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明堂,即“明正教之堂”,是“天子之庙”。
明堂,是帝王所建的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
古人认为,明堂可上通天象,下统万物,天子在此既可听察天下,又可宣明政教,是体现天人合一的神圣之地。
殿试竟在这么隆重的地方举行,大魏重视文人的程度,远比华夏重得多。
萧权在现代实地考察过无数宫殿,依然被文昌殿震撼到。
何况很多考生是第一次踏入殿内,他们被建筑所带的帝王之气震慑一番,本来激动的他们开始紧张得手心疯狂冒汗。
殿试不再是单间,和现代考试差不多,考生能大概瞄到别人的状态。
考生进到文昌殿不会立刻考试,必须经过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才会发试题。
殿试考策论,策论在是指古时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
今年的题目: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萧权“噗”地一声,差点没笑出来!
这题目,他见过!
何止见过,博物馆还收藏有状元的卷子!
华夏明朝,万历二十六年,殿试题目: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当时,二十五岁的赵秉忠是状元。
赵秉忠的卷子,是华夏唯一保存下来的科举状元答卷。
赵秉忠在试卷中,开门见山地指出,帝王执掌国家政权,要把国家治理的和谐兴旺,必须有“实政”和“实心”,并且给出了广开言路,严惩贪腐以及安定民心等治国兴邦之建议。
好巧不巧,萧权由于敬仰古代状元的风采,早就将赵秉忠的全文,约莫三千字背得滚瓜烂熟。
殿试考策论需要考一天,一考就是一天。大魏要求,策论字数,得两千字以上。
殿试日落才交卷,考生在作答前必须要好好构思,大多人先在稿纸上写一遍或两遍,然后反复构思修改,直到最后再认认真真誊写在考卷上。
而殿试要求写正体,字要方正、光园、乌黑、体大,惟求端正拘恭,横平竖直,整整齐齐,写得像木版印刷体一样,光是写字就很费时费力。
某种角度来看,书法往往比文章重要。
从华夏流传下来的科试卷中可见,随便一个考生的试卷拿出来,都是书法大家的级别。
之前的萧定虽然文采和算学不好,但毛笔字却是一流。
萧权凝神片刻,没打草稿,直接下笔:“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
他如此气场全开,挥洒自如,大气磅礴,惊得暗暗留意他的杨乐,心脏噗通噗通地狂跳。
萧权算学已然是全中,如今策论也不放在心上?
他还是人吗?onclick=”hui”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木叶之光 穿书后我成了饕餮 校霸的掌心娇友顾小北 农家长姐有点甜 末日拼图游戏 赘婿萧权 全球通缉校霸女友 回到三国战五胡 重生后大佬撕了炮灰剧本 直播从魔教教主开始 萧权秦舒柔 萧权秦舒柔 凌画宴轻 最牛姑爷萧权 小李林的大冒险 全球通缉校霸女友顾小北 超凶女友找上门 顾小北纪凌天 不会真有人觉得拍电影难吧 影视猎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