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03章 守道与处世 孔子的人生智慧启示(第1页)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中的这段论述,是孔子对弟子乃至后世之人立身、治学、处世的完整指引。从内心修养的“笃信好学”,到坚守理想的“守死善道”,再到因时因地制宜的“入邦”“居邦”选择,最后到对贫富贵贱的价值判断,孔子用精炼的语言,勾勒出儒家士人在复杂社会环境中坚守本心、践行道义的人生蓝图。两千多年来,这段箴言如同灯塔,指引着无数仁人志士在时代浪潮中找准方向,在坚守与变通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当代社会,面对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与复杂的生存环境,重新审视孔子的这段智慧,对我们确立人生目标、坚守道德底线、做出正确处世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溯源:春秋乱世中的“道”之坚守

要理解孔子“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等论述的深刻内涵,首先需要回到他所处的春秋时期。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乱世——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火纷飞,原有的宗法制度与道德规范逐渐瓦解,社会秩序陷入混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道”的缺失与“善道”的坚守,成为孔子及其弟子关注的核心问题。

(一)春秋时期的“道”:社会秩序与道德准则的崩塌

春秋时期的“道”,既指维系社会运行的政治秩序(如周礼所规定的等级制度、君臣关系),也指个体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如仁、义、礼、智、信)。西周时期,在周礼的规范下,“道”得以很好地践行——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各安其位,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社会呈现出稳定和谐的局面。

但到了春秋时期,这一局面被彻底打破。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号令,为争夺土地与人口相互攻伐,“春秋五霸”先后崛起,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争夺霸权;卿大夫势力逐渐壮大,甚至凌驾于诸侯之上,出现了“陪臣执国命”的现象(如鲁国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分公室”);社会底层的民众则在战乱与苛政中流离失所,生活困苦。与此同时,原有的道德准则也被抛诸脑后,诸侯弑君、兄弟相残、臣子谋逆等违背道义的事情屡见不鲜,《左传》中记载的“郑伯克段于鄢”“晋骊姬之乱”等事件,便是当时道德沦丧的典型写照。

在这样的乱世中,“道”的崩塌让孔子深感痛心。他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重建社会秩序与道德准则,提出“克己复礼为仁”的主张,希望通过个体的道德修养与对周礼的践行,让社会回归“有道”的状态。“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等论述,正是孔子在这一背景下,对弟子如何在乱世中坚守“道”、践行“道”提出的具体要求。

(二)孔子的“善道”:以“仁”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孔子所说的“善道”,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以“仁”为核心,包含政治理想、道德准则与处世方法的完整价值体系。

在政治层面,“善道”体现为“仁政”——统治者应关爱百姓,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乐业;应任用贤能,摒弃奸佞,使政治清明;应遵循周礼,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使社会稳定和谐。孔子曾对弟子冉有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强调统治者应先让百姓富足,再考虑自身的利益,这正是“仁政”思想的核心。

在道德层面,“善道”体现为“仁”的践行——个体应做到“爱人”,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尽悌,对朋友守信,对他人友善;应做到“克己复礼”,克制自己的欲望,遵守道德规范与礼仪制度;应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论语?里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在处世层面,“善道”体现为“知进退”——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做出合适的选择:天下有道时,应积极入世,施展才华,为社会贡献力量;天下无道时,应退隐避世,坚守本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种“知进退”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为了更好地坚守“道”,等待“有道”之时再践行理想。

孔子一生都在践行自己所倡导的“善道”。他周游列国十四年,希望能找到一位贤明的君主,推行“仁政”,却始终未能如愿;晚年回到鲁国后,他致力于教育事业与文献整理,培养弟子传承“善道”,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孔子的人生选择,正是对“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最好诠释。

二、解析“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内心修养与理想坚守的根基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是孔子对个体内心修养与理想坚守的核心要求。“笃信”是内心的坚定信念,“好学”是提升自我的途径,“守死善道”则是坚守理想的决心——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儒家士人立身行事的根基。

(一)笃信:坚守“道”的内心信念

“笃信”,即坚定地相信“道”的价值与意义,将“道”作为自己人生的信仰与准则。这种“信”不是盲目的迷信,而是基于对“道”的深刻理解与认同,是经过思考与实践后形成的坚定信念。

在孔子看来,“笃信”是践行“善道”的前提。只有内心坚定地相信“道”,才能在面对困难、诱惑与挑战时,不动摇、不退缩,始终坚守“道”的底线。孔子曾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里的“志”,便是对“道”的“笃信”——即便是普通人,只要内心坚定地坚守“道”,任何人都无法改变他的信念。

1。历史中的“笃信”典范

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都以“笃信”坚守“道”,成为后世的榜样。战国时期的孟子,便是“笃信”儒家之道的典范。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性善论”“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重要观点。他周游列国,向诸侯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虽然多次遭到拒绝,甚至面临生命危险,却始终坚定地相信自己的“道”能够拯救乱世,从未放弃。他曾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这句话正是孟子“笃信”之道的生动写照——无论面对富贵、贫贱还是威武,都不改变自己的信念与操守。

南宋时期的文天祥,也是“笃信”之道的杰出代表。文天祥生活在南宋末年,面对元军的大举入侵,他始终坚定地相信“忠君报国”之道,散尽家财招募义军,奋起抗元。被俘后,元军对他威逼利诱,许以高官厚禄,甚至用亲情感化他,却始终未能动摇他的信念。他在狱中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用生命诠释了对“道”的“笃信”。

