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三藏中文网>一代清官(上册) > 十五 明后的自律(第1页)

十五 明后的自律(第1页)

晚上,没有月亮,满天星斗。

吃过晚饭,杨震一人席地坐在李树下的小案旁。他想着“张生法场喊冤案”,又想到朝廷的“两整”。京城内整治官员召妓狎妓的工作收效甚微,不知道今晚朱冲他们的搜查会不会有结果?

这时,许慎来访,摸着黑叫着“四知公”。杨震急忙叫冯宝点亮蜡烛。

许慎忙挡住说:“不用,不用,这样甚好。没有灯,心里踏实。今晚来,有两件事。一是邀请你。朝野皆知杨大人对儒学的研究,大人知识渊博,我邀请大人有空来太学讲课,老师和太学生们都想听听大人儒学和清廉方面的课。”

杨震叫冯宝给许慎倒过一杯甘醴之后,连忙推辞说:“大博士,说到儒学,杨某只是浅尝辄止;说到清廉,杨某只是尽一个为官者的本分。您老乃是鸿师硕儒,一代字圣,而太学又是天下仅有的一所高等学府,我一个乡野教书先生,岂能到太学讲课?不行不行,恐人见笑。太学杨某定会常去的,朝廷规定,朝务遇到疑难问题,必须向太学的博士请教,特别是向大博士您老请教。”

许慎笑了笑说:“大人莫要推辞,这事就这么定了。第二件,大人的四子杨让、五子杨奉勤奋刻苦,聪慧好学。贵府三子杨秉是我太学的高才生,如今,杨让和杨奉也十分出色,将来必成大器,就此给四知公禀报一下……”

许慎正夸着杨震的几个儿子,太史张衡也摸黑走了进来,一见许慎也在此坐聊,高兴地说:“真是星斗阑干,三友星夜相会,幸哉!幸哉!”

杨震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入朝以后又为人谦恭、清正廉洁、在朝野很有声望,引得张衡与许慎常来拜望,交流学问。这次杨震与张衡、许慎三人在星光下长谈,聊得津津有味。

在三人中,许慎最大,张衡最小。许慎直起身说:“张太史不愧是当朝大儒,出口成章。今晚在此相聚,幸会!幸会!”

杨震要冯宝点蜡,两人再次挡住。张衡说:“星夜交心,情趣别样。”

张衡说着,摸黑从怀里掏出自己精心抄写的两篇赋文递与杨震:“不知许博士在此,随后再抄一份当面请教。今儿这份先送四知公。大人,这是晚生那天托大人呈送太后的那两篇拙文,又做了些修改,恳请四知公斧正!”

杨震说:“太史与蔡公、许君,实在是劳苦功高啊,不愧为‘大汉三圣’。我只是一介儒生,与‘三圣’相比,实在惭愧。太史整日在东观修史,又抽空钻研天文,百忙之中,又著文作赋,可敬可敬!”

张衡谦虚作拜:“四知公过奖。真是羞煞晚辈!”

杨震说:“太史,你托杨某将大作呈送太后,太后读后,杨某也已拜读。

容杨某谈谈读后感受。”

杨震继续说:“当杨某品读完后,真如饮甘露,不由得击掌叫好。赋中之见解令杨某钦佩啊!太史对黑暗腐朽官场的揭露,对百姓贫困生活的同情,真令杨某敬佩。太史不仅才学过人,还是一位忧国忧民之士。”

张衡摇摇头:“四知公过誉。要说这还是以前的感受。多年前,张某游历长安和洛阳,看到城内达官贵人的奢靡生活,想到乡民百姓的穷苦生活,真是感慨万千。如今的情况大不一样了,皇上坐朝,太后临政,大臣心齐。特别是大人在朝先是实行‘以考带察’变法,后又推行‘两整’,大快民心;同时,推行教化,重视文化,重视发明,真使人欢欣鼓舞。”

杨震说:“太后对大人的赋文评价很高,称你这时贡献给朝廷,是及时雨,是倡节俭、抑奢侈的好文本。”

张衡说:“四知公,只要有太后和你的支持,我的浑天仪还要不断探索。”

许慎插话说:“当今太后,真乃一代明后。她对官员要求甚严,对她的家族要求更严。听说,在朝廷‘两整’朝会上,太后当场宣制,限制邓氏家族。

据说当时此令一出,堂下邓氏诸卿莫不浑身一颤,朝野百官莫不畏服。消息传至民间,一片赞扬;传至太学院,师生莫不肃然起敬。”

“是啊!是啊!”杨震、张衡纷纷附和。

其实,邓太后严于自律、严束邓氏家族由来已久。

邓太后名绥,出身名门,邓家为南阳豪族,邓太后的祖父邓禹是开国元勋高密侯、汉光武帝时的太傅,随光武帝起事,为东汉初的大功臣;其父邓训,为护羌校尉,抚边有功;其母阴氏,是光烈皇后阴丽华的堂弟之女。也就是说,邓绥是光烈皇后的侄孙女。

邓绥自小娴雅端庄,饱读诗书,人人称颂。她哥哥和弟弟们每读经书,不懂的地方常常问她。时任护羌校尉的父亲认为爱女与众不同,就不把她当小孩看待,有疑难之事也乐于问她、听她的见解,无论大小事,都喜欢和她一起商量讨论。她从小志趣就在研究诗书典籍方面,而不喜欢过问居家事务,对于针织女红等女孩子应该学会的事一点儿也不感兴趣。母亲常常教育她说:“你一个女孩子家,不习女红以供服饰之用,却一心向学,难道你要当女博士吗?”

