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04章 南北君臣三(第1页)

大清朝的文武官员,只要你够品级的,手上都接到了皇父摄政王发出的一道旨意,大概其意思就是说,把你们知道的那个南蛮子李守汉的情形都给朕写成文字报上来!不拘泥形式,有内容就行!

至于说那些品级不够的,也从自己的上司那里听到了上级精神,不由得打起了主意,谁让摄政王的旨意里有这样的话,但有可用之处,朕当不吝封赏!

于是,大批有的没的,亲眼见过的,听朋友同学说的,从村头厕所隔壁传来的,道听途说的各种信息,像沙尘暴一样飞奔北京城,飞奔内阁。

内阁的执事们手忙脚乱的收集整理这些信息,不免一遍收拾一遍心中咒骂那个此时在暖阁内得意洋洋品茶的冯某人。“若不是你这个奸佞兔儿爷,咱们何必忙成这样?!”

不错,就是冯铨的一番话引起的。

“陛下,臣乞陛下命人取来皇舆一览图来,容臣为陛下解说。”

养心殿内,太监们将摆设清开,把硕大无匹的皇舆一览图摊开在地上,让多尔衮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臣从前明崇祯十一年李守汉上奏朝廷的实力当中了解到,彼时此人已经控制了广东、广西全境,福建,云南各一部,将势力扩展到了内地。至于说三宣六慰旧地和旧港宣慰使司早在这之前便已经被他拿下。”

口中一面说,手上不闲着,用金黄色的小米在地图上撒着,权当是填充了颜色。

“这边厢便是南中,前明永乐、宣德年间的所谓三宣六慰、暹罗、安南等处便是。如今已经尽数成了李家的疆域。陛下,这里沃野万里,气候湿热温润,最是适合种植水稻。李守汉自出世领兵以来,兵事、农桑、工场、商贸,四件事便抓得很紧。每每兵马征讨下一块地域,立刻便将他在老巢河静那套农田水利章程推广到这里,不消数年,荆棘之地便成了稻米飘香所在。有了农田便有移民,有移民便要吃饭穿衣。耕种便要农具,这些需要便是他的那些工场的财源。工场多了,这生产出来的东西便自己消受不了,于是,南中的商队便走遍天下。”

“冯先生这话说得极是。本王在辽东时便对南中商品种类之多,价格之低廉叹为观止,只可惜,李守汉不肯出售粮食与我大清。不然,先帝的锦州广宁之战也不会打得那般艰难。”多尔衮不曾开口,听着弟弟多铎的话,也是微微点头表示同意。其实,在他们兄弟看来,当年黄太吉的仗打得再艰难三分才好呢!若不是李沛霖给黄太吉间接的送去了大批的粮食,只怕黄太吉就算是打下了广宁,也是自身元气大伤。

“豫亲王既然说到了粮食,那咱们便说说南中的粮食。臣有同窗当年在两广为官,曾经到南中游历过,当然,也是李守汉执掌两广军务之初,为了震慑官吏,收拢人心,炫耀实力的举动。臣这同年耕读传家,对于农桑之事颇为熟稔。他到了南中腹地,对于那些繁华富丽的所在印象不深,但是,对于各处的水稻种植倒是十分留意。据他在书信之中与臣所说,南中种植水稻,采取育秧法。秧田并不像以前那样往田里撒种,而是先把塘泥捏成稀糊,倒进早就排在田里的育秧盘里,然后撒上稻种,用扫把小心的扫,确保每一粒种子都埋入稀泥之中,然后再插上竹条,盖上稻草编成的帘子。竹条两端都插进田里,呈拱形,用于保温。这草帘子不跟育秧盘直接接触,制造出一个拱形的空间,让秧苗在里面生长。这一点,有点像丰台的菜农、花农搞的暖洞子。”

“嘶!”

