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郡府中,连日来,樊闰一直寝食难安。
他已经感觉到杨震要借“张生法场喊冤案”深查荆州的一连串问题。这样一来,杨震成了他在荆州的一大障碍,别说挡住了他的晋升之路,如果允许杨震这样查下去,闹不好,他可能栽在杨震的手上。与其束手就擒,不如采取主动。
想到这儿,樊闰决定主动出击,先发制人。他给朝廷写了一道奏章,参奏杨震。
奏章中,他先是表功,说自己在武陵郡这些年,平定南蛮,赈灾救荒,将汉人先进的农耕技术引进到南蛮,等等;接着参奏杨震,说杨震到荆州后,做事武断,固执己见,不听进言,而且猜忌下属,今天找这个太守的事情,明天寻那个县令的问题,搞得荆州官员人心惶惶;最后,请求朝廷将杨震调离荆州。
樊闰写好后,却一时不知道如何送到朝廷。因为,他知道,朝廷眼下是邓太后主政,皇上并不掌权,而邓太后相信杨震,他的奏章一时难以取信邓太后。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先将奏章送到族兄中常侍樊丰手中,由他去找司徒刘凯商量。刘凯看过奏章后,认为由他在朝堂之上公开为樊闰说话极为不妥。
商量来商量去,刘凯决定,由他私下拜会皇上,递上奏章。因为,他毕竟是刘祜的皇叔,让皇上在朝堂之上出面最好。
荆州府里,杨震几夜未眠。
樊闰几次三番阻止重审“张生法场喊冤案”,不仅阻碍了案件重审工作的进行,而且,杨震再次感觉到,在“张生法场喊冤案”背后,隐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当初,在审讯贪官梁田时,梁田在人证物证面前,承认自己侵吞府库皇粮,但并没有供出此案与樊闰有牵连。加之,胡蝶兄妹押解途中遇劫身亡,杨震没有抓住樊闰徇私枉法、贪污皇粮的直接证据,也就一时无法治樊闰的罪。
但在决定重审“张生法场喊冤案”的时候,杨震发现了樊闰很多反常举动。另外,他认为,樊闰作为朝廷命官,明明知道老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可是为了私利,为了自己的所谓政绩,不顾老百姓的死活,要求各县催缴赋税。再说,为了赈灾,已经严惩了梁田这个贪官,而你樊闰仍然肆无忌惮,气焰嚣张,没有把朝廷赈灾的大事放在心上。于是,杨震决定,寻找证据,向朝廷弹劾樊闰这个贪官。
对樊闰这个人,杨震多少有些了解。七八年前,荆州发生水灾,听人说,那时的樊闰血气方刚,做事有些凶劲和狠劲,出任武陵太守,用他的办法,赈灾有功。他的族兄樊丰现在朝中担任中常侍,而樊闰又是司徒刘凯的得意门生。也就是说,樊闰在朝中有最大的保护伞——位列三公的宗室成员刘凯。
杨震清楚,自己刚刚踏入仕途,就碰上了一个不可轻视的对手。
对一般人而言,面对秉公执法弹劾太守樊闰和顾忌高官刘凯的情面知而不报的抉择,都会选后者。
而对耿直的杨震而言,他知道,那样,对于荆州百姓、对于大汉朝廷则是有害无益。但如果上奏,又将会面临难以预料的窘境,毕竟之前弹劾樊闰的奏章,朝廷至今都没有批奏,而今,要把一个有靠山的太守革职问罪,似乎更加困难。但是,如果不把樊闰这样的贪官污吏革职,那他在荆州今后的工作,将无法开展。
弹劾不弹劾樊闰,在这个问题上,此时的杨震十分纠结。从他的内心来讲,他特别看不惯樊闰的做派。同时,他一直怀疑从索县到荆州出现的一连串事件,都与樊闰有牵连。因此,他很想上奏弹劾,但是,一时还拿不到有力的证据。正在这个时候,他得到消息,樊闰已向朝廷上了弹劾他的奏章。
“这真是恶人先告状!”耿直的杨震勃然大怒,他决定上奏弹劾樊闰,其他罪状还一时拿不到证据,但是,梁田被严惩,却是无法改变的铁的事实。
当天深夜,杨震给朝廷写了弹劾樊闰的第二道奏章,他在奏章中写道:“武陵郡太守樊闰,在大灾之年,不顾灾民死活,催缴往年拖欠赋税,致使流民急剧增加;在管理武陵郡郡务时,用人失察,疏于管理,以致让梁田这样的贪官大肆侵吞府库皇粮。请求朝廷以玩忽职守罪将樊闰革职问罪。”
杨震写好后,派周广将弹劾奏章送去朝廷。他知道,奏章传到太后手上,还有个过程,所以,他一边满怀期待地等待着朝廷的批奏,一边思考着“张生法场喊冤案”下一步如何进行。
一个月过去了,杨震迟迟没有见到朝廷的批奏。
杨震想,奏章已送到朝廷一个多月了,也该到太后和皇上的手上了。樊闰明明恶行昭彰,朝廷为何不下旨严办?樊闰胡作非为,难道是有司徒刘凯撑腰和保护?
