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江淮之地的丰收,充足了应天府的粮仓。
交趾的新粮,则充实了淮安府新设的大型粮仓,以备北方不时之需。
接下来,围绕北平府为中心的北方粮仓建设,已在应天府的规划蓝图上缓缓铺开。
巨舰满载粮食,足以为一个千户所供给一年的粮草。
解缙遵命起草关于山西道灾情应对的奏疏,继而提议。
“殿下,可否考虑命令山西道与河南道合作,疏浚黄河,减轻河流对两岸百姓的危害?”
朱标眉头轻蹙,还未及他发言。
解缙又接道:“前两天,镇倭大军副使铁铉呈报,提议今年可从倭国招募万余人手,助我们治理黄河,继而投入山西道的灾后重建。”
言毕,解缙微垂首。
这样的举动,似乎有悖于圣贤教诲,也不符合中原文化中崇尚的仁义礼智信。
可……
为了大明万千子民,这是最佳方案。
朱标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旋即被他深藏心底,只见他果断道:“准。”
解缙脸上闪过一丝喜色,正准备领旨代两道百姓致谢。
朱标紧接着道:“所有为治理黄河牺牲的人,都要刻名立碑,永知功勋。”
解缙暗暗一笑,只愿碑石上镌刻的名字没有大明子民。
念头一转,他又想起了另一件事。
他轻声言道:“话说回来,昨天山西道布政司呈报,提到山西各矿决定每日加餐一顿晚粥,矿工们纷纷跪地感谢陛下和太子的仁德。”
此刻,朱元璋目光不由自主地向这边投来。
朱标轻轻摆手。
“倭国矿工仍需每三个月轮换一次岗位。
北方长城及沿线戍堡年年需要维护,到了时候,必须确保山西道矿场按时派遣轮换的工人北上。”
解缙颔首。
这项规定简单来说,所有倭国工人,每隔3个月就必须更换矿区作业。
而每年幸存下来的矿工,则会被送往北方长城,参与那里的修缮工程。
至于完成长城修缮的倭国工人……
大明连年对草原用兵。
这是一条隐秘且不可言说的国策。
在应天府的朝堂上,无人敢公然议论此事。
年复一年,数百万两金银的激励,以及驻倭大军不断发现新的金银矿脉的消息,让应天朝堂上下形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一个专属于大明,为大明效力的倭国,才是最理想的地方。
至于倭国会何时觉醒,何时无法继续忍受这种不平衡……
扬州府跟淮安府,日复一日操练的几万精兵强将,分分钟就能补充进抗倭大军的行列。
历史的笔墨不会提及,洪武时期的每年,有多少倭国人被送往山西道,更不会提起有多少倭国人一去不返,消失在大明朝的土地上。
史书里,只会记载应天府朝廷如何一次次北上赈灾,如何坚持不懈地加固九边防线,户部粮仓年复一年地扩建。
史书里,只可能颂扬大明皇帝的仁爱与大臣们的睿智。
而所有这些故事,都悄悄环绕着另一个关键人物。
大明监国皇太孙朱允熥。
“太孙今天在忙些什么呢?”
朱标打听儿子的行踪。
爸爸跳楼自杀,妈妈摔伤成了植物人,钟浈被迫签下合约,与陌生男人生孩子,十月怀胎后生下一对龙凤胎,谁知混乱中她又再次阵痛!原来肚子里居然还有个宝宝存在!她大喜过望,带着仅余的小儿子远离这座城市,三年才敢再回归,万万没想到,缘分的帷幕又一次拉开...
QQ群号1102731606远离城市喧嚣的小山村开起了一个小农庄这里有七八年十多块一瓶的茅台,有七八块的五粮液有机菜,有机鱼虾,有机煮羊肉,绿色环保味道好。本是中年离异失败男,转身成了悠闲农庄主。山村小农庄,名声远播。拖鞋汗衫芭蕉扇,晃晃悠悠一整天。ampldquo订餐,没的问题,排队amprdquo...
穿越到洪荒,风紫宸不是先天神魔,也不是先天生灵,而是成了洪荒最弱的生灵。在这个出身决定命运的世界,风紫宸本着人定胜天的精神,一步步缔造出属于自己的神话。群号1098185990...
岳母好女婿,求求你别离开我女儿岳风,把我们洗脚水倒了。什么岳家柳家岳风柳萱...
建安元年,初春后世起点某位狗作者,意外来到汉末三国,附身张绣身上。看着刚死不久的张济,以及旁边低声啜泣的美妇邹氏,其瞬间燃起了斗志本书又名原来我就是曹贼注不喜勿入,不喜勿喷。书友群893942847VIP全订群683829176新群,老群1500被封了,需验粉丝值,先加上面那个书友群发...
透视神医是一本其他小说。更多好看的其他小说,请关注啃书小说网其他小说专栏或其他小说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