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有一次,樊迟问孔子:“何为仁?”
孔子略一思索,给出的答案是两个字:“爱人。”
樊迟一脸懵逼,懵了半天,貌似有点懂了。敢情老师是让自己要对别人好,这就是仁了。嗯,这就是仁者爱人?
仁,是儒家核心思想之一,是儒家道德规范体系的根本原则。用宋代大儒朱熹说:“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仁义礼智四者,仁足以包之”。
樊迟居然向孔子讨教如此重大的儒学问题,孔子当然要给出让樊迟这样理解能力相对低下的学生以合适的答案。
仁爱的理念,到后来孟子时代的儒家,就有了“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经典名句。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弄明白了何为仁,樊迟继续问孔子道:“那何为智慧?”
孔子掂着须,微笑答道:“了解人,即智慧。”
樊迟继续一脸懵逼,如一个求知欲满满的小学生,面对着一道实在超越其智商的难题时那种无辜可怜的样子。
孔子叹了口气,专门为樊迟作了番解释,道:“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谁料这一次,樊迟把脸上的苦瓜样保留到孔子有事离开了,樊迟还一个人在那里领悟,而且根本无法领悟到什么!
学思浅悟,但这个悟实在太难太难了。
这时,卜商有事进来,见樊迟在那里发呆,不由问:“子迟,你在发什么呆?”
樊迟这才省悟过来,忙以笑掩饰自己的尴尬,道:“子夏师兄,实在不好意思,刚才我向夫子讨教智慧为何意,夫子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何夫子说将直木放在弯木上面,就能使弯木变直?”
卜商一听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他微微一笑,对樊迟道:“子迟,夫子的话,确实意义非凡呐。直木,意思就是仁德的人。弯木,就是不仁德的人。
想当年,虞舜治理天下,发现并提拔了仁德的皋陶,皋陶治政,仁德者越聚越多,不仁德的人从此疏远。商汤治理天下,发现提拔了仁德的伊尹,伊尹治政,仁德者越聚越多,不仁德的人从此疏远。这便是直木使弯木变直的道理。”
樊迟这才恍然大悟,忙向卜商施礼致谢。
原来,所谓真正的有智慧的人,就是使用那些正人的人,即品行、道德、才能出众人的人,这样的人得到提拔使用,甚至可以影响那些不好的人,让那些不好的人也变好。
当然,关于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孔子的解释往往也是不同的。
如“何为仁”的问题,同样是樊迟提出,但这一次,孔子的答案就不同了。
有一次,樊迟不知哪些筋搭错了,居然又问孔子什么是仁。
孔子语重心长地对樊迟道:“仁者,其生活起居必须庄重谨慎,处理事务务必严肃认真,与人交往讲究忠诚信实。这是仁者所必须坚持的,即使到了蛮夷戎狄居住的地区,也不改变。”
蛮夷戎狄居住的地区,即非华夏中原地区,乃蛮荒之地,不受周礼约束,或者说是未开化地带。但即使在这样的地方,作为君子,要坚持仁者爱人。
但对颜回问何为仁的问题,孔子的答案就高大上多了。
孔子曰:“克服私欲,言行符合社会公德,就是仁。当人人都能做到克己复礼时,那天下皆成仁。追求仁德,在于自己,甚至不需要别人监督。”
末日荒土,世宗三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中央皇朝崩坏,各地群雄割据,门派独立。魔门妖党隐于暗处作乱,帮派相互征伐,混乱不堪。天灾连连,大旱,酷寒,暴雨,虫灾,人民苦苦挣扎,渴求希望与救赎。大乱之中,各...
...
...
既然重生,就得富可敌国!不对,自己得先去找美若天仙的老婆。这时候的她,还没跟前任谈恋爱,得赶紧下手!可不能便宜了那人渣...
爽文宠文,1v1,女强男强!初相见,薛夕被迫对这个充满危险的男人一见钟情,不谈恋爱会死的她只能主动出击我有钱,也很能打。做我男朋友,我罩着你...
放过我吧,已经是第五次了就算你再跑十次,我也一样能把你抓回来。她苦着脸哀求陆少,凡事要适可而止他是权势滔天,高不可攀的商界霸主,冷酷无情,腹黑邪肆。而她却只是身世不明,被养母渣姐陷害,不得已强行闯进他房中的人。一场预谋,她成了万人羡慕的陆太太。说好互不干涉,他却将她宠上天。嫁给商界帝王陆修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