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三藏中文网>一代清官(上册) > 十 杨震变法(第3页)

十 杨震变法(第3页)

同僚们都静静地听着,想看看这个夫子出身的新同僚会有什么奏陈。

邓太后说:“爱卿请讲。”

杨震说:“臣以为,我大汉三百年能一脉相承,乃秉承了儒家的治国思想。由此,要使我大汉兴旺发达、民富国强,须坚持在政治上坚持孝武皇帝所确立以儒家经术统一思想的方针,处理好我汉民与南蛮、西羌等少数民族的关系;在经济上则应实行轻徭薄赋;在思想上坚持仁爱和君臣伦理观念,以民为本。如此,大汉方能兴盛。”

安帝在上面皱了皱眉头,百无聊赖地看看这个,看看那个。

邓太后感兴趣地说:“杨爱卿的主张甚合我朝实际。皇上看呢?”

坐在旁边的安帝慌忙说:“毋庸议。”

邓太后道:“准奏。呈上来。”

杨震上前几步递上去,樊丰接过后递给邓太后。

杨震说:“太后、皇上,臣还有一事要奏。”

邓太后说:“爱卿请讲。”

杨震说:“臣奏请太后、皇上,变革‘举孝廉’的选任官员制度。”

杨震话音刚落,安帝就不耐烦地说:“择日再议。下去吧!”

邓太后看了一眼安帝,说:“慢!变法之事甚大,杨爱卿把话说完。”

杨震说:“光武帝建后汉以来,朝廷和地方官员的选贤任用均采用‘举孝廉’的办法进行。实施伊始,效果甚佳,为大汉选出了无数人才。但实施百年,所选官员鱼龙混杂,甚至有的鱼目混珠。发展到后来,多数地方官所推举者多数名不副实,以至于高门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而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之人却得不到朝廷重用。”

杨震入朝后,太后让他负责为大汉国家广揽一批官员人才。杨震经过几天反复思考,查阅回顾了大汉朝建立三百多年的选官用人制度。起初沿用秦制,军工授爵,孝武皇帝改制后,沿用的是“举孝廉”制。

实施上百年后,鱼龙混杂,鱼目混珠者比比皆是。直至杨震任太常之前,朝廷根据州郡县举荐征辟任用的不少官员名不副实,甚至导致新的任人唯亲的腐败之风再度出现,而且极为严重,到了“举孝廉,不知书”的地步。

杨震列举了“举孝廉”的不少弊端,引用了民间对“举孝廉”弊端的讽刺歌谣。他说:“太后、皇上,民间到处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举茂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据臣所知,天下读书人大多为仁人志士,他们读书并非都为做官发财,不少读书人是想为江山社稷出力。如果没人举荐,他们可能一辈子都将被埋没。由此来看,‘举孝廉’选任官员的办法弊端甚多。为此,臣以为,这种沿袭了多少年的选拔官员之法,不利于朝廷选出贤良方正之士,这种办法应加以变革。”

杨震的话一落,朝堂上顿时像捅了马蜂窝,乱哄哄一片。

接着,杨震又深刻指出:“孝和之时,由于一味推行仁政,致使朝廷和地方人人引荐和举荐亲朋死党入朝做官,使得庸俗之辈充塞朝廷,堵塞了贤良之士上进之路。”

这时,刘章出列道:“杨大人所说,真乃一派胡言!那按杨大人之意,如何选官?”

杨震不畏刘章的锐气,道:“太后、皇上,微臣以为,为了遏制遍及官场的这股腐败之风,应该变革‘举孝廉’这种办法。”

邓太后问道:“如何变?”

杨震说:“实行一种‘两相结合’的办法。就是,凡为朝廷和地方选拔官员,应把‘举孝廉、贤良方正’和考试相结合,通过两种形式结合而选拔出来的青年才俊,才能进入仕途。这样就可以排除徇私因素,达到唯才是举、任人唯贤的目的。”

杨震的变法主张牵涉到整个官僚贵族阶层的利益,立即招致不少文武大臣的反对,甚至还有谩骂,一下子在堂下引起轩然大波,官员们议论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司徒刘章、太尉刘凯。三公重臣就有两公反对。刘章甚至有些暴跳如雷,指责道:“杨大人这是逞能!‘举茂才,不知书’那只是个别,不能代表整个制度法规。再说,杨太常出身乡野教书先生,他是把朝廷选仕这样的大事,当成小孩子讲堂考试那样的儿戏耍……”

刘章的话还未说完,就引得堂下百官哄堂大笑。

杨震气得牙齿打战、胡须抖动。

文官之中,有一个四十岁出头、中等个儿、黄胡须的中年官员。他有点沉不住气,眼睛转来瞅去,然后出列反对说:“太后、皇上,微臣以为,祖宗之法不可改。孝武之后一直沿袭着这一制度,为什么到了本朝,偏偏就不行,偏要变法?”他是九卿太仆谢恽。

这时,在文官队列中,又有一人站出来说话:“启奏太后、皇上,微臣以为,杨大人的变法没有错。任何制度法规,在它刚推出来时,都能起到积极作用,但实施日久,肯定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必须有新的法规来代替它。”

她的话一说完,堂下立时一片鸦雀无声。她就是当朝大才女太傅班昭。

班昭接着道:“天下事没有什么不可变的。道不平就要修,人有错就要纠,祖宗之法不合情的就得改。为此,微臣以为,杨大人所言极是,要使大汉兴盛,必须变法,变革那些不合理的、不利于大汉兴旺发达的种种弊端。”

正在气头上的太后,听了班昭的一番言辞,转头问安帝道:“皇上以为如何?”

安帝有点儿蒙,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就干脆说:“由母后定夺。”

邓太后当即朗声表示:“这个办法好!就依班太傅和杨太常所言,准奏。”

但是,堂下仍然有不赞成的嘀咕声。

邓太后说:“杨爱卿说说,你准备如何变?”

杨震说:“禀太后,新政的办法是:先昭告天下,朝廷要选拔官员,号召天下饱学之士报名应召;朝廷通过学识考试,初选出一批知识渊博之士;然后再调查这些人在家乡的孝廉情况、人品情况。通过两步到三步的筛选,便能把那些真正具有辅国理政才能的贤良方正之士推荐出来,为朝廷效力。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  两界从穿越末世开始  余温  重生后我提离婚,渣男滚远点  情思之痕  开局校花怀了我的孩子  武陵侠侣传  楚皇城脚下的小女人  全能法师在星际  宇宙狂想曲  穿成国公府病秧子他被男主盯上了  我女朋友被绑架了吗?  科学御兽,就应该进化为龙!  跟校草离婚后,校霸大佬逼我去领证  一代清官(下册)  女配回八零,以身相许拯救反派  先生为奴  高手出山,闪婚冷艳女总裁  霍去病  穿越炒股之收割美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武侠小说一二看书网33言情网开心小说网随梦小说随梦小说网青帝文学网要看网奇书网书香小说网TXT小说网寻书书眼看书小说网眼看书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