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4章 周亚夫的悲剧(第1页)

初,吏捕条侯,条侯欲自杀,夫人止之,以故不得死,遂入廷尉。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国除。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自古以来,要论哪类臣子最让人觉得惋惜,“善于谋国,不善谋身”者绝对首当其冲,这类臣子虽然多有治国平天下的智慧才能,但却往往因为缺乏政治智慧而让自己身处险地,最终以悲剧结尾,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韩信,而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下首功的周亚夫同样如此。

毫无疑问,周亚夫的军事才能极为出色,这一点在平定“七国之乱”时便已经得到证明,但他的政治智慧显然不足以使其在朝廷生存。

汉文帝时,皇帝前往细柳营劳军时非但没有受到迎接,反而被阻于营门之外,这固然是周亚夫治军严谨的体现,但对于皇帝来说又怎么会感觉舒服,毕竟皇帝才是全国军队的最高统率,好在汉文帝有容人之量,非但没有予以怪罪,反而认为其是肱股之臣。

到了“七国之乱”时,面对景帝诏命又来了一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不援救梁国,这固然是出于战局考虑,但这种公然抗命的行为,又岂能让汉景帝满意,毕竟景帝刚刚遭遇了逼宫,对这些功勋宿将并没有什么好感。好在叛乱被迅速平定,周亚夫又凭借战功声望高涨,汉景帝这才没有因为猜忌立即对其予以惩处。

汉景帝七年(前150年)正月,汉景帝决定废黜刘荣的太子之位,此举引发了包括周亚夫在内诸多大臣的强烈反对。

太子作为国之根本,虽说“废立储君”是国家大事,但同时也是皇帝家事,更为微妙的是,太子固然是皇帝的继承人,但皇帝和太子之间却也存在着一定竞争关系,一旦太子实力太强,便很容易对皇位造成威胁,进而引发父子猜忌,历史上多少太子都是因此被废。最终让汉景帝下定决心废掉太子刘荣的原因,不就是因为汉景帝怀疑栗姬私下联络外廷大臣吗?

而对于大臣来说,尤其是声望、地位太高的大臣,在废立太子之事上站队,同样是极为危险的一件事情,即便你有着充分的支持或反对理由,都很容易遭受到了皇帝的猜忌,毕竟在皇帝看来,自己还活着,你这么急着站队,是想干什么?作为“既能谋国,也善谋身”的代表,张良便很清楚这一点,在刘邦决定废立太子时,他便躲得远远的,即便是后来吕后派吕释之找到张良,张良也只是为其出了主意,而并没有亲自表态。

在周亚夫反对废立太子的同时,因为平定“七国之乱”而同样声望高涨的窦婴,因为担任太子太傅的缘故,也极力反对汉景帝废掉刘荣,并在意见被拒后愤而辞职隐居,后经梁地人郑遂劝说,才明白其中利害,重新返京修复与汉景帝的关系。

郑遂劝说窦婴的话,同样适用于周亚夫,别说你立有多大战功,在大臣中的声望有多高,能够让你富贵,决定你生死的永远都是皇帝,你因为太子的废立而与皇帝顶着干,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可惜的是,周亚夫并没有明白这一点,当他认定太子刘荣不该被废时,政治不够成熟的他,并没有因为皇帝的态度而选择妥协。

平定“七国之乱”后,在朝中声望最高者便是窦婴和周亚夫两人,在窦婴曾经参与逼宫而为景帝所不喜的情况下,汉景帝对于周亚夫原本是寄予厚望的。正因如此,虽然梁王刘武因为周亚夫曾经在战场上拒不相救,而在入京朝见景帝时,多次在窦太后和刘启面前诋毁周亚夫,汉景帝仍然对其委以重任,而窦婴却从未获得实权。

然而,由于周亚夫在废立太子之事上的强硬态度,使得君臣关系逐渐疏远。

在太子刘荣被废一个月后,由于丞相陶青于汉景帝七年(前150年)二月因病请退,汉景帝任命周亚夫接任了丞相一职,但这只是汉景帝基于周亚夫的战功和声望所做出的决定,而并非出于对周亚夫的宠信。

可惜的是,周亚夫仍然没有看出皇帝对自己的疏远,此后两件事的发生,更是彻底让他陷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彼时,皇后王娡凭借着自己的聪明狡黠,不仅深得汉景帝的宠爱,在窦太后面前同样极为受宠。一天,窦太后在与汉景帝的闲聊中说道,“皇后的哥哥王信可以封侯了。”

西汉由于沿用秦朝的“军功爵制”,一直以来都延续着“无功不封侯”的铁律,因此汉景帝闻言不免有些迟疑,推辞道,“当初南皮侯、彰武侯在世时,先帝都没有给他们封侯,直到我即位之后才赐封,王信现在怎么能封侯呢?”当初,窦长君、窦广国作为窦太后的兄弟,汉文帝虽然赐予了他们田地宅院,但却并未给两人封侯,直到汉景帝即位以后,才分别封窦长君之子窦彭祖和窦太后之弟窦广国为南皮侯和彰武侯。

汉景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您的兄弟都没有在生前封侯,又何况是王娡的兄弟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景帝本想以窦太后兄弟之事,来说服窦太后放弃封王信为侯的提议,但窦太后却说,“君王们都是按照各自当时面临的情况行事罢了,我哥哥窦长君在世时不能封侯,死后他的儿子反倒封侯了,我常常因为此事而觉得对不起兄长,所以皇上还是封王信为侯吧!”窦太后的意思是,汉文帝当初之所以不封自己的兄弟为侯,乃是因为周亚夫、灌婴等功勋老臣的反对,如今汉景帝你自己大权在握,还有什么顾及的。

汉景帝拗不过母亲,只好应承下来,表示自己会和丞相商议的。之后,汉景帝找来周亚夫,就封侯之事询问他的意见,周亚夫想也不想的便回答道,“当初高皇帝规定‘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如今王信虽然是皇后的哥哥,但却寸功未立,怎么能违背高帝的规矩呢?”

