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4章 从曾子临终箴言悟君子修身(第1页)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论语?泰伯》中,曾子病重时与孟敬子的对话,堪称儒家修身思想的“临终绝唱”。“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生命感慨,“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的君子三贵,“笾豆之事则有司存”的价值取舍,短短数语,既是曾子对一生修身实践的凝练总结,也是对儒家“重内在品德、轻外在形式”理念的精准阐释。这席话超越了普通的临终嘱托,成为后世君子修身立德的行动指南,让我们得以透过两千多年的时光,触摸儒家思想中“以人为本”的温度与“以德为先”的深度。

一、春秋语境下的“临终言善”:生命终章的道德觉醒

要理解曾子“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感慨,需先置身于春秋时期的生死观与道德语境。彼时,人们对死亡的认知虽仍带有对未知的敬畏,却已逐渐摆脱原始宗教的神秘色彩,开始从道德层面思考生命的终章意义。“临终言善”并非简单的情感流露,而是生命即将终结时,个体对道德本质的回归与觉醒,是对一生言行的反思与沉淀。

(一)“鸟死鸣哀”:生命本能的情感共鸣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曾子以自然界的现象起兴,将鸟的临终哀鸣与人类的临终状态相类比,既体现了春秋时期“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也暗含着对生命本能情感的深刻洞察。鸟类临终时的哀鸣,是生命面对终结时的本能反应,是对生存的眷恋、对未知的敬畏,这种本能情感与人类临终时的心境有着共通之处——无论是草木鸟兽,还是人类,在生命走向终点时,都会卸下外在的伪装与防备,回归最本真的情感状态。

春秋时期的文献中,常有以自然现象喻指人类情感的记载。《诗经?小雅?鸿雁》以“鸿雁于飞,哀鸣嗷嗷”比喻流民的悲苦;《左传?昭公十七年》以“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感叹天下无道。曾子以“鸟死鸣哀”起兴,并非单纯的文学修辞,而是借助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直观认知,引出对人类临终状态的思考——如同鸟类临终时卸下飞翔的力量,回归哀鸣的本真,人类临终时也会卸下一生的功名利禄、身份地位,回归对道德与情感的本真关注,这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论述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人死言善”:道德本质的终局回归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是曾子对人类临终状态的核心判断,这里的“善”,并非指简单的善良言语,而是指个体在生命终章时,摆脱了利益的纠缠、欲望的束缚,回归道德本质的真诚言说。这种“善”,源于对一生言行的反思与忏悔,源于对道德价值的最终认同,是生命即将终结时,个体对“人为何而活”的终极回答。

在春秋时期的社会中,人们一生都在扮演着各种社会角色——君主、臣子、父亲、儿子、朋友,为了维护这些角色所对应的利益与地位,往往会做出违背本心的选择,说出言不由衷的话语。而当生命走向终点,所有的角色与地位都将失去意义,个体终于能够挣脱外在的枷锁,直面自己的内心与道德良知。正如鲁国大夫臧文仲临终前反思自己“废六关、妾织蒲”的过错,叮嘱后人改正;晋国卿大夫赵简子临终前嘱托儿子赵鞅“必效范宣子之法”,坚守道义,这些都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典型例证。

曾子的“人死言善”,并非对人性的盲目乐观,而是对道德良知的坚定信念。他认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有道德的种子,只是在一生的奔波中被利益与欲望掩盖;而当生命即将终结,外在的束缚消失,这颗道德的种子便会苏醒,让人说出符合道德本质的“善言”。这种观点,既体现了儒家对人性本善的初步认知,也为后世“性善论”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曾子的“言善”:修身实践的终极总结

曾子在病重时对孟敬子所言的“善言”,并非泛泛的道德说教,而是他一生修身实践的终极总结。不同于普通百姓临终时的朴素反思,曾子作为孔子的重要弟子、儒家思想的传承者,其“善言”有着明确的指向——聚焦于君子修身的核心要义,为孟敬子、也为后世学者提供了清晰的修身路径。

他没有谈论一生的功绩与遗憾,没有提及家族的兴衰与未来,而是将所有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君子所贵乎道者三”上,这种选择本身就是“善言”的体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所关心的不是个人与家族的私利,而是儒家思想的传承、君子品德的坚守,是如何让后来者更好地践行“道”的理念。这种超越个人私利、关注道德传承的“善言”,正是曾子一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生动写照,也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最高境界。

二、君子“三贵”:曾子修身思想的核心要义

曾子提出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是其修身思想的核心凝练。这“三贵”并非孤立的行为要求,而是从外在言行到内在品德的完整修身体系——“动容貌”关注身体姿态的礼仪规范,“正颜色”聚焦面部神情的真诚表达,“出辞气”重视言语表达的文明得体,三者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了君子修身的基础框架。

