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顾耀想到,唯一疑惑的就是自已的官职任命并不是由紫禁城传来的,而是由总督直接交给自已的,并不是正规渠道的巡抚。
顾耀继续翻阅着书籍,看了一会,直到看到知府任命的规定后,才清楚为什么自已的官职为什么不是巡抚授予的。因为按照清廷官制,抛去总督大人刘坤一是自已伯父以外,于情于理,自已的官职任命的都应该是经过巡抚的,毕竟巡抚就是皇帝为了制衡总督而设定的。
知府是朝廷从四品的官员,乾隆之前,应该是正四品,但是因为一些原因,进行了改制,对此,顾耀对此猜测就是因为买官买官太严重,所以才把知府改为从四品。
就算抛去买官卖官影响因素外,对于知府的任免,清朝会控制得较为严格。作为四品官员,知府的任免需要由皇帝直接任免。一般而言,当某个地方知府出现空缺后,军机处会给皇帝草拟一份名单,名单的人选基本是从京官考核中优异的官员,以及被军机处保举和资历足够的官员中选取。清朝在任免知府时,会优先从京官考核中获得优异评价的官员中选拔。当然,在知府出现空缺后,地方督抚也可以上奏推荐。这主要是考虑到督抚久任地方,对地方民情以及下属官员更为熟悉,所以允许他们推荐知府人选。但是为了保证知府人选的素质,以及避免巡抚徇私舞弊的情况,朝廷规例,如果是提拔重要地方的知府,需要从科举正途出身提拔。所以在官员任免上,巡抚还是能起到很大的权力的。
顾耀知道知府任命的规定,拿到现在肯定不适用的,因为这些规定的前提是在朝廷中央集权十分集中的情况才好使。但是现在,南方本质上已经是汉人的天下,因为太平天国的发生,南方的满人几乎都被杀绝,导致南方权力实质上已经大部分被汉人官僚掌握。
至于自已怎么知道南方总督的权力实质性已经大于朝廷权力,主要就是来自自已担任的这个知府。虽然知府是需要皇帝直接任免的,但是因为清廷有买官卖官的这一条途径,知府还是能买到,现在买官最高都能到道台了,自已这个知府之位就是父亲花费了两万五千两白银买来的,当然,这不是关键。关键的是,这个买官的银两应该是通过一省巡抚之手,上交给朝廷的,但是顾耀这个买官钱确是被安徽省巡抚上交给了两江总督刘坤一大人,这是当时自已去拜访刘坤一时候,刘坤一和自已所说,他说,他作为伯父,理应不应该收自已的买官钱,但是因为是需要上交朝廷,所以防止被别人抓住把柄,不得不收。
但是顾耀不傻,巡抚作为一省最高的行政长官,是皇帝为了制衡总督权力的官员,享有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权力,既然这个钱是需要上交给皇帝的,那就不可能会经过总督之手。所以,那时候,顾耀就知道,既然自已买官钱经过了总督之手,那就表示,在地方上,总督之权,已经大过朝廷皇帝之权。
想到这里顾耀才猛然发觉,自已好像才真正看清楚了自已经历过的戊戌变法后面的真正真相。
百日维新最大的推手就是洋务派官僚,而康有为、梁启超等先进知识分子只是他们推到前台的挡箭牌,目的就是把光绪帝忽悠成自已的棋子。因为根据自已前世的记忆和这一世的消息打探,清廷自从曾国藩崛起以来,虽然南方督抚的独立性不断加强,但始终被朝廷压制着,他们就想把这个压制解除,用百日维新挑战一下最高权威,看看朝廷的权威底线以及能力,所以百日维新就是南方督抚向朝廷索要更高权力第一次尝试。
甲午战争后,知识分子呼吁变法,年轻气盛的光绪帝接纳,然后变法开始了,事情不可能这么简单,自已也是刚刚把才想明白。维新派知识分子创建了强学会的团体用来吸纳志同道合的人,强学会能运转,钱就是张之洞、李鸿章等洋务派出的。而强学会的人不止有梁启超、康有为和戊戌六君子,还有袁世凯、张之洞等人,只不过袁世凯、张之洞等人后期退出,但是不难看出,强学会背后就是有洋务派的影子。在维新派骨干中,有公职的是总理衙门章京康有为,戊戌六君子中四人为军机处章京,他们角色明确,康有为是肉喇叭,在舆论上摇旗呐喊;具体办事的,像订立变法章程、四处奔走拉拢官僚是军机处的四章京。
