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话说隋末,烽火四起,李渊在太原起兵,几经征伐,平定了十八路烽火三十六道烟尘,终于海内如一。
玄武门之后,李世民登上帝位,眼见战乱引起的民不聊生,李二大帝心系黎民百姓,休养生息,大力发展农桑,经济迅速恢复,贞观年号在后世的历史中被称为“贞观之治”,李二大帝本人也被尊为天可汗。
虽说贞观之后,李唐宗室因为武则天的横空出世,皇权波折很多,但那涉及的都是高层。对老百姓来说,日常生活却没有因为坐在朝堂正中间的人变化引发太多的变故,社会依然稳步发展,农商经济都很活跃,在洛阳城里还竖起了万国中央的标志性建筑。
从长安洛阳到西域,从长安洛阳到东北,从长安洛阳到岭南,沿着官道来来往往的行商络绎不绝。如果从空中俯瞰的话,在这从长安洛阳通往全国各地的线条之上,还有无数个或大或小的城市,日夜吞吐着商人们携带的货物。
城市的繁荣是离不开商人的。即便是五大姓这些世家门阀,明里把钱视为阿堵物,但背里却依然有子弟从事着权贵们视为贱业的行当,以保障家族的运转。
荆州城,也是缀在长安洛阳到四方商道的一颗明珠。不知道哪一年,有从长安洛阳过来的崔姓子弟,在这里扎了根,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元和年间,在荆州城的崔家商行换了主事,不知道是从长安洛阳调过来的,还是崔家在从事贱业的子弟中搞了一次竞争性上岗,主事的位置落到了一个叫崔商的人身上。
这个崔商也是个能人,上位以后,短短的两三年时间,硬生生地在众大姓作为幕后老板的情况下,把崔家商行的生意开拓到了西南的云贵一带,沿途还建了很多连锁店。
而且,当时荆州城的商贾之中,崔商身为商界巨头之一,在世人的眼里,却没有半点商人的市侩之气,反而更像一位饱读诗书的学者,谈吐举止都很儒雅,温良恭俭让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用现代的话评价的话,就是一位儒商。
崔商新开拓的这条商道,经营的主要是虎皮、犀角、象牙这些名贵物品。这些东西原本都是从蜀中运达洛阳长安,利润不菲,京都的权贵对这些东西都是趋之若鹜。
如果按商道的路程比较的话,虎皮犀角象牙走崔商的这条商道明面上看起来还不如走蜀中,但架不住崔商点子多运气好啊,仅用少量的茶盐就获得了大量的货物,量多本钱小,仅这三项货物就为崔家的发展增添了不少气力。
在这条商道辟开的第二年,不知道是同行的竞争,还是货物的来源少了,京都那边反馈的消息有点不那么乐观。
崔商把信息传到了黔州分行,可分行的管事回给崔商的信息也很模糊。这下,崔商可有点摸不准了,便有了亲自去黔州盘盘底的想法。
因为黔州分行信息传回来的时候夏天已过了一半,眼下又秋收在际,粮食不光是大宗买卖,更是大姓大族的立家之本。一直等到新粮入仓之后,荆州城里的所有营生全部安排的妥妥当当,崔商才把黔州之行提上日程。
在古代,交通主要分为两块,一块是陆运,一块是水运。长江流域的行商,自然也就多选择依托长江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云贵川渝,山高路险,纵如体力超乎常人的李白在川蜀爬山的时候也忍不住高呼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等崔商决定出发的时候,长江水比春夏季的时候回落了许多。但即便是这样,坐船也比走崇山峻岭之间的官道要好得多。作为荆州城里的商界巨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为了稳妥起见,出发的时候,也就选择了水路。
从荆州城里出来的头几天,一路行船,崔商还是很兴奋的,时常提着个茶壶在船头逛逛,左看看右瞧瞧,有时候还会吟一首前人的诗。无它,逆流而上的景色还是很漂亮的。
再说,身为崔家人的崔商,虽然主业是打理生意,但并不妨碍他读书识字。在崔商的人生里,也同样有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认知。
商船逆着长江水而上,行进的动力主要靠崖壁上的纤夫,走的很慢。如果要说速度的话,每天船行的速度和距离还不如在危险的山道上走。
但是,江水两岸的景色却填补了行船的枯燥。即便不是春夏时节的满目苍翠,但秋叶的色彩也萱姿夺目,而且,有的地方还有溪流和洞水的声音从山上传下来,让人食指大动。。
