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22 比试下(第1页)

“淮明郡今年共有三千三百户,丁口一万二千人,预估拨款五十万两。”户部尚书禀报道,“其中粮食二十五万两、粮种十万两、引渠灌溉修葺五万两、百姓们的房屋修葺、布匹补贴共约五万两、医药补贴五万两。”

“嗯,”皇上和安亲王点点头,几乎每年都需要赈灾,所以知道刘勉之这次下了大力气,做得还算精细。

“年若你这边算出来多少?”皇上和蔼的问道,皇上和其他围观的人不一样,他也和朝臣们这边想法一致,知道速度快却并不意味着算的好,他也以为年若可能是想的少了,才算的快。

众人的目光也随着皇上的询问从户部转到年若这边。

“启禀皇上,臣女统计淮明郡今年共有三千三百户、丁口一万二千人,其中青壮年八千,十岁以下幼儿一千五,妇孺两千,老者五百。”

“哦?”皇上笑道,“年若算的这么细。”

年若笑道,“这是必然的,青壮和老弱妇孺无论是做农活儿还是吃粮食都不一样,自然要分开算。”

后黎的几乎不收商税,几乎所有税收都来自于农税,所以这是必须要仔细算的东西,商人之类的不交税,自然也不在赈灾的范围之中,这也是这个时代商人地位低下的原因。

也因此商人们都很有危机意识,有银子的话屯的粮食都不少,就暂时不考虑在内了。

“说的是,”她说的有道理,不过户部一般不会这么算,太麻烦了,反正也不会差多少,皇上也默认所有人在一起算的,不过年若能有这个想法,证明她还是动了脑筋的,“所以,你的预估是多少?”

“粮食二十二万两、粮种八万两、引渠灌溉修葺五万两、耕牛三万两、农具十万两,搬迁费用二万两,医药补贴五万两。共计五十五万两”

比户部的多五万两,而且还缺了很重要的两项,刘勉之笑道,“郡主只考虑百姓种田,不考虑百姓住家和穿衣么?”

“还有,农具就罢了,为什么还配耕牛?”刘勉之极力忍住嘲讽的语气道,“我们只是赈灾,让百姓活下来,而不是让他们靠着朝廷养活。”以为别出心裁就能博眼球?

“刘大人稍安勿躁,请听我解释。”年若对刘勉之的态度并不以为意,继续对皇上道,“臣女查阅了以往的记录,有耕牛和农具充足的人家,一个青壮可以耕种十亩良田,而且亩产粮食约为五石,而穷困的人家,全靠人力,一个青壮最多只能耕种七亩良田,亩产粮食最多的也不足四石,这样算来,八千青壮,如果补贴耕牛和农具,可多耕二万四千亩良田,每亩五石,就是十二万但粮食,再加上前面亩产的差距五万六千石,一年就可以多产约十八万石的粮食。而耕牛和农具的损耗极少,至少可以使用十年,十年就是一百八十万石,折合银两就是一百二十万两,去除农具维护,耕牛草料看病等损耗费用二十万两,还能盈余一百万两,是否值得?”

十三万换一百万,当然值得了!

围观的众人大部分都没听懂中间的弯弯绕绕,主要是年若算的太快,但不妨碍他们理解结果。

皇上和朝臣们则大部分都听懂了,道理很简单,他们也许想到过,却没有人关注,他们一直都是把所有人丁按照青壮年来算,人均耕地七亩,粮食产量四石来算,从来没想到这么小的一点改变就能带来这么大的差距。

但凭着一点来说,虽然增加了预算,但思路却非常漂亮,而其中的计算量也比他们平常的算法要多一半!

“好!好!!”皇上大赞。

刘勉之脸色发黑,左相为避免他太过难堪,出列问道,“郡主为何要算搬迁费用?而且具老臣所知,兵祸之后,南黎百姓十不存一,以为战争的缘故,房屋大多毁坏,财物也基本都耗光了,总不能光考虑耕种。”

刘勉之脸色好了点,有个好点子能如何?还不是漏了重要的内容?

年若笑笑道,“就像刘大人说的,我们只是赈灾,是让百姓活下来,而不是要养活他们。”

刘勉之刚刚好起来的脸色又黑了下去,他直觉年若是在讽刺他。

年若确实是顺嘴刺他一句,就又继续道,“修葺灌溉水渠要不少银子,而这其中人力花费占据一大半,这些银子是给谁赚了?”