如果把戊戌六君子的简历仔细挖掘,不难发现,如谭嗣同,声名鹊起后被邀请加入维新派,如何声名鹊起的,就是以公职身份在湖南办学办报,宣传变法思想,那是谁任命他的公职呢?谁提供资源给他的呢?是洋务派湖南巡抚陈宝箴。戊戌六君子杨锐,更加直接,张之洞亲信幕僚,张之洞的“坐京”,即张之洞大人派驻京城的代表,变法期间,多次向光绪吹风,忽悠光绪请他老板张之洞出山主持变法。戊戌六君子林旭,洋务派重臣沈葆祯的孙女婿。戊戌六君子刘光弟,没有显赫的家世,但是一封洋务派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推荐信,光绪接见了他,交谈甚欢。这些是戊戌六君子中的四章京。
戊戌六君子余下的杨深秀、康广仁,其实并不在核心圈子里,其实光靠这些知识分子是掀不起浪花的。甲午战争之后,主张变法的奏疏像雪花一样往上递,全部石沉大海,就连康有为也一直吃闭门羹,最后是南方洋务派大佬张之洞以及小一辈的陈宝箴等人的支持下,知识分子组成各种团体遍地开花从而形成了全国性的舆论,最终也是靠着洋务派的势力,才把康有为的周章走到了光绪面前。
维新变法最大的推手,是南方洋务派。他们想要借助变法掌权,知识分子想要强国,两拨人一拍即合。最初,慈禧也是接受变法的,但是前提是满人掌权下的变法,所以光绪起高调的时候,慈禧没有意见,因为什么帝党后党,本质上都叫做满洲贵族,慈禧甚至主动退休,让年轻的光绪帝去锻炼。但是,当慈禧发现,所谓的变法幕后站着的是汉人官僚,那性质就变了。所以,这场戊戌变法不止表明的帝党、后党之争,而是汉人官僚与满清政治团体的权力之争。
这也清楚的解释了,为什么顾耀能把宁国府、广德的知府、知州官职买断成十二年之久,也能解释为什么就连把宁国府与广德合并成新的新广德府这样大的变化,也只需要总督首肯即可。
根据前世的记忆,自已知道,清朝经过戊戌变法之后,就会迎来义和团运动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就已经实质性灭亡了。在自已前世的记忆里,清楚的知道,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只是入侵了中国北方,也就是北洋的势力范围,并没有入侵南洋势力范围,至于原因,自已并不知晓,但是明显的一点就是,南洋这边肯定与洋人达成了某种约定,现在顾耀还不得而知
想到这里,顾耀看了看书桌上的烛火,朝着明远问道:“现在过了多久了?”
明远不确定的说道:“少爷,应该过了一个时辰了。”
“那现在一个是亥时了。”顾耀自言自语,“那这只鬼应该差不多要出来了。”
这时候,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砰~砰~砰~砰!”
华城志大声呵斥道:“谁!”
“少爷!少爷!是我,阿昌,钱老大叫你移步大堂,说按照少爷的吩咐,鬼已经捉到了。”阿昌在门外大声说道。
听到阿昌说的话,明远前去把门打开。阿昌进来,朝着顾耀单膝跪下:“少爷,鬼已经抓到,是三只。”
听到阿昌的话,顾耀大笑道,对着明远等人说道:“走,随我去大堂看看这鬼是什么样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战火疆驰 变节者游戏 亮剑:强攻东京,你管这叫一个团 十大病娇惊悚故事 红色烈火的铁血岁月 谍之雪狐 老祖说,你得出马! 盗墓我是野鸡脖子成精 福州:刀光血影一九四九 抗战:穿越成鬼子指挥官 十四日咒 逃兵外传之狐狸与小红缨的下半场 带着武器库跟着李云龙混 时空交错:乱世烽火中的铁血传奇 红色谍影 抗战:从杀敌就变强开始无敌 开局航母舰队,我反手登陆倭国 我也是一名特务 我一死刑犯,国家请我出山破大案 天眼风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