在场的人们仿佛是集体牙疼一样,抽了一口冷气。从多尔衮以下,到陈板大,都吃过见过丰台的农民用暖洞子培植出的蔬菜,比如是三九天的黄瓜,腊月里的花卉,不论是蔬菜还是花卉,个个都是价值不菲之物。没办法,保持温度是个花钱的过程。可如果要是将水稻秧苗也用这样的法子来培育,那么,花费的钱粮可就不是一星半点儿了。

“海内皆说梁国公富庶,却不想豪富到了如此地步。这比石崇用蜡烛煮饭还要奢侈,便是要重视农桑,也不至于如此吧?!”洪承畴喃喃自语。

“投入的人力物力固然巨大,”冯铨其实也不知道水稻育秧到底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但是,这个时候必须要顺着大家的思路去说,这是官场惯例了。

“但是,收入更是令人咋舌。臣同年曾经向随行的南中官员询问,这种做法,可以增产几许。南中官员对曰,在主公治下,大抵每亩水田一年下来,包括各种肥料、良种、农药、工具、农田水利、农业技术等诸多因素在内,年产可在十石稻谷上下。陛下,这是平均值,高产田不在此列。采取水稻育秧技术之后,每亩田可以增加一成半,也就是至少一石!这还不算他们在这段时间搞什么稻田轮作、间作所出产的菜油等物。”

一石米?!听着数量并不大,但是,在场的人们都很清楚南中的耕地数量。按照晋商传来的信息,在南中,动辄便是一望千里的粮田,村庄、乡镇、县州府城星星点点的错落在粮田之中。“怕不是有亿万亩粮田?”

“若是这些田土,每亩都能增产一石,那便是至少有数千万石。这数千万石粮食,不消说全部运到中原,便是有两成运到,梁国公的军粮便是躺着吃,也吃不完!”多年来每次在与明军主力展开大战时,清军上层都会为军粮供应问题发愁,所以,对于粮食问题,多尔衮异常的敏感。

“陛下,您熟知魏晋三国之事,须知,当年诸葛丞相可谓百战百胜,却为何面对司马懿却是始终不能打开北上道路?”

“这还不简单!天亡汉室!”多铎又放了一炮。

多尔衮横了他一眼,没有说什么,只是示意冯铨继续。

“陛下,天下九州,曹魏已经占据了六州,余下的则是由孙刘两家分据。蜀汉所占据的汉中、巴蜀,粮食人口远不如曹魏多,又有剑阁、蜀道天险,粮食转运困难,所以,司马懿便是坚守不出,每每用粮食兵丁,耗也耗到了蜀汉兵马粮尽退兵。这。。。。”

这个情景,顿时让多尔衮心中那个隐忧彻底暴露了出来!他顿时如同拨开云雾一般,“怪不得朕每每听到前线的捷报却怎么样也高兴不起来!原因就在于此!”

怪不得方才冯铨说眼下的局势就和诸葛亮六出祁山时一样,李守汉完全可以用粮食物资来消耗,耗得大清油尽灯枯,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

“冯先生,粮饷等物,梁国公自然不缺,然兵马战阵所需物资种类繁杂,又岂能是以粮草一言蔽之?”洪承畴将问题具体到了军用物资,特别是作战物资上来。

“对对对!什么火药,盔甲,钢铁等。。。”话已出口,多铎突然发现自己说错了,南中的钢铁产量之多,质量之精,价格之低,已经让北方的冶铁场吃够了苦头。便是他自己,也是费尽心思的给部下的巴牙喇兵和家奴四处搜罗南中的甲胄器械。

冯铨也不多说,将目光投向了陈板大,“陈大人,我大清八旗甲仗军械,多出自您手,我想请问一句,我大清造火药,大抵工序是什么,费用几何?”