邓绥小时很听话,她听了母亲的话,便开始白天操练女红,晚上诵读经典,家人都叫她“女才子”,特别是几个兄弟学着母亲都喊她“女博士”。

邓绥入宫前,曾经梦见自己伸手摸天,天际之间,浩浩荡荡,一色碧青,好像有钟乳一样的东西,她便抬起头吮吸吞饮。她母亲听她说之后,就拿着钱跑去问解梦的人。解梦人回答说:“唐尧梦见攀天而上,商汤梦见天而舔天,这都是圣王成事之前的征兆,吉不可言。”一日,她父母亲抱着她走在京城大街上,又有看相的先生见了邓绥,诧异地说:“相公,你家女儿的骨相和商汤的一样,多奇多贵。”家里的人暗暗高兴而不敢声张。邓绥的叔叔邓陔对邓绥说:“平常听说救活一千人的人,他的子孙一定会受到封爵。你爹为河堤谒者时,曾修石臼河,救活过数千人。天道可信,我们邓家一定会得到福荫。”

又说:“你祖父也曾说过:‘吾将百万之众,未尝妄杀一人,其后世必有兴者。’”

之后不久,这些果然都应验了。十二岁那年,背负着“昌兴家族”“有帝王之相”这样的殷殷重托,带着自小到大因家人宠爱和文章才华养成的自信,邓绥被选入宫。不幸的是,刚刚被选入宫,父亲便去世了,孝顺的邓绥放弃进宫,而为父亲守孝三年。守孝期间,由于思念父亲,日夜号哭,整整三年都按照守孝规定,坚持不吃荤菜,面容憔悴,连家里人都快不认识她了。守孝三年期满,等她再次准备入宫时,皇后之位已经属于阴氏了。

十五岁那年,邓绥再次与诸家女子一同选入宫中。由于她姿色美丽,出类拔萃,一同入选的诸家女子看到后都很惊讶。她入宫后,恭谦肃雅,小心谨慎,一举一动有规有矩。仅仅一年多时间,就因品貌出众,才压百女,入掖庭为贵人。在和帝刘肇的眼里,邓绥是一位“德胜于才,才胜于美色”的难得的佳丽。

从此,邓贵人成为和帝刘肇的新宠。之后,他常常宠幸邓贵人,而渐渐疏远了阴皇后。见此情景,阴皇后就开始大闹后宫。后宫的纷乱使和帝感到头痛。直到一个重要人物的介入,才解了刘肇的燃眉之急。这个救急者不是别人,就是后来成为邓太后太傅的班昭。

那段时间,班昭正在家中为朝廷编纂本朝史书《汉书》。

班昭出身名门,祖姑母是著名的成帝之班婕妤,父亲是著名的史学家班彪,两个哥哥分别是史学家班固和投笔从戎的名将班超。后来,《汉书》还没有完全编成,父亲班彪和大哥班固先后离去,又由于二哥班超已经投笔从戎,处在悲痛之中的班昭,被皇帝钦点完成《汉书》的编写工作。

以女子之身来参与历史的书写,亘古未有,更何况是本朝汉家历史的书写,完成过程,需出入公卿之门,让本朝大儒马续、马融等人拜在她的门下跪听教诲,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皇命难违,她只得领命。不过,班昭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才华和诚信守诺的女子,一旦领命,她会倾其一生把它完成。就在她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完成《汉书》的编写工作之时,一天,她因史书编写要到东观藏书阁查找一些资料,于是就得跟当时的皇上刘肇请旨。结果这一请旨,刘肇又给她派了个差事,使她暗中连连叫苦。

那段时间,阴皇后、邓贵人及嫔妃争宠夺幸、争风吃醋,引得后宫争斗不断,闹得后宫日夜不宁,而刘肇深感烦恼。他听说班昭除了在写《汉书》之外,还在写一部关于如何做一个贤淑女人的书《女诫》。班昭一听,只好和盘托出:“哪里呀!一部《汉书》就已经使臣舍身忘命了。那是臣领命《汉书》之前,准备写给女儿们的劝诫书,初步命名为《女诫》,但现在哪有时间动笔!”

刘肇一听,果真有此事。心想,一听书名,肯定就是一部劝诫女人的好书,就问她是否是劝诫女人恪守妇道的书,班昭点头肯定。刘肇要她听旨:“朕命你暂且放下《汉书》编纂,先完成《女诫》一书,然后,在后宫办一个‘女诫班’,由你做老师,为皇妃贵人授课,讲授如何做一个端庄贤淑、恪守妇道的后妃。”

皇命难违,班昭只得照办,其实心中觉得很无奈。

班昭自己这一生的所作所为,与她在《女诫》中所奉行倡导的相去甚远。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先生为奴  余温  重生后我提离婚,渣男滚远点  情思之痕  宇宙狂想曲  跟校草离婚后,校霸大佬逼我去领证  一代清官(下册)  穿成国公府病秧子他被男主盯上了  高手出山,闪婚冷艳女总裁  开局校花怀了我的孩子  全能法师在星际  穿越炒股之收割美帝  霍去病  我女朋友被绑架了吗?  武陵侠侣传  科学御兽,就应该进化为龙!  楚皇城脚下的小女人  两界从穿越末世开始  女配回八零,以身相许拯救反派  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武侠小说一二看书网33言情网开心小说网随梦小说随梦小说网青帝文学网要看网奇书网书香小说网TXT小说网寻书书眼看书小说网眼看书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