(一)动容貌,斯远暴慢矣:身体姿态中的礼仪与尊重

“动容貌”,指君子在日常言行中,注重身体姿态与容貌仪表的规范,通过得体的姿态展现对他人的尊重,从而远离粗暴与傲慢的态度。在春秋时期的“礼”文化中,身体姿态并非单纯的个人习惯,而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

1。“动容貌”的礼仪规范

春秋时期的“礼”对身体姿态有着详细的规定:站立时需“正立不动”,不可歪斜倚靠;行走时需“步履从容”,不可匆忙急促;与人交谈时需“身体前倾”,展现专注与尊重;面对长辈与君主时需“鞠躬如也”,体现谦卑与恭敬。《礼记?曲礼上》记载:“坐如尸,立如齐。礼从宜,使从俗。”“坐毋箕,立毋跛,食毋言,寝毋伏。”这些规范,看似繁琐,实则是通过身体姿态的约束,培养个体的礼仪意识与尊重他人的品德。

曾子一生严格践行“动容貌”的礼仪规范。据《论语?乡党》记载,孔子描述曾子“胁肩谄笑,病于夏畦”,虽为批评谄媚之举,却从侧面反映出曾子对身体姿态的重视——他深知,不当的身体姿态会传递出傲慢、谄媚的态度,而得体的姿态则能展现君子的修养。在与他人交往时,曾子始终保持“容貌恭敬”,站立时不歪斜、行走时不匆忙、交谈时不随意,这种得体的姿态,让他人感受到被尊重,也让自己远离了粗暴与傲慢的可能。

2。“动容貌”与“远暴慢”的内在关联

“动容貌”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身体姿态的规范,培养个体的尊重意识,从而远离“暴慢”(粗暴、傲慢)。在曾子看来,身体姿态与内心态度是相互关联的——外在的粗暴与傲慢,往往源于内心的轻视与自负;而得体的身体姿态,能够反过来约束内心的负面情绪,培养尊重他人的品德。

例如,一个人若在与人交谈时随意歪斜身体、东张西望,这种姿态传递出的是对他人的轻视,长期如此便会养成傲慢的态度;反之,若能保持身体前倾、眼神专注的姿态,这种姿态会不断提醒自己尊重他人,逐渐培养出谦逊的品德。曾子认为,通过“动容貌”的长期实践,个体能够在身体姿态与内心态度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得体的姿态塑造尊重的内心,尊重的内心又会强化得体的姿态,最终实现“远暴慢”的修身目标。

3。当代视角下的“动容貌”:礼仪修养的现代转化

在当今社会,“动容貌”的具体礼仪规范虽与春秋时期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精神——通过身体姿态展现尊重——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在人际交往中,得体的身体姿态能够传递出真诚与尊重,促进良好关系的建立:与人交谈时保持眼神交流,体现专注;倾听他人发言时身体微微前倾,展现重视;握手时力度适中、时长恰当,传递友好。这些看似微小的姿态,都是“动容貌”在现代社会的具体体现,能够帮助我们远离粗暴与傲慢,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正颜色,斯近信矣:面部神情中的真诚与信任

“正颜色”,指君子注重面部神情的真诚与庄重,通过恰当的神情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赢得他人的信任。在春秋时期的人际交往中,面部神情是传递情感与态度的重要媒介,真诚的神情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虚伪的神情则会引发他人的猜忌与不信任。

1。“正颜色”的内涵:真诚与庄重的统一

“正颜色”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真诚”,即面部神情与内心想法保持一致,不虚伪、不掩饰;二是“庄重”,即面对不同的场合与对象,展现出恰当的神情,不轻浮、不随意。在曾子看来,真诚是赢得信任的基础,庄重是展现修养的关键,二者缺一不可。

春秋时期的君子,在不同场合会展现出不同的“颜色”:面对君主时,神情庄重恭敬,体现对君主的尊重;面对朋友时,神情真诚温和,展现对友谊的珍视;面对百姓时,神情悲悯关切,传递对民生的关怀。《论语?乡党》记载孔子“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正是“正颜色”的典范——见到穿丧服的人,即使平日亲近,也会神情庄重;见到戴礼帽的人与盲人,即使日常熟悉,也会神情恭敬,这种根据场合与对象调整神情的做法,既体现了真诚,也展现了庄重。

