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4章 陋巷之乐 颜回精神的千年回响(第1页)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鲁哀公十三年的深秋,曲阜城东南的陋巷飘起了细雨。巷子尽头的茅草屋里,颜回正坐在窗前翻阅竹简,案几上放着一箪糙米、一瓢冷水。寒风从破损的窗棂钻进来,吹动他单薄的衣衫,他却浑然不觉,嘴角还带着一丝浅笑。巷口的邻居看着这一幕,摇头叹息:“这样的日子,换作是我,早就愁白了头。”而此刻,在不远处的杏坛,孔子正对着弟子们赞叹:“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这声跨越两千五百年的赞叹,让陋巷的茅草屋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动人的精神地标。颜回的“乐”,不是对贫困的麻木,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一种在物质匮乏中依然充盈的精神状态,一种超越外在境遇的内在坚守。从春秋的陋巷到现代的都市,这种“不改其乐”的精神,如同不灭的火种,在每个时代都能点燃人们对精神价值的向往。

一、陋巷考:地理空间与精神家园

要理解颜回的“乐”,首先要走进他居住的“陋巷”。这条看似普通的巷子,既是地理空间,也是精神家园,承载着儒家对“安贫乐道”的最初诠释。

陋巷的地理位置:据《曲阜县志》记载,颜回居住的陋巷位于曲阜城东南,今曲阜颜庙东侧,又称“颜子巷”。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载:“孔庙东南五百步,有颜回宅,宅中有井,井北有台,即颜回当年鼓琴处。”唐代《元和郡县志》更明确记载:“颜回故宅在曲阜县东南三里,陋巷是也。”如今的陋巷虽历经变迁,但仍保留着古朴的风貌,青石板路凹凸不平,两侧的低矮房屋依稀可见当年的简陋。

“陋”的多重含义:“陋”在《说文解字》中释为“厄陕也”,即狭窄、简陋。颜回的陋巷,“陋”不仅指物理空间的狭小破败,更暗含着与外界的隔阂——它远离繁华的市集,也避开了政治的喧嚣,成为一个专注于精神追求的“世外桃源”。这种“陋”是主动选择的结果,正如《庄子?刻意》所言“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颜回在陋巷中找到了精神的自由。

陋巷与孔府的对比:曲阜城中,孔府的富丽堂皇与陋巷的破败简陋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恰如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两种人生境遇。孔府代表着儒家理想的实现,陋巷则象征着儒家精神的坚守。有趣的是,两者相距不过数里,却共同构成了儒家精神的完整图景——既能在庙堂之高践行大道,也能在陋巷之卑守护初心。

在河南卫辉的颜子庙中,有一幅“陋巷图”壁画:画面中央是颜回的茅草屋,周围是狭窄的巷子,远处是曲阜城的轮廓,天空中有祥云缭绕。这幅画将陋巷置于广阔的背景中,暗示着:真正的精神家园,不在于空间的大小,而在于内心的丰盈。

二、一箪一瓢:物质极简与精神丰盈

“一箪食,一瓢饮”是颜回生活的真实写照,这种极致的物质极简,与他丰盈的精神世界形成强烈反差,也为后世树立了“重精神轻物质”的价值标杆。

箪与瓢的文化象征:箪是古代盛饭的竹器,《礼记?曲礼》记载“凡进食之礼,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可见箪是最普通的食器;瓢是剖开葫芦做成的饮水器,《诗经?小雅?瓠叶》有“幡幡瓠叶,采之亨之”,瓠(葫芦)是平民最常用的器物。颜回选择箪食瓢饮,并非被迫,而是主动摒弃物质的奢华,正如《论语?述而》中孔子所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饮食与德行的关联:儒家将饮食与德行紧密相连,《论语?乡党》详细记载了孔子的饮食规范,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强调饮食的节制与礼仪。颜回的箪食瓢饮,是对这种饮食伦理的极致践行——不是追求食物的精美,而是保持内心的清明。《孔子家语?颜回》记载,颜回曾说“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他的志向不在口腹之欲,而在天下大同。

极简生活的现代呼应:颜回的极简生活,与现代的“极简主义”不谋而合。现代极简主义主张“少即是多”,摒弃不必要的物质欲望,专注于生命的本质。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畔自建小屋,过着“一屋、一床、一桌、一椅”的简朴生活,写下《瓦尔登湖》,他在书中说“我们的生命被琐碎消耗殆尽”,这与颜回在陋巷中的选择有着跨越时空的共鸣。

考古发现的战国时期“彩绘竹箪”(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制作精美,说明当时的箪并非都粗糙简陋,颜回的“一箪食”很可能是刻意选择的朴素。这种选择告诉我们:物质的简朴不是贫穷的无奈,而是精神自由的前提。

三、人不堪其忧:世俗之忧与圣贤之乐的分野

“人不堪其忧”的“人”,指的是世俗之人,他们的“忧”与颜回的“乐”形成鲜明分野,这种分野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外在的物质追求与内在的精神满足。

世俗之忧的三重表现:

生存之忧:普通人面对箪食瓢饮、陋巷居住的境遇,首先担忧的是基本生存,如“明日之食何在”“寒冬如何御寒”。《诗经?豳风?七月》中“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正是这种生存之忧的真实写照。

攀比之忧:人在社会中难免相互比较,看到他人锦衣玉食、高屋阔院,再反观自身的简陋,便会产生自卑与焦虑。《韩非子?喻老》中“咎莫大于欲得”,指出欲望是痛苦的根源。

未来之忧:世俗之人常为未来谋划,担忧年老无依、疾病无医,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恐惧,让他们无法安于当下。《论语?卫灵公》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反映了这种普遍心态。