2。当代社会的“笃信”价值

在当代社会,“笃信”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随着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与信息的爆炸式传播,人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陷入迷茫与困惑,甚至放弃自己的道德底线与人生理想。而“笃信”能够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自己的信念与准则。

例如,在商业领域,一些企业家“笃信”“诚信经营”之道,即使在面临巨大利益诱惑时,也不做假冒伪劣产品、不搞不正当竞争,始终坚守商业道德底线。他们相信,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如华为公司,始终“笃信”“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价值观,注重产品质量与技术创新,不搞投机取巧,最终成为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

在学术领域,一些学者“笃信”“追求真理”之道,即使在面临学术压力、利益诱惑时,也不做学术造假、不抄袭他人成果,始终坚守学术道德底线。他们相信,只有追求真理,才能推动学术的进步,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如屠呦呦,在研究青蒿素的过程中,始终“笃信”“科学研究为人类健康服务”之道,克服了实验条件艰苦、多次失败等困难,最终成功提取出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好学:提升自我、践行“道”的途径

“好学”,即勤奋学习,不仅包括学习知识与技能,还包括学习道德规范、处世方法与“道”的内涵。在孔子看来,“好学”是提升自我修养、践行“道”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深刻理解“道”的内涵,掌握践行“道”的方法,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养,为坚守“道”、传播“道”奠定基础。

孔子本人便是“好学”的典范。他曾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意思是说,他并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通过喜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去追求知识的人。孔子一生都在学习,即使在晚年,也依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这种“好学”精神,成为后世学者的榜样。

1。“好学”的内容:知识、道德与实践的统一

孔子所倡导的“好学”,并非单纯的知识学习,而是知识、道德与实践的统一。

首先,“好学”包括学习传统文化与知识技能。孔子注重学习《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传统文化典籍,认为这些典籍中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道”的内涵。同时,他也注重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认为这些技能是个体在社会中立足与践行“道”的基础。

其次,“好学”包括学习道德规范与修养方法。孔子认为,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提升道德修养,他曾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里的“习”,不仅包括复习知识,还包括践行道德规范。他还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强调通过向他人学习,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最后,“好学”包括在实践中学习。孔子认为,学习不能脱离实践,只有将所学的知识与道德规范运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其内涵,提升自己的能力。他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强调学习与思考、实践的结合。

2。当代社会的“好学”意义

热门小说推荐
下堂王妃驯夫记

下堂王妃驯夫记

他是东临齐王,曾经叱咤沙场的战神,一场战事一个阴谋毁了他的骄傲她是安庆大将之女,一场背叛一场退婚毁了她的声名。一场上位者不怀好意的赐婚把本不该有交集的两个人硬生生凑到了一起,她一心保护好自己,但她只考虑到要怎么在那个男人眼皮底下安然脱身,却从未想过若是在那个男人那里丢了心该怎么办。她知道她无论如何不能替代他心中的那人,她只想他好好的。她倾尽所有的付出好不容易换来他一丝的怜惜,却在另一个女子的算计中一点点被磨光,她的心也在一次一次的伤害中渐渐冷了,之后他更是轻易被人挑唆认定她不衷,她终于心死离开,放两人自由。可总有人不愿放过她,想夺她性命永绝后患,多年后她再次回来时,又会书写怎样的爱恨情仇。...

一窝三宝,总裁喜当爹

一窝三宝,总裁喜当爹

爸爸跳楼自杀,妈妈摔伤成了植物人,钟浈被迫签下合约,与陌生男人生孩子,十月怀胎后生下一对龙凤胎,谁知混乱中她又再次阵痛!原来肚子里居然还有个宝宝存在!她大喜过望,带着仅余的小儿子远离这座城市,三年才敢再回归,万万没想到,缘分的帷幕又一次拉开...

鬼画符:符鬼

鬼画符:符鬼

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贺一凡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越来越深刻了,自己不就是喝多了给重金求子的广告打了一个电话吗,结果就被女鬼纠缠,差点翘了辫子,从此走上了阴阳路又因为想抓个鬼小弟,得罪了女神阴阳师,从此被这位脾气古怪火爆的女神调戏,成为所有男生的公敌还因为回想经历种种,贺一凡不由得感慨,做男人难,做一个优秀男人更难,做一个无论是女人还是女鬼都喜欢的男人实在是难上加难。...

衰神卡牌

衰神卡牌

时停千年,文明不再,钢筋城市演变成了野兽丛林,面对如山高的怪物,人类能依赖的,只有手上一套来历不明的卡组。...

白露未晞

白露未晞

在晏庭萧眼中,白未晞一直是个柔弱乖巧,唯唯诺诺,仰仗他才能活下去的地下情人,直到某天两人撕破脸皮一拍两散白未晞你TM离老娘远点!!!眼睁睁看着昔日偎依在自己翅膀下的女人披荆斩棘破茧成蝶,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问鼎娱乐圈影后,晏庭萧才惊觉自己从来没真正了解过她。某次微博通稿满天飞,话题直指刚封后的白未晞传闻白未晞高攀上商业巨鳄晏庭萧,即将成为豪门太太,这和白未晞的封后之路是否有直接联系?白未晞淡定回应不是高攀,是下嫁,晏氏在我眼里,真的算不上豪门。...

团宠公主三岁半

团宠公主三岁半

简介顾徽作为金针世家传人,无意穿越成了小萝卜头公主,发现自己能看透人心。爹是皇上,娘是心机宠妃,利用超能力,她成为了皇上的小心肝,太子的掌中宝,许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