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看了上个完本感言的评论,才意识到我又犯下一个严重错误。
我觉得自己无法完美书写“原理”,甚至觉得原理太伟大,我一个普通人没有什么底气去写,很不自信,所以说自己写的是“道理”。
最终引发误会,让读者以为“永恒之火认为故事与道理不能相容”。
实际上,我是认为原理与故事很难相容,道理与故事才是完美的结合。
先扔主题,这本书的核心,一直就是原理,而不是道理。
道理和原理,从来就不是一回事。
这是我的错误,我没能在书中和感言中明确这两个词语的界限。
道理和原理,是有交集但完全不同的概念。
道理,这个词语基本有三种意思。
一,生活中的事理、规矩、情理。
二,更深一层的含义,也是“事物的规律”。
三,在古代的典籍中,道理最深的含义,也是道诞生的理,是大道的额外属性。这个东西,没人能写明白,老子的道德经至今都有无数种解读,没有任何绝对权威的解读,所以别跟我说哪个作者能把这种道理写出来。
那么,实际上,道理只有前面两种意思。
道理最常用的语境,几乎全是感觉上、经验上、本能上、常识上、生活中等等一种“模糊感知化”的存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勾股定理。
一,道理:
现在,一个3厘米的木条,和一个4厘米的木条,摆成了一个直角,于是一个大人对孩子说,第三根木条只要5厘米,就能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孩子问为什么,大人说,这就是勾股定理,直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如果是3和4,那斜边就是5。
这就是道理,可以模糊感知到,知道是这么回事,本质上是“这是什么”。
还有一些日常生活中简单的道理,比如阴天要下雨,人要努力学习,土壤能中庄稼,这些,都是道理。
二,定理:
孩子进一步问,什么是勾股定理呢?
于是,大人就用各种方法证明出勾股定理。
那么问题来了,谁能用故事证明出勾股定理?
我觉得目前没人能做到,也没人做过。
假如我回到古代,写了一个主角证明勾股定理的爽点桥段,那么,我请问,读者觉得爽,是勾股定理本身让读者爽,还是因为故事让读者爽?
读者因为故事爽了之后,就会证明勾股定理了吗?
勾股定理好像不难证明,那我们把勾股定理换成费马大定理。
结果是什么?结果是读者并不理解费马大定理,甚至怀疑作者也未必能真正理解,但能理解“主角证明出费马大定理就能震惊学术界”这个“道理”,于是爽了。
读者是因为故事中的道理爽了,本质上还是不能理解费马大定理,不会从这个定理上感受到任何爽的情绪。
定理,就是“一件事的为什么”。
那么,原理是什么?
三,原理
原理就是为什么的为什么,是事物规律的规律。
最严谨的证明勾股定理的方式,需要运用到公理化,就是像《几何原本》里面的内容。
一切的定理,都应该出自公理。
而文中我反复提及的第一性原理,阐述的很明白,就是每个学科中最核心、最不可或缺、不可否定的根本性命题。
四,最关键的是什么?
最关键的是,道理可以感知到,可以在生活中模糊地意识到,可以完全融入故事中,因为故事和道理,都是感知的、本能的、经验的与“可体验”的。
一夜改变了一生。她从女孩蜕变为了女人。再从盲人按摩女变成了未婚妈妈。后来,那夜的男人腹黑回归,她成了他眼中的猎物,再也逃不脱。那时她方知,她的缠绵只归他所有,有些缘份,注定是在另一个错过中许了轮回。...
岳母好女婿,求求你别离开我女儿岳风,把我们洗脚水倒了。什么岳家柳家岳风柳萱...
代号烈焰,性如烈火,即便身处绝地,不改狂兵本色!一代传奇兵王林焰被敌人陷害,被叛徒出卖,痛失战友和挚爱,却带着强烈执念,远赴危机四伏的战乱地区,和美女董事长同生共死,一起谱写热血战歌!我叫林焰,代号烈焰。生死看淡是我的人生信条,不服就干是我的做事原则!...
南山每晚总有两个小时,灵魂会附到相识人的物品上。有一天晚上,她成了男友的手机。结果半个小时前对她道过晚安的人,正在和一个娇滴滴的女生聊天。在听清楚他们明天的约会时间地点后,她让手机强制关机了。南山呵呵,不想听你们谈情说爱。一年后,南山与某人确定了恋爱关系。某人兴致勃勃,诱哄道要不要先验货?南山不用。穿成他家花洒的时候,就把他有几块腹肌都数的清清楚楚这种事情她会说?...
我从山上来,入世自逍遥。这位小姐姐,我观你面带桃花,眉目含春,和我正是般配。什么,流氓,不存在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当流氓的,小爷长得这么帅,走到哪里都担心被...
这是东汉末年的时代,又不同于记忆中的那个东汉末年。当三国演义的撒豆成兵成了真,最强鲜卑,最强契丹,最强蒙古,最强女真,最强突厥,盘踞在汉室的塞北之地,对大汉疆域虎视眈眈。零散的召唤异族势力,更散布大汉边陲,谁说开局不利,就不能染指大好江山?金戈铁马的战场,热血沸腾的争霸,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这里是属于最强者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