周亚夫这番言论虽然在理,而且也符合汉景帝的本意,但他说话的语气,却让汉景帝感觉到十分不舒服,更让窦太后和王皇后都对其极为忌恨。

汉景帝中元三年(前148年)冬,匈奴部落酋长于军、隆强、徐卢、仆黥、范代、邯郸、赐等七人率部归降。

西汉立国以来,从汉高祖刘邦开始,面对匈奴的强大威胁,汉朝长期以和亲的方式来换取和平,从而确保了汉匈关系的基本缓和。直到汉文帝时中行说投降匈奴,汉匈关系才一度紧张,尤其是后元六年(前158年)匈奴的大举入侵,汉匈关系跌至冰点,不仅汉王朝每年送给匈奴的财物中止,就连汉匈之间的关市也一度中断,直到汉景帝即位之后,才重新修复汉匈关系,汉景帝先是于汉景帝元年(前156年)派时任御史大夫的陶青至代郡与匈奴谈判,双方重新恢复和亲关系,后因匈奴在“七国之乱”中的异动,汉景帝又于汉景帝五年(前152年)遣公主嫁匈奴单于,再度拉近双方的关系。

对于长期以屈辱和亲来笼络匈奴的汉王朝来说,于军、徐卢等人的这次归降,无疑是西汉立国以来的一次较大的外交胜利,朝野上下欢欣鼓舞,无人不将此视为王朝声威远播的结果。汉景帝更是有意利用此事大做文章,他不惜打破“非有功不得侯”的祖制,意图通过封七人为侯的方式,吸引匈奴其他部落酋长来降。

热门小说推荐
下堂王妃驯夫记

下堂王妃驯夫记

他是东临齐王,曾经叱咤沙场的战神,一场战事一个阴谋毁了他的骄傲她是安庆大将之女,一场背叛一场退婚毁了她的声名。一场上位者不怀好意的赐婚把本不该有交集的两个人硬生生凑到了一起,她一心保护好自己,但她只考虑到要怎么在那个男人眼皮底下安然脱身,却从未想过若是在那个男人那里丢了心该怎么办。她知道她无论如何不能替代他心中的那人,她只想他好好的。她倾尽所有的付出好不容易换来他一丝的怜惜,却在另一个女子的算计中一点点被磨光,她的心也在一次一次的伤害中渐渐冷了,之后他更是轻易被人挑唆认定她不衷,她终于心死离开,放两人自由。可总有人不愿放过她,想夺她性命永绝后患,多年后她再次回来时,又会书写怎样的爱恨情仇。...

女总裁的贴身保镖

女总裁的贴身保镖

一代地下王者回归都市,意外地成了美女总裁的贴身保镖,身边更有一群形形色色的女人。没办法,他只能以风流不下流的本色流连在美女丛中。且看以捍卫美女贞操为己任的宇文龙,如何用一腔骚情和两只铁拳,打下一片风骚的暧昧江山,演绎香艳与彪悍的人生。小说网2014年度潜力之星龙血征文活动入围作品,质量保证,大家可以放心收藏...

强制婚约:总裁老公我不约

强制婚约:总裁老公我不约

她本是叶家千金,因受继母算计,被迫流落在外。而他是景城的主宰者,权势滔天,杀伐果断。偏生,两人自小订了婚约,可他家人瞧不上她,逼迫她退婚。叶星辰潇洒挥手,没问题,这婚约,我本来也没想要。谁料,他霸气出场,壁咚她,女人,这婚约由不得你不要,既然是我未婚妻,没我同意,你敢取消?叶星辰表示,没什么不敢。谁知道,三言两语就被他拐去民政局领了证,盖了章。从此,她身上多了一个‘人妻’的标签。...

一吻成瘾:顾少,请矜持!

一吻成瘾:顾少,请矜持!

人人得知顾少爷买了一个小妻子,打不得,骂不得,天天还得哄着!过马路要牵着我的手!吃东西的第一口要先喂我!萧大小姐尾巴翘上天,收复了一块冰山还得天天教他谈恋爱,简直就是为全国人民做贡献。记者问叶小姐,请问顾先生在你眼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萧清欢衣冠禽兽!记者???萧清欢穿着衣服教我大道理,脱了...

妖孽美男田园妻

妖孽美男田园妻

她本是现代精英,过着人人羡慕的生活,奈何一场车祸,命运彻底改变。诶?怎么眼前是猪圈?怎么这个猪看起来这么可爱?怎么她睡在猪的旁边?还有这个恶奴怎么敢如此嚣张的待她?妖冶美男呵,这不正和你相匹配么?神仙哥哥唉,怎么遇到你次次都受伤?占卜大仙咳咳,这星星和你的眼睛好像。纯洁圣子你的皮肤虽黑,可心却是纯净的。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HelloKitty啊?!看霓裳美人如何扭乾坤,搅江湖,战沙场,种仙田,赢得多方侧目!白莲花?撕!恶奴?杀!绿茶?打!蓦然回首,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美男?!她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