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看着她憔悴不堪的模样,良妃坐在床边,握着她的手落下泪来:“可怜的孟嫔妹妹……”
孟嫔没有回应。
直直地望着天花板,连眼珠都没有转动一下。
见只有夏蝉近身伺候,若离的眼神闪了闪:“怎么没看到春莺?”
夏蝉低下头,面不改色道:“陛下知道是春莺特意说起,永和宫的荷花池是先帝为了宠妃所挖,娘娘过去说不定能沾上福气。陛下迁怒春莺,便下令将她杖毙了……”
纯粹的谎言,很容易让人发现破绽。将真话和谎言结合在一起,才天衣无缝。
虽然是她撺掇孟嫔出去的,可荷花池的来历,确实是春莺说的。反正一个奴婢的死,不会有太多人在意,没人会深究下去。
果不其然。
在若离眼中,春莺和夏蝉都是良妃娘娘的人,她没有怀疑夏蝉的话。
春莺没本事,死了也是活该,她懒得在一个死人身上费心思。
见孟嫔一副心如死灰的样子,良妃重重叹了一口气,语气悲悯:“妹妹的孩子没了,伤心的何止是妹妹?本宫心中亦是难过……”
“可事已至此,妹妹自暴自弃也没用啊。害死你孩子的真凶,还在逍遥法外……”
说起这件事,孟嫔终于有了反应,眼底除了滔天的恨意,更多的是无能为力。
“良妃姐姐……”
她一开口,便哭了出来:“臣妾原以为,是柔嫔害了臣妾的孩子,没想到此事竟是坤宁宫的人所为……”
“臣妾又何尝不知道,高云怀一个阉人,平白无故害臣妾的孩子干什么?一切都是皇后娘娘在背后指使!”
“哪怕陛下收走了她的册宝,她依旧好端端地住在坤宁宫,依旧是国母之尊!臣妾心里怎能不恨!”
“可是……可是臣妾能怎么办呢?”
“她的家世如此显赫,又是皇后娘娘。臣妾一无背景,二无宠爱,连唯一的倚仗都失去了……臣妾若是和她对上,无异于以卵击石……”
“臣妾、臣妾真的没办法啊……”
在王府的时候,皇后是高高在上的王妃,她只是个无足轻重的侍妾。孟嫔对姜皇后的恐惧和敬畏,早已深深刻在了骨子里!
别说为孩子报仇了,她连这个念头都不敢有。所以越发绝望,心如死灰……
若离忍不住悄悄翻了个白眼。
孟嫔不敢恨皇后娘娘,却对柔嫔嫉妒得不行,因为柔嫔没有让她惧怕的家世。
说穿了,她就是个欺软怕硬的怂货!
不必指望这样的怂货,去报复皇后娘娘了。
良妃看孟嫔的眼神越发怜悯:“本宫明白妹妹的意思。今日过来也只是想劝妹妹看开一些,但千万不要以卵击石,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说来也是巧,妹妹前脚刚出事,柔嫔后脚就带着陛下过来了。要是他们来得再早些,或许高云怀就没机会对妹妹下手了。唉……”
见孟嫔再次怔愣住,良妃垂下眼帘,拍了拍她的手背,温声道:“太医说了,妹妹现下要好好休息,才能养好身子。”
“本宫就不叨扰了,改日再来看妹妹。”
良妃都离开许久了,孟嫔还在发呆,夏蝉忍不住问道:“娘娘……您怎么了?”
孟嫔像忽然反应过来了,咬牙道:“是柔嫔!她肯定早就知道,皇后要对我下手,却没有提醒我!”
“后宫复杂,子嗣不易!同为妃嫔,至少该有同情心吧?!柔嫔明知施害者的意图,竟漠然置之,其心何忍?!”①
——
注:①引用自读者“秋****6”的段评。
这本书能带你看懂中国历史演进的逻辑中国奇迹持续的原因以及,该如何认知我们的世界角色。在这个关键节点,每个人都在思考未来。我们在思考未来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是对目标的设定。而如何设定目标,取决于你怎么理解自己理解中国理解世界。每个人,都该思考在起伏的浪潮中,一个人怎么认知环境?过去40年,中国为什么能迅速崛起?中国式奇迹能否持续?未来,世界会有怎样的格局?在大环境下,你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运动员王欢受伤退役,堂堂全国亚军落魄到给人按摩。不料他租住阁楼竟有一个传送门,通往未来末世文明之塔。里面有基因药物,未来三百年科技艺术等文明精华。王欢逆天...
结婚一年,丈夫周而复始的在外面找女人,慕小西捉了一年的奸,终究还是没有阻挡住丈夫出轨的步伐。陪酒女,秘书,堂妹,再到最好的朋友,顾少宸睡遍了她身旁的女人。也睡死了慕小西的心。奶奶重病需要钱救命,高高在上的丈夫一毛不拔,慕小西被逼无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是南城只手遮天的人,从慕小西委身于他的那天起,她就知道他们之间不会有结果。可是最后还是沉醉在他醉人的温柔里。王子和灰姑娘毕竟只是童话,后来有一天,良辰吉时,他意气风发挽着他最爱的女人走上人生最辉煌的巅峰。而她站在台下,掩去眼中落寞,笑着祝福小舅舅,新婚快乐!百年好合!...
白狐哭丧,活尸刨坟李思重生在莫名出现在他手机中的诡异游戏中,成为了他所操控的角色在这个世界,鬼吃人,妖也吃人,他该如何活下去?...
放过我吧,已经是第五次了就算你再跑十次,我也一样能把你抓回来。她苦着脸哀求陆少,凡事要适可而止他是权势滔天,高不可攀的商界霸主,冷酷无情,腹黑邪肆。而她却只是身世不明,被养母渣姐陷害,不得已强行闯进他房中的人。一场预谋,她成了万人羡慕的陆太太。说好互不干涉,他却将她宠上天。嫁给商界帝王陆修筠是...
世如棋,人如子。庙堂尔虞我诈,江湖爱恨情仇,市井喜怒哀乐,无非是一颗颗棋子,在棋盘上串联交织,迸发出的点点火光。昭鸿年间,坊间盛传有藩王窥伺金殿上那张龙椅,皇帝召各路藩王世子入京求学,实为质子。许不令身为肃王世子,天子脚下,本该谨言慎行‘藏拙自污’。结果群众许世子德才兼备,实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