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章青囊经与黄帝外经(第1页)

《三国演义》有记载,华佗被曹操赐死后,不将自己的生死放在心上,却担心自己的医术失传,将《青囊经》托付给一个看押他的狱卒,希望他能将之流传后世,造福世人。

谁知狱卒老婆怕惹祸上身,趁狱卒不注意,将《青囊经》的书稿投入火中焚烧,等到狱卒发觉,灭火救书,书却已经烧掉大半。

《青囊经》流传后世的,只剩下一门阉割公鸡的技术,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华佗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医学天才。

一个天才总能超越一个时代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如果《青囊经》有幸流传后世,估计现在的中医四大经典都要重新易名!

他是中医外科医学的集大成者,中医外科也自他之后,几千年来一蹶不振,近代更在蓬勃发展,系统完善的西医外科冲击之下沦为一个摆设。

几乎每一个学过《中医外科学》的学生,都能拍着胸口负责任的告诉你:这些鬼东西只会出现在试卷中,没有一点临床实用价值。

就如同第一代的电脑一样,是放在博物馆里供人瞻仰的文物,早就应该废除这门功课。

学习中医外科,是浪费时间的表现,是一种慢性自杀。

连中医生都鄙夷中医外科,由此可知中医外科衰落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这就是中医传承过程中的悲哀。

中医不像西医,西医的发展仅仅是近代史短短的几百年。

而中医在三皇五帝的蛮荒时期,就开始兴起。

几千年来,中国历经多少战乱?多少磨难?

中医的传承,总是会因为朝代的变更,战火的蹂躏,而出现不可挽回的断层。

中华上下五千年,涌现了不少帝王,英明者有之,暴虐者有之,昏庸者更是数不胜数。

这些帝王纵使性格各异,喜好却几乎相同。

一言以蔽之,不外乎围着江山和美人打转。

偶尔会出现几个异类,比如热爱填词的职业词人兼业余皇帝李后主。

比如醉心书法,以瘦金体独步天下的宋徽宗。

再比如整天与子、锯子、刨子打交道的木匠皇帝明熹宗。

却从来没有听过哪个当权者对医术有浓厚的兴趣。

他们热衷杀人多过救人。

所以每到乱世,总会有一部分中华文明因战火的洗礼而永远消失,医学传承的断层是不可避免的。

《青囊经》就这样成为了历史车轮碾压下的牺牲品,从此失传!

《青囊经》在中医外科学的历史地位毋庸置疑,但郑翼晨对于《青囊经》的成书还是有小小疑惑的。

他认为一门学说的发展,有一个渐变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从一开始就创立一门完善的学说的人,不叫天才,应该叫神,叫妖孽,而不是人。

就如同奠定力学的牛顿三定律,牛顿自己也承认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这样的成绩。

才华横溢如医圣张仲景,也是要在《黄帝内经》的五行学说与藏相学说等基础上,才写出了《伤寒杂病论》。

而华佗的外科技术超越了整个时代,到现在都为人津津乐道,绝对不可能是依靠自己一人才有这样的成就。

他是站在哪个“巨人”的肩膀上?他是以哪部文献为根基才能写出《青囊经》?

郑翼晨思来想去,唯一一部成书比《青囊经》更早,也更神秘,更坎坷,连只言片语都没有留下来的外科医书有且只有一部!

那就是传说中与《黄帝内经》同时成书的《黄帝外经》!

《青囊经》杯具了,没有流传后世与《伤寒杂病论》进行瑜亮之争,好歹还留下了大量的坊间传说彰显它的神奇。

可是与《黄帝内经》同时成书的三十七卷《黄帝外经》,则是连只言片语都没有留下来,就连那些传说,也都是后人的穿凿附会。

郑翼晨曾经做过一个大胆的推测:“假如《黄帝外经》在汉代时还没失传,落入了华佗手中,以这本书为基石,华佗再结合自身医术,才创造了《青囊经》,那么这种违和感就能消失了。”

热门小说推荐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汉灵帝西园租官,要不要租?租!当然租!因为只要恰好租到灵帝驾崩前的最后一个任期,就等于直接租房租成了房东!租官租成了诸侯!所以,匡扶汉室怎么能只靠埋头苦战...

重生追美记

重生追美记

刘磊在参加自己暗恋对象赵颜妍的婚礼上,不幸醉酒身亡。意外的重生让他决定改掉自己前世的懦弱,纵意花丛,重生的他能否把握住自己和赵颜妍的姻缘呢?本文极度yy,...

打脸之王

打脸之王

一个苦逼的小屌丝,无意中买了一个智能软件,啥是天才,一看就会,金钱,赚到手软,美女,我不稀罕,且看一个小屌丝的逆袭之路。...

阴阳透

阴阳透

我是鬼节那天出生,从小体弱多病。小学时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从此,我跟着师父云游四海,行走于阴阳之间...

超强兵王

超强兵王

盛传厉氏的总裁高富帅占了两样,缺的那一‘帅’是因为他太丑,不敢示人。没想到身边多了一个女人后,厉总裁的喜好彻底变了,每天都要牵着小女人的手逛逛街,看看电影,必要时伸手掐断小女人身后的一朵朵的桃花,乐此而不彼。那时人们才知道,厉总一点也不丑,那个小女人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捡了个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