颜回之乐的超越性:颜回的“乐”并非没有意识到贫困的处境,而是不被这种处境所困扰。他的“乐”有三重境界:

乐道之乐:颜回在孔子的教导中领悟了“道”的真谛,这种精神上的收获让他超越物质匮乏,正如《论语?子罕》中孔子所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颜回的“乐”是“仁者不忧”的体现。

自得之乐:他在学习与思考中获得内在的满足,《论语?先进》记载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种对知识与道德的追求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安命之乐:颜回接受自己的物质境遇,不抱怨、不攀比,如《中庸》所言“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在接纳中获得内心的平静。

在山东曲阜的颜庙“乐亭”内,有一副楹联:“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中自甘淡泊;数尺地几间屋于圣人侧共仰光华。”这副楹联准确道出了颜回之乐的本质——不与世俗攀比,只与圣贤对话。

四、回也不改其乐:“乐”的内涵解构

颜回的“乐”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历代学者对其内涵多有阐释,从不同角度揭示这种精神状态的丰富性。

乐道之乐:东汉郑玄注《论语》时说“乐在道,不在贫”,明确指出颜回的乐源于对“道”的追求。这里的“道”即儒家的仁道、礼乐之道,颜回在践行道的过程中获得精神满足。《孔子家语?颜回》记载,颜回曾对孔子说“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他的快乐在于对道的信仰与践行。

好学之乐: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故夫子再言‘贤哉回也’以深叹美之”,并认为这种乐“盖其心有足焉,不以贫窭为忧,而以学道为乐也”。颜回是孔子弟子中最“好学”的一个,《论语?雍也》记载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对知识的渴求与领悟,让他在陋巷中也能自得其乐。

心斋之乐:庄子虽非儒家,却对颜回的境界多有推崇,《庄子?人间世》记载颜回向孔子请教“心斋”,孔子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颜回的“不改其乐”,与这种“心斋”的虚静状态相通,超越了感官的局限,达到内心的澄明。

近代学者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说“颜回的乐,是一种绝对的乐,是超于环境的乐”,这种乐不是情绪的波动,而是一种稳定的精神状态,如《周易?系辞》所言“乐天知命,故不忧”。

五、孔子的双重赞叹:“贤哉回也”的深意

热门小说推荐
下堂王妃驯夫记

下堂王妃驯夫记

他是东临齐王,曾经叱咤沙场的战神,一场战事一个阴谋毁了他的骄傲她是安庆大将之女,一场背叛一场退婚毁了她的声名。一场上位者不怀好意的赐婚把本不该有交集的两个人硬生生凑到了一起,她一心保护好自己,但她只考虑到要怎么在那个男人眼皮底下安然脱身,却从未想过若是在那个男人那里丢了心该怎么办。她知道她无论如何不能替代他心中的那人,她只想他好好的。她倾尽所有的付出好不容易换来他一丝的怜惜,却在另一个女子的算计中一点点被磨光,她的心也在一次一次的伤害中渐渐冷了,之后他更是轻易被人挑唆认定她不衷,她终于心死离开,放两人自由。可总有人不愿放过她,想夺她性命永绝后患,多年后她再次回来时,又会书写怎样的爱恨情仇。...

一窝三宝,总裁喜当爹

一窝三宝,总裁喜当爹

爸爸跳楼自杀,妈妈摔伤成了植物人,钟浈被迫签下合约,与陌生男人生孩子,十月怀胎后生下一对龙凤胎,谁知混乱中她又再次阵痛!原来肚子里居然还有个宝宝存在!她大喜过望,带着仅余的小儿子远离这座城市,三年才敢再回归,万万没想到,缘分的帷幕又一次拉开...

鬼画符:符鬼

鬼画符:符鬼

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贺一凡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越来越深刻了,自己不就是喝多了给重金求子的广告打了一个电话吗,结果就被女鬼纠缠,差点翘了辫子,从此走上了阴阳路又因为想抓个鬼小弟,得罪了女神阴阳师,从此被这位脾气古怪火爆的女神调戏,成为所有男生的公敌还因为回想经历种种,贺一凡不由得感慨,做男人难,做一个优秀男人更难,做一个无论是女人还是女鬼都喜欢的男人实在是难上加难。...

衰神卡牌

衰神卡牌

时停千年,文明不再,钢筋城市演变成了野兽丛林,面对如山高的怪物,人类能依赖的,只有手上一套来历不明的卡组。...

白露未晞

白露未晞

在晏庭萧眼中,白未晞一直是个柔弱乖巧,唯唯诺诺,仰仗他才能活下去的地下情人,直到某天两人撕破脸皮一拍两散白未晞你TM离老娘远点!!!眼睁睁看着昔日偎依在自己翅膀下的女人披荆斩棘破茧成蝶,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问鼎娱乐圈影后,晏庭萧才惊觉自己从来没真正了解过她。某次微博通稿满天飞,话题直指刚封后的白未晞传闻白未晞高攀上商业巨鳄晏庭萧,即将成为豪门太太,这和白未晞的封后之路是否有直接联系?白未晞淡定回应不是高攀,是下嫁,晏氏在我眼里,真的算不上豪门。...

团宠公主三岁半

团宠公主三岁半

简介顾徽作为金针世家传人,无意穿越成了小萝卜头公主,发现自己能看透人心。爹是皇上,娘是心机宠妃,利用超能力,她成为了皇上的小心肝,太子的掌中宝,许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