量  生活中必知的130个心理学常识  环境与科学  像老板一样工作  博弈的智慧  重新认识你自己  赢在便利—便利店成功经营的88个密码  中国择吉文化  地球探秘  现代礼仪全集  较量:中国历史上的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  中国民俗文化大观  渠道战争  这辈子只能这样活吗  好好活着 善待生命  这样做女人最命好  中国历代政治演进  民俗诡事簿  宽心的智慧舍得的艺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武侠小说一二看书网33言情网开心小说网随梦小说随梦小说网青帝文学网要看网奇书网书香小说网TXT小说网寻书书眼看书小说网眼看书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