曾子一生践行“正颜色”的准则。在教导弟子时,他神情严肃认真,传递对学问与道德的敬畏;在面对百姓疾苦时,他神情悲悯关切,展现“仁者爱人”的情怀;在与孟敬子交谈时,即使病重,也依然保持庄重真诚的神情,让孟敬子感受到他话语的分量与真诚。这种“正颜色”的实践,让曾子赢得了弟子与他人的广泛信任。

2。“正颜色”与“近信”的逻辑关联

“正颜色”之所以能“近信”,核心在于面部神情是内心真诚的外在表现。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通过观察对方的神情来判断其话语的真实性——若一个人神情闪烁、笑容虚伪,即使说出再动听的话语,也难以让人信任;若一个人神情真诚、态度庄重,即使话语朴实,也容易让人信服。

曾子认为,“正颜色”的本质是“诚于中,形于外”——内心真诚,才能在面部神情上展现出庄重与可信;而通过“正颜色”的实践,又能进一步强化内心的真诚,形成“真诚—正颜色—信任”的良性循环。例如,一个人若在承诺他人时,保持神情庄重、眼神坚定,这种“正颜色”会让对方感受到他的真诚,从而产生信任;而对方的信任又会让他更加重视自己的承诺,进一步坚守内心的真诚。

3。当代视角下的“正颜色”:真诚沟通的重要媒介

在当今社会,“正颜色”依然是建立信任的重要媒介。在职场中,与同事沟通时保持真诚专注的神情,能够提升沟通效率,赢得同事的信任;在家庭中,与家人交流时展现温和关切的神情,能够增进亲情,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公共场合,面对陌生人时保持友善礼貌的神情,能够传递善意,促进社会的和谐。相反,若在人际交往中神情冷漠、虚伪敷衍,只会让他人产生距离感,难以建立信任关系。

(三)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言语表达中的文明与得体

热门小说推荐
我的1978小农庄

我的1978小农庄

QQ群号1102731606远离城市喧嚣的小山村开起了一个小农庄这里有七八年十多块一瓶的茅台,有七八块的五粮液有机菜,有机鱼虾,有机煮羊肉,绿色环保味道好。本是中年离异失败男,转身成了悠闲农庄主。山村小农庄,名声远播。拖鞋汗衫芭蕉扇,晃晃悠悠一整天。ampldquo订餐,没的问题,排队amprdquo...

全军列阵

全军列阵

世上真的有龙,又名为天子,掌天下权势,龙皆有逆鳞哎嗨!都是我薅的。...

重生娱乐圈:盛宠隐婚影后

重生娱乐圈:盛宠隐婚影后

萌宝来袭,宠文爽文,身心干净1v1这是一部娱乐圈双重生文,男女主重归于好,抱着萌娃秀尽恩爱撒尽狗粮的故事。粉丝眼里的靳绍煜性子清冷不善交流无欲无求这年头,怎么能连个微博都没有?一众迷妹实在为他的终身大事而发愁。后来,她们抓狂了,靳影帝不仅不是孤身一人,媳妇还是国民女神?纳尼?还怀孕了?高冷的靳影帝...

总统宠妻太高调

总统宠妻太高调

她本是第一珠宝世家的大小姐,却错信白眼狼,家业被夺亲人惨死。再活一世,竟得到神奇异能!鉴宝石加buff,不仅要重振蓝家百年基业,还要好好弥补前世那个她避如蛇蝎的男人。选举后台帝国有史以来最年轻最英俊的总统候选人温穆楚,一把搂过紧张得团团转的女人,低声问道听说你要补偿我?他眸底闪烁着潋滟光芒,今晚总...

绯闻前妻:总裁离婚请签字

绯闻前妻:总裁离婚请签字

许绒晓从来不知道自己能够嫁给欧梓谦是幸还是不幸。她和他的脚步似乎永远都不在一个频率。她爱他时,他不爱她。她拼命讨好时,他厌倦她。终于,她累了,想抽身而退了,他却又缠上来,霸占着她。爱吗?可结婚三年,除了至亲,无一人知道许绒晓是欧梓谦的妻。不爱吗?可她疯了三年,他却不离不弃,每日以挨她一个耳光,换她吃一口饭的方式,把她养的健健康康。哭过,笑过,分过,闹过兜兜转转一圈,他们才终于意识到彼此在生命中存在的意义。欧梓谦是许绒晓的劫,许绒晓是欧梓谦的命!...

山村最强小农民

山村最强小农民

本是山村小农民,谁知化身金疙瘩!董三生是个农村孤儿,生机都成问题,不料夜宿山神庙竟得到神葫芦,从此走上康庄大道!开饭店建学校搞投资办大事人不能忘本,他扎根农村,誓要做史上最强小农民!不知不觉间,他才发现,身边的美女越来越多,那一双双炙热的眼神,竟让他难以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