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二十一章(第2页)

值得安慰的是,永乐帝没有区别对待,沈瑄,朱高煦,朱高燧,一个没落,全被抓了壮丁。

开平备边,宣府屯田,顺天府开垦荒地,依大宁例招抚流户及化外边民,并以营州诸卫辖开原、广宁二地,为设立户市做准备。

一件件摊牌下去,孟清和发现,实际上,自己还没被压榨到底。

对亲生儿子,永乐帝的手更黑。

开原、广宁二地属辽东,却被永乐帝交给朱高燧。

一句话,管不好,互市开不成,鞭子伺候。

互市一开,不能彻底改变北疆的局势,却也能牵制兀良哈三卫及一定数量的草原部落。

有了利益捆绑,再对鞑靼可汗软硬兼施,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瓦剌距离明朝边境较远,且实力不如鞑靼。按照孟清和的思路,先挑硬茬啃,削弱了鞑靼,继续挑拨几下,不用边军动手,草原部落自己就能掐起来。

事实上,若非永乐帝露出出兵意向,鞑靼和瓦剌已经打起来了。背着抢劫兀良哈的黑锅,鬼力赤对马哈木恨得牙痒痒。

尽管马哈木很无辜,但被鬼力赤派人指着鼻子骂,在草原上散播对他不利的各种言论,以致有部落首领误会他是阴险奸诈背后使手段的小人,拖家带口转投鞑靼,就算是泥人也会喷出火星。

一旦鞑靼和瓦剌打起来,再把兀良哈放出去,边军大概只剩下看热闹的份了。

孟清和想得不错,也有相当的可行性。

朱棣肯定了他的计划,却没有全部采纳。

在北疆镇守二十年,永乐帝已经习惯了同这些骑在马背上的勇士对抗。他比孟清和更了解草原上的部落,单靠计谋,可以削弱他们,却不能令他们臣服。

只有绝对的实力,才能让这些草原上的雄鹰臣服。

即使元朝已成为历史,北元王庭也在捕鱼儿海一战中被灭,战士的骄傲却从未消失。

能让勇士低头的,只有实力和强悍。

所谓的以力服人,或许会被文人各种批评,但在某些时候,的确比以理服人更加有效。

在永乐大帝开设的课堂上,孟清和扎扎实实的上了一课。

同堂听讲的,还有沈瑄和朱高煦兄弟。

朱棣不是真的不讲道理,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他也愿意拿起儒家的教条,给天下树立起泱泱大国风范。

有风范不假,却不意味着他会在原则性问题上做出让步。

一点也不行。

按照朱棣的思维,道理可以讲,以理服人也行,具体如何操作却要由他来决定。

这个思想,由洪武帝开创,永乐帝发扬,虽然随着文臣的崛起而发生了改变,其真髓却始终未变。

铮铮铁骨,永不弯折的脊梁。

这就是将一个王朝推向巅峰的王者,继朱元璋之后,开创了封建王朝最后辉煌的永乐大帝。

此刻,孟清和突然觉得,被朱棣坑几回算不得什么。

即使再被压榨,最终得益的也是这片土地,这个国家。

瞬间的思想升华,让孟清和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突然有了如此高的思想觉悟,很重要的一点,要归于永乐帝的演讲水平不断提高。听着他的发言,想不热血澎湃都难。

孟清和是这样,朱高煦和朱高燧也一样,连沈瑄都受到了影响。

离开燕王府,孟清和没有马上返回宅邸,而是策马走在北平街头。

闻名后世的紫禁城尚未建成,燕王府和三司衙门是城内最具标志性的建筑。

九门之内,行市街巷,远不如南京繁华。

城外,农户和屯田的边军行走在阡陌之间。

大漠孤烟,并不遥远。

可以想象,为何永乐帝提出迁都,朝中会有那么多的反对之声。

热门小说推荐
徒弟都是大魔头

徒弟都是大魔头

简介一觉醒来,夜北发现自己复活了。世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三百年。当年辛苦收下并培养起来的弟子们,一个个不知所踪。至此,一条寻找弟子,并无限变强的大道摆在了夜...

万古邪帝

万古邪帝

因帝经死,因帝经生重生的炼丹天才背负血海深仇,修炼大帝古经,追寻复仇之路,逆境中前行,绝地中求生,终成一代战帝,傲视万古,主宰宇宙八荒!埋复仇之心,修逆天之力...

穿越之轻松当军嫂

穿越之轻松当军嫂

岁月长河,悠悠而逝。白玉以为自己会因为这漫长的孤寂,哪怕死在这幻境里,也不会有人知道。哪里晓得,一朝出境,穿越到这茫茫人世间,遇到一个萌包子,过起了平常人的普通日子。又以为养大弟弟,将他教育成人,便是来这世间走一趟的历练,哪晓得冒出来一个黑脸的兵哥哥。兵哥哥是个高富帅,忠犬体贴有人爱,白玉觉得不收了他亏了,收了他,如果命没有跟自己一样长,也亏了。奈何,还没有下定决心,就已经被兵哥哥一证解决了,没白玉什么事了。当然不是这样的,白玉只要乖乖的被军哥哥慢慢宠就好了。...

蚀骨暖婚:霸道总裁娇宠妻

蚀骨暖婚:霸道总裁娇宠妻

穷是一种病,我得了十年的重病,直到那天我爸出现,让我百病不侵!...

回到三国战五胡

回到三国战五胡

这是东汉末年的时代,又不同于记忆中的那个东汉末年。当三国演义的撒豆成兵成了真,最强鲜卑,最强契丹,最强蒙古,最强女真,最强突厥,盘踞在汉室的塞北之地,对大汉疆域虎视眈眈。零散的召唤异族势力,更散布大汉边陲,谁说开局不利,就不能染指大好江山?金戈铁马的战场,热血沸腾的争霸,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这里是属于最强者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