李姑娘早听的入了神,听到年若提问,立刻回答道,“百姓。”

“对,是百姓。”年若道,“灌溉的水渠百姓们每年都要修葺,都是以服役或者自发的形势,毕竟事关粮食产量。所以证明百姓们在耕种之余,是有时间去修葺水渠的,那么如今就用雇佣的形势,百姓们来了,银子让百姓们赚回去,就够解决他们基本的房屋和穿衣问题了。”

“好好好!”皇上又是一阵赞叹,他们还真没想过银子流通起来之后带来的变化问题,这个思路也非常精妙。

“至于搬迁,这个也是必须的。”年若接着道,“兵祸之后,方圆几里都见不到一个村庄或者一家人,只有人们聚集在一起,才能创造出更高的价值,生活才能越来越好。”

这个不少女眷听懂了,毕竟年若之前的故事让他们感触颇深,如今朝廷就应该扮演那个秀才孙女的角色。

“另外……”

“哦?还有?”皇上已经从一开始的随便看看,变得非常感兴趣。要是朝臣们都像她这样条理清楚的解释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他觉得他还可以干个几年。

“按照以上这些预算,如果一切顺利,今年又免去赋税,明年淮明郡就不需要朝廷继续拨款赈灾了,到第三年,按照后黎如今的赋税计算,便可收取税银五十五万两。”

“不过,这是能够正常春耕的情况下。按照以往的记录,春耕每迟三天,粮食减产十分之一,若迟过十天,明年就需要继续赈灾,收取赋税的时间就需要再推迟一年……”

年若站在大殿中间侃侃而谈,态度大方,思维敏捷,主意又新颖实用,对于任何人的问题都对答如流,在座众人无不被她吸引,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魅力,让人心生向往。

热门小说推荐
都市特种狼王

都市特种狼王

他是雇佣军的噩梦,他是国际巨星的粉丝,所到之处敌人尸横遍野。内容简介唐龙,年二十三岁,却已经是非洲战场有名的狼王了,身价近千亿美金,被他盯上的目标,将会发现活着也是一种奢望。他身怀上古医术,摸骨疗伤,更是古武界的高手,回到了都市中混的如鱼得水,他脚踩敌人,怀抱美女,一步一步的踩着敌人的尸体走上了巅峰宝座。...

末世男在七零

末世男在七零

Ps今天晚上会早点更新,二更在2点我奶极品中的战斗机,重男轻女天天想着算计女主一家来补贴她大儿子大孙子。爹娘计算着怎么压榨全家,把堂姐卖了,给儿子送去念书,盖房子,娶媳妇。上头七个姐姐都是扶弟狂魔,叔叔婶婶还在拼命生,心心念念都是生儿子,女主还在三婶肚子里。从末世而来,三观不太正的某人,万万没想到还有比自己无耻的家人,太棒了,所以他都不用下地干活了。还好他精神力跟了过来,第一天,李家的宝贝蛋跟娘斗智斗勇,先把奶断了。第二天,三岁看老,李家的孩子以后一定没出息,结果李家的小崽子指挥他爹带着木盆到了河边,对着河面嗷嗷几声,一条大鱼就跳进木盆。第三天,一大帮熊孩子都带着自己的家当,对着大河练嗓,仔细听,都是嗷嗷叫肉肉肉,不相邪又觉得丢面的大人,三更半夜的出来试一试。李寡妇横眉,全都是傻逼,当谁都有她孙子的福气啊!喜欢看年代文的小姐姐可以收藏我的专栏预收文①穿越在七零末~所有人都觉得知青回城后,会抛弃妻女,他就不预收文②八十年代之我是军嫂~鲤鱼精报恩,一心阻止婆家发财穿成极品奶奶~她只能静静地修真,为什么儿子戏这么多...

少年风水师

少年风水师

爷爷去世的时候,轰动全城...

太子殿下总想嫁给我

太子殿下总想嫁给我

新文这丞相夫人我不当了已发,求关爱。一朝穿越,她从古武世家传人变成了女扮男装的草包太子,没想到还是在敌军当人质的状态。作为一个擅长各种变装的古武世家传人,怎么能做草包呢?要做也得做最嚣张的草包而不是最懦弱的草包,所以改,必须改。至于打仗什么的,她就是来凑数的,不是有将军么!不过这将军的手好看得过分了啊!好想摸一...

画里长安

画里长安

一朝穿越,她成了玉石商人的痴傻女儿,父亲无辜被杀,她只能寄人篱下,虽然身世凄苦,却难掩耀目的绘画天赋,原本只想安安稳稳地虚度余生,怎知半路遇到了他,格格不入的尘世邂逅,命运将她演变成一个遗世独立的旷代逸才,究竟是女扮男装的画师,还是傲立绝世的美人,也许只能从画卷中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