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宫殿带着许多新概念家居。
发展就是为了生活。
脚踏瓷砖,摸着石灰墙,朱祁钰甚至有回到后世的错觉。
“皇后殿下,再过一个月就可以入住了。”
蒯祥看出了汪招娣的喜欢,主动开口告知了工期。
“啊?”
汪招娣很吃惊,摸着自己的肚子,高兴转头看向朱祁钰,道:“那时,孩子是不是也快了?”
闻言,朱祁钰点了点头,回答:“嗯,大概预产期也快到了。”
汪招娣垂首,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幸福。
新房子,新生命,未来可期。
朱祁钰对新房很满意,和汪招娣走走逛逛,直到她累了才回去。
工程队在这个工地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只要未来处理好下水系统,那么大面积铺开便有可能。
搞房地产,在发展的时候都能赚钱。
当前京城的房价相比年初已经涨了很多,但也大多不过千两银。
朱祁钰身为大明最大的地主,早就将城外的所有土地都收入囊中。
陪着汪招娣回去,朱祁钰就收到了来自京城商会的消息。
因为天气逐渐转凉的原因,棉花的价格再次开始涨了起来,不过,当前的涨幅还是有限的。
京城身为通往北方的中转站,之前已经囤积了大量的棉花。
若是要人为调高棉花价格,那么势必需要高价收购囤积。
有了京城商会之前的动作,再加上户部采购棉花,价格涨幅还算是合理。
但是,因为辽东地区的开发,当前棉花的需求远远大于供应。
户部给出的解决方法也是分批供应拖时间。
等来年扩大种植规模之后,或许就能满足辽地乃至草原的需求。
朱祁钰知道,这可能是圈地运动的苗头。
可小农经济是大明的命脉所在,华夏并不适合大农场模式。
现在的战略方向是南方和辽东,西方和北方,目前只能保持现状。
次日文华殿,朱祁钰就摆出了该议题。
衣食住行乃是民生,棉花虽然不会导致民乱,但是若是供应不足,那么辽东百姓御寒就会成为大问题,到时候只能重演朱元璋和朱棣迁移百姓后的一地鸡毛。
“陛下,太祖益种棉花,率蠲其税,可棉花只御寒不果腹,种植者多是官绅豪门。”
陈循早就调查过了,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又税粮亦准以棉布折米。
种棉花可以免税,但是免税这种事情,在任何时代,都是上层的手段。
棉花虽然经过了朱元璋的推广,达到了普及的效果,但很快,这个政策就被乡绅豪族给利用了起来。
毕竟不只是现在,之前朱元璋和朱棣经略辽东的时候,乡绅豪族也知道了棉花的重要性。
皇帝被圈在皇宫内,对于宫外的事情,自然无法面面俱到。
到现在,多数棉花种植地已经被乡绅豪族给垄断了。
陈循让人收购棉花,所接触的,便是这些人。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七零渣男骗婚,我当场换人嫁 通房娇妾 莫斯科的浪漫故事 穿越成修仙女配后转成路人甲 嫡姐非要换亲?我嫁王爷她悔哭了 世子的白月光又重生了 官缘从挂职干部开始到高位 阿提克斯的奥德赛:重生为游乐场 织明 叫你御兽,你养出克苏鲁? 凡人的骄傲 最后御主与魔魂龙心 重生:后宫记事 异界之五种药剂当天才 族咒:山隐卷 衬衫吻玫瑰 剑仙出山闯江湖 世界,其乐无穷 上午毁我丹田,下午在你坟前烧纸 仙界末日:凡人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