杨震的奏章到底去了哪里?原来,在朝廷,上奏太后和皇上的奏章都是先到尚书台,然后,再由中常侍樊丰呈到太后和皇上手上。由于每道奏章都要经过樊闰的族兄樊丰之手,杨震初到荆州的那三份奏章根本到不了太后和皇上的手上,就被樊丰截留了。上次樊丰截留隐匿了杨震的三份奏章,太后追查三份奏章的下落,樊丰死不承认见到过这三份奏章。由于一时没有证据证明樊丰截留藏匿奏章,加之后来杨震给邓骘的那封信,把前三份奏章要说明的问题都说了,没有造成过大损失,太后再没有追查,这事也就过去了。
但是,这次杨震上奏弹劾樊闰的奏章送到尚书台樊丰手中,他在偷看了奏章的内容后,把奏章呈给了太后。
太后看了杨震的奏章后,一时沉默不语。
与此同时,樊丰已经将杨震奏章的内容,派人火速送往荆州。樊闰看了兄台的信笺,非常震惊。当樊闰的罪行即将被杨震揭开之时,这个已经处于死地的太守,没有被震怕,在惊慌之余,还是准备来一场绝地反击。
杨震初到荆州时,樊闰曾采取拉拢手段,但是,杨震根本不吃他那一套。
樊闰便开始动手打击。
梁田被严惩之后,“张生法场喊冤案”发生,在几次三番阻止杨震重审此案没有效果之后,就一直龟缩在郡府不出门,他隐隐约约感觉到杨震在两起案件中掌握了自己的蛛丝马迹。他仔细回忆着梁田给自己行贿的点点滴滴,分析着哪里会出现纰漏。据他的神秘心腹所报,杨震自从发现府库皇粮被掏空后,特别是“连环奸杀母女案”的凶手张生被抓捕归案后,没有顾及凶案的审理事宜,而是亲自奔赴各郡县,挨个召见太守和县令,或好言相劝,或旁敲侧击,那些个心怀鬼胎手脚不干净的家伙们经不住责问,都答应捐钱捐粮。
樊闰曾担心,前边审讯梁田时,梁田一旦开口,会牵出索县乃至整个武陵郡,甚至荆州府衙一大批人,而关押在狱中的胡蝶兄妹一旦开口,必然牵出他樊闰,因此,他让这兄妹俩死在押解途中。没有人知道,梁田在巴结讨好他的同时,还曾把美女胡蝶献给他消遣快活过。
很少有人知道樊闰这些年的苦心经营。七八年前,樊闰一到武陵郡,就开始精心编织了一张“三权交易网”,他的三权交易就是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他想着,有宗室刘凯当靠山,在山高皇帝远的武陵郡搞搞权权交易,为自己谋私利,可以使金钱纷至沓来;有了金钱,既可以贿赂上司,为自己手中的权力保驾护航,同时,美色也会如影随形;有了美女,不仅能满足自己的肉欲和填补精神空虚,而且必要时还能献给上司,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所以,在樊闰看来,单单会贪钱和玩女人,不算什么本事,还要善于巩固自己的地位,掌握捞取权力的资本。
朝中有人,樊闰觉得还不够,他还要培养自己的私党。荆州几个太守和武陵郡不少县令,都是通过樊闰的举荐才得以任职的。和帝时期,樊闰只要看谁不顺从、不顺眼,就给朝廷上奏章将之换掉。在樊闰的操作下,他到武陵郡仅仅七八年时间,荆州各郡的太守和武陵郡各县的县令几乎都换了一遍。谁想当太守或县令,明码标价,每个职位数千或数万两黄金,而这些钱大部分进了樊闰的腰包,少部分樊闰还要拿来孝敬上边保护他的人。这些受过樊闰“恩举”
的地方官都成了他的心腹和爪牙。他还把当地富商搞定,常常用隐晦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说有些富户想得到保护,还有的想当官,那就一个字:钱。樊闰的态度就是,你有钱我有权,各取所需。梁田的索县县令就是他的富商父亲用钱给他买来的。可以说上自荆州府衙主要官员,下至流氓地痞,到处是樊闰的心腹爪牙。樊闰就这样,从上到下,结了张结结实实的权力大网。这个权力网固若金汤,有了这么一道防线,他当然是底气十足,飞扬跋扈,气焰极为嚣张。杨震能否冲破这张大网,荆州正直的官员都为他捏一把汗。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财迷心窍的大贪官,因为当年平定南蛮民变有功,又因为久居武陵郡太守之位,就被朝中司徒刘凯和九卿太常刘章以造福武陵郡百姓有功的名义,极力举荐为封疆大吏荆州刺史。
而此刻的樊闰深知自己罪不可赦,如果朝廷派人细查,一切会暴露无遗,他不但大肆贪污、卖官鬻爵、广收贿赂,而且结党营私,杀人无数,仅是结党营私一条罪行,就足够掉脑袋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高手出山,闪婚冷艳女总裁 两界从穿越末世开始 女配回八零,以身相许拯救反派 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 穿成国公府病秧子他被男主盯上了 跟校草离婚后,校霸大佬逼我去领证 楚皇城脚下的小女人 科学御兽,就应该进化为龙! 情思之痕 穿越炒股之收割美帝 霍去病 先生为奴 全能法师在星际 宇宙狂想曲 余温 重生后我提离婚,渣男滚远点 一代清官(下册) 武陵侠侣传 开局校花怀了我的孩子 我女朋友被绑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