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三章 元卓的舞伯喈的琴(第1页)

在古代做官好像没有退休这个说法,要么就是有什么理由辞官,要么就是一直干到实在是干不动了为止。

比如说刘洪,按照道理讲年纪也有一把了,但是朝廷才不管说体恤一下,而是照样派到山阳郡去,虽说是权掌一方土地的太守,但毕竟年龄大了,这一路从洛阳要到兖州的山阳郡的奔波就是个受罪的事情。

况且兖州黄巾之乱也是颇为厉害的地区,刘洪此去不仅要安抚民生恢复生产,更要和转职成为山匪路霸的黄巾残余部队斗智斗勇,甚至还要组建军队清剿,所以说其实要担当这个职位并不容易。

刘洪是东汉鲁王刘兴的后裔,但是到了他这一代,在推恩令之下,已经几乎稀薄的只是让他在走入官途的时候能够顺利一点,其他的作用真是微乎其微。

刘洪自幼便极为喜好数学,但是他的算数才能和官职的增长却是在蔡邕的举荐下才得以重用。

先是编撰《七曜术》,后成书《八元术》,还和蔡邕一起补续了《汉书·律历记》,可以说他和蔡邕的友谊就是在一本本的书卷的探讨和智慧的碰撞中产生的。

人生最欣慰的莫过有一个懂你而且还能跟你有共同语言能聊到一起的知己吧?

斐潜理解这两个老人之间的感情,便到一旁默默的为两位老人倒了两爵酒,然后双手捧好一一放到两位老人面前。

刘洪率先回过神来,端起酒爵,向蔡邕敬酒:“来来,伯喈,莫做小儿女姿态,且饮了这一爵!”

蔡邕应邀举起酒爵,两人一饮而尽。

刘洪转过头对着斐潜说道:“子渊,汝算术颇有所长,但仍需戒骄戒躁,潜心专研方好,切莫懒惰懈怠了。”

斐潜连忙在一旁拱手应下。

刘洪又说道:“汝师蔡侍中年事已高,汝需不时定省,服侍左右,以尽弟子之礼。”

“唯!”斐潜再次拱手行礼答应道。

刘洪再次看了看斐潜,有些语重心长的说道:“汝待人温和是好,但择友需慎,听说前日汝和吕布吕奉先饮酒去了?”

斐潜一惊,您老人家消息真灵通,“是弟子偶然遇见,有感吕布吕奉先镇边安民多年,况且——”

斐潜偷偷瞄了瞄两个老头的脸色,发现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便继续说道:“弟子有感天下纷乱,但奈何武艺稀松,故而向吕布吕奉先请教些招式以自保……”——总得给自己找一个正当理由不是?

刘洪听完和蔡邕相互看了一眼,点了点头,似乎认可了斐潜的理由。

蔡邕说道:“君子有六艺,子渊如此一说,学些武艺招式倒也无妨,只是沙场之式多有损害,汝需谨慎。”

汉代的读书人与后世那种风吹了就倒的酸儒真的是天差地别,最大的一点区别就在这个“六艺”上。后世为了更好的控制知识分子,偷偷的把君子六艺从礼、乐、射、御、书、数换成了《易》、《书》、《诗》、《礼》、《乐》、《春秋》——毕竟一个书呆子比文武双全的人更好控制。

在《周礼*保氏》中记载就写的很清楚:“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其中射和驭就和武力值相关,并不是像后世全部都是各种书本。

在汉代,有很多读书人遵循古君子六艺,全面发展,著名的投笔从戎的班超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因此,斐潜说他武力值偏低,希望跟吕布请教些东西增长一点武力值的时候,刘洪和蔡邕才会觉得没什么奇怪的地方,还提醒斐潜说,吕布那套东西偏向于沙场搏杀,过于刚猛可能会伤害身体,要斐潜注意。

该嘱咐的已经嘱咐了,有疑问的也得到了解答,刘洪觉得就这样吧,若是日后有缘,还有相见的机会,若是……

热门小说推荐
强制婚约:总裁老公我不约

强制婚约:总裁老公我不约

她本是叶家千金,因受继母算计,被迫流落在外。而他是景城的主宰者,权势滔天,杀伐果断。偏生,两人自小订了婚约,可他家人瞧不上她,逼迫她退婚。叶星辰潇洒挥手,没问题,这婚约,我本来也没想要。谁料,他霸气出场,壁咚她,女人,这婚约由不得你不要,既然是我未婚妻,没我同意,你敢取消?叶星辰表示,没什么不敢。谁知道,三言两语就被他拐去民政局领了证,盖了章。从此,她身上多了一个‘人妻’的标签。...

风水宗师

风水宗师

我是爷爷捡来的孩子,他老人家一辈子给人看风水却始终不肯教我这套本事,直到他去世后我才拿着他留下的书自学了这套东西,学会之后我才发现了爷爷不肯教我的真正原因...

万古邪帝

万古邪帝

因帝经死,因帝经生重生的炼丹天才背负血海深仇,修炼大帝古经,追寻复仇之路,逆境中前行,绝地中求生,终成一代战帝,傲视万古,主宰宇宙八荒!埋复仇之心,修逆天之力...

风水师笔记

风水师笔记

继承了胡半仙爷爷的工作之后,我走上了风水师的道路,全村人的红白喜事都由我操持。风水说白了就是为活人找阳宅,为死人找阴宅,在做风水师这些年,我都会记录下我遇到的每一件奇事怪事。故事的开头从那头水猴子说起新书窃玉。希望喜欢我的朋友支持一下。地址httpwwwheiyancombook56276...

世子很凶

世子很凶

世如棋,人如子。庙堂尔虞我诈,江湖爱恨情仇,市井喜怒哀乐,无非是一颗颗棋子,在棋盘上串联交织,迸发出的点点火光。昭鸿年间,坊间盛传有藩王窥伺金殿上那张龙椅,皇帝召各路藩王世子入京求学,实为质子。许不令身为肃王世子,天子脚下,本该谨言慎行‘藏拙自污’。结果群众许世子德才兼备,实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