“这个?”事关军中机密,陈板大自然不会随便说出来。他踌躇了一小会儿,正在措辞该如何答复冯铨的问话,但是,冯铨却已经自己自问自答了。

“火药造价昂贵这是世人皆知之事。所谓的一硝二硫三木炭,硝,无论是何种火药,都要占据大头。依照前明《神器谱》、《武备志》、《天工开物》诸册中的提硝法,很多地方都是将田间硝土挖来,进行提纯,需要加入大量的灰水、明胶、鸡蛋清、萝卜等物,才能吸附与去除内中的杂质。陈大人,不知道我大清是不是也这般操作?”

热门小说推荐
华山女剑神

华山女剑神

某天,凌山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了笑傲江湖的世界!虽然穿到了小师妹的身上,但凌山十分淡定地表示这个可以接受。既然成了女人,还是挺漂亮的女人,不对自己来一发真的好吗?话说,后宫又不是只有男人能开异性恋都去死,百合才是王道啊!那就先攻略任大小姐吧!于是一代女剑神崛起于华山之巅,笑傲江湖风云!等等,这个江湖好像不太对劲,邀月小龙女天山童姥霁无瑕你们怎么来了?无双城外,十二圣兽聚风云。不动山巅,一剑西来问金银!天门破碎,仙魔争辉。千古万陆,神女倾世!...

末世男在七零

末世男在七零

Ps今天晚上会早点更新,二更在2点我奶极品中的战斗机,重男轻女天天想着算计女主一家来补贴她大儿子大孙子。爹娘计算着怎么压榨全家,把堂姐卖了,给儿子送去念书,盖房子,娶媳妇。上头七个姐姐都是扶弟狂魔,叔叔婶婶还在拼命生,心心念念都是生儿子,女主还在三婶肚子里。从末世而来,三观不太正的某人,万万没想到还有比自己无耻的家人,太棒了,所以他都不用下地干活了。还好他精神力跟了过来,第一天,李家的宝贝蛋跟娘斗智斗勇,先把奶断了。第二天,三岁看老,李家的孩子以后一定没出息,结果李家的小崽子指挥他爹带着木盆到了河边,对着河面嗷嗷几声,一条大鱼就跳进木盆。第三天,一大帮熊孩子都带着自己的家当,对着大河练嗓,仔细听,都是嗷嗷叫肉肉肉,不相邪又觉得丢面的大人,三更半夜的出来试一试。李寡妇横眉,全都是傻逼,当谁都有她孙子的福气啊!喜欢看年代文的小姐姐可以收藏我的专栏预收文①穿越在七零末~所有人都觉得知青回城后,会抛弃妻女,他就不预收文②八十年代之我是军嫂~鲤鱼精报恩,一心阻止婆家发财穿成极品奶奶~她只能静静地修真,为什么儿子戏这么多...

我的绝色美女老婆林尘

我的绝色美女老婆林尘

老婆不给生活费,超级高手只能出门自己打工,于是,猛虎出山,家花野花争颜斗艳,对此,林尘深感无奈,难道我要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了么?...

神医弃女:盛宠九皇妃

神医弃女:盛宠九皇妃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重来一次当然是选择有钱又有权的摄政王,重生后自带医毒系统的她,人生名言就是你善我医,你恶我毒...

越界招惹

越界招惹

[最野的玫瑰,躁动无人区]初见,温弦一眼就看中了陆大队长。垂涎欲滴。温弦嗯?怎么才能泡到你?是麻袋还是甜言蜜语。陆枭叼着烟,冷漠道你是风光大明星,我是这鸟不拉屎无人区的队长,穷得很,你看中我什么?温弦我喜欢看你是怎么顶撞我的。陆枭一哽。燥了脸,无情走人不知羞耻,想都别想!隔天。他心血来...

九转神龙诀

九转神龙诀

何谓强者?一念可碎星河!何谓弱者?一命如同蝼蚁!楚轩天纵奇才,为救父亲甘愿自废武魂,断绝前路!守孝三年,终得九转神龙诀,炼诸天星辰,踏万古青天,铸不朽神体!任你万般法门,我一剑皆可破之!剑气纵横十万里,一剑光寒三千界!楚轩我不问前尘,不求来生,只要这一世的轰轰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