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深谙兵道,对将士们的豪放举止不仅不以为忤,反而倍感欣慰。
在他眼中,这些看似粗鲁的吃相,恰恰彰显着唐军虎狼之师的精气神,正是这支铁血雄师能够横扫四方、灭国数十的根本所在。
群臣中不少人仍不住皱眉撇嘴,面露鄙夷之色。
李隆基却视若无睹,兴致盎然地转向李乾:“李爱卿,快给朕说说,这仗究竟是怎么打的?”
吐蕃之地,华夏数千年来从未纳入版图,此番平定实乃千古伟业。
其中惊心动魄的大战,虽已有军报传回,但哪及得上亲历者的讲述动听?群臣无不竖起耳朵,生怕漏掉一个字。
李乾娓娓道来,虽非说书高手,却胜在条理分明。
李隆基听得入神,时而击节赞叹,时而追问细节。讲到紧要处,满朝文武都忍不住惊呼出声。
“妙哉!妙哉!”李隆基拍案叫绝,“虽早阅军报,却不及爱卿讲述之万一。若非亲闻,朕岂知平定吐蕃竟是如此惊险艰难!”
“正是!”陈玄礼得意洋洋地接过话头,“平定吐蕃虽难,但有我龙武军参战,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位老将军自从龙武军立功后,逢人便要炫耀一番,今日更是唱作俱佳。
“陈老儿,你不说谁人不知?何必这般大吹大擂?”李隆基心情大好,竟当众调侃起陈玄礼来,惹得群臣哄堂大笑。
李隆基倾身向前,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李爱卿,你们这一仗打得漂亮!吐蕃之地,华夏数千年未能收入版图,如今竟成于朕手,每每思及,朕便欢喜难抑。”
“全赖陛下雄才大略,信任臣等。”李乾由衷赞叹。
回想此战,若非李隆基力排众议,放手让他施为,岂能有今日之功?这般知人善任的皇帝,如何称赞都不为过。
“陛下英明!”群臣的赞叹声此起彼伏,与往日的虚应故事不同,这次是发自肺腑的钦佩。
李隆基龙颜大悦,右手重重拍在李乾肩头:“李爱卿,你说说,朕平定吐蕃之功,比之秦皇汉武如何?”
殿内顿时一静。
秦皇汉武虽毁誉参半,却是华夏帝王的两座丰碑。
两千年来,多少帝王将相试图超越,却始终难以企及。李隆基此问,足见其欣喜若狂,却也显出一丝自负。
李乾略一沉吟,谨慎答道:“陛下,此等大事,臣不敢妄加评断。千秋功业,自有青史定论。”
“李乾!你竟敢如此敷衍!”杨国忠抓住机会,厉声呵斥:“陛下功盖三代,远迈秦皇汉武,你竟敢出言不逊!”
群臣暗暗为李乾捏了把汗。此时正是讨圣心欢悦的良机,李乾却如此“不识趣”。
陈玄礼正欲出言解围,却听李隆基哈哈大笑:“好个李乾!朕本想讨个彩头,你倒惜字如金。不过,这才是诤臣本色!”
杨国忠顿时面色铁青,如意算盘落了空。
“青史定论,此言甚善。”李隆基颔首微笑:“秦皇汉武虽遭后世诟病,但其功业无人能否认。可见帝王功业,不在臣子颂扬,而在青史留名。”
“陛下圣明!”李乾由衷赞叹。这位天子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实在难得。
“朕之功业虽大,却难与秦皇汉武比肩。”李隆基目光深远:“他们开创的是华夏一统的格局。若朕能平定大食,或许才能与之比肩。”
这番清醒的自省,让殿中群臣肃然起敬。开创格局之难,确实远胜征服一地。
“罢了,此事不提。”李隆基话锋一转,兴致勃勃地追问起破壶口一战的细节。
这天马行空的战术显然超出了他的认知,李乾费尽唇舌才解释清楚。君臣一问一答,将这场庆功宴推向了高潮。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创世神,每天只想灭世! 惊枝宴 阴娘子 暴击修仙,从追回青梅开始! 妄折她 阴阳美人妻 一人:禁术那么多,你选大千录? 魔童:我人皇帝辛,哪吒亲舅 阿姨别动,您儿子没少欺负我啊! 绝世小傻医 重生58:绑定打猎超市系统带全家吃肉 人在天牢,我是最强皇子 儿子,你爹我真创建了万古第一宗 F级骷髅兵?校花契约后我直升大帝! 当了两年赘婿,原来我身价万亿 穿越失败,我靠女儿躺成幕后大佬 高武:升到满级校花跟我表白99次 离婚了才动心,傅总雨夜跪求复合 顶替哥哥为大理寺少卿,惊呆众人 直播:上什么北大,跟爹上A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