不过,一连坐了几天船以后,呆在船上的崔商觉得很闷。耳朵里听到的,都是水声,眼睛看到的,都是急水浅滩和两岸的青山。用现代的话说,吃在船上宿在船上,连续坐了几天船以后,崔商产生了视觉疲劳。
某天上午,坐在船头的崔商看着江水两岸景致,让小厮把船家唤了过来,问问岸边有什么故事,问问今天停歇的地方。
船家看了一下江岸,告诉崔商,到今天停歇的地方估计要上三四个时辰。地点也不是很远,用手指了指前面的一处地方。至于两岸的景致,船家却是个大老粗,对崔商的问话搭不上来。
崔商不觉有些扫兴,刚准备让船家离开,但沿着船家刚才给自己指的方向看去,岸边隐约有路的痕迹。再一问船家,船家说那是纤夫们拉纤的路线,路极窄不好走也很危险。
但崔商却忽然动了兴致,有了下船沿路步行的想法,反正时辰还早,又靠着江,走不动了的话就找个地方让船家靠靠岸回到船上就是了。不然,真就像黑旋风说的那样,天天吃着素菜,嘴巴都要淡出鸟来。
听闻崔商还下船步行,船家一开始并不同意,好话歹话说了一大堆之后,见崔商依然坚持,船家也是没奈何,让艄公们找了个合适的地方靠了岸。眼见崔商和小厮即将下船,船家和艄公们都是千叮嘱万叮咛,这可是崔家人,他们是万万得罪不起的。
崔商和小厮上了山路之后,商船转了向继续往上走。走在山路上的崔商却有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兴奋。
绕过两个弯,没看到商船之后,崔商也不管身后小厮的惊诧,仰天长啸了几声,边走边吼起了自己听来的纤夫号子。
但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啊,崎岖的山路有起有伏。为了稳妥起见,崔商还是让小厮从路边折了一根手腕大小的树枝,当着拐杖,拄着它慢慢前行。
和船家讨论了一番之后,让船家把船找了一处合适的地方靠了岸,带了个小厮下了船,准备步行到船家指点的地方再和众人汇合。
等到再转到临江的山路,看着江水里自己乘着的商船已经远远落在自己的身后,崔商的兴致愈发高了起来,大有高诉吟唱“孤帆远影碧空尽”的豪爽。
不过,崔终究商是没太经历过底层生活的人,和小厮在山路上走了一两个时辰以后,小厮身上背着的干粮和水早已被主仆二人消耗的干干净净。
等再转过几个弯以后,主仆二人气吁吁地找了稍微平坦的地方坐下,看着头上的日头,盘算着还有多少路程。
这一歇,主仆二人也就愈发觉得劳累,肚子饿不说,嘴巴更是渴的要命。跟着崔商的小厮也是个机灵鬼,看到崔商疲惫的样子,连连自责,说是自己没有听船家的话,携带充足的食物,连累了主人。
双强双洁互宠扒马,男帅女拽听闻帝国墨爷的太太是个不学无术的小霸王,各路人马暗中看笑话。学习垃圾?陆眠甩出理科状元的高考成绩单。没有才艺?陆眠一手弹琴一...
当孙泽挣开眼意识到他穿越的时候他是淡然的,但当他发现他成了一根棒的时候,他就懵逼了。卧槽,老子堂堂华夏兵王,怎么变成了一根棒,还是最粗最大,可大可小那根。从此以后,孙泽的口头禅变成了这样,呔,吃本座一棒。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一棒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用两棒—孙泽。等级筑基金丹元婴化神渡劫仙人...
快穿1v1甜宠自从神魔大战以后,天宫上的人都知道小仙女阿司养了一条小黑龙。那条小黑龙可娇气了,不仅吃饭要喂,就连睡觉也要抱着。直到,小黑龙长成了大黑龙。他把阿司推下了轮回台,自己也跟着跳了下去。阿司,你不要我了吗?阿司,你抱抱我后来的后来,阿司轮回归来。魔尊上渊马不停蹄的杀上了天宫。阿司你出来,我...
传闻之中,九天之上,通天仙路,无上仙门,一踏而过,便可永生。然而修仙者为求永生,前赴后继,为何又成为苍天眼中的毒瘤?人有法术,仙有仙术,天亦有天术。天术镇压一切,乃万术之祖,世间万法莫不始于天术。苏夜,一个穿越而来差点被当做祭品献祭给九天仙神的卑微生灵,又将怎样踏遍万仙,一破仙门?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一术镇天还不错...
汉灵帝西园租官,要不要租?租!当然租!因为只要恰好租到灵帝驾崩前的最后一个任期,就等于直接租房租成了房东!租官租成了诸侯!所以,匡扶汉室怎么能只靠埋头苦战...
我是鬼节那天出生,从小体弱多病。小学时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从此,我跟着师父云游四海,行走于阴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