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这是有什么心事吗?”崔神基端着吃了没几口的饭,坐在程怀亮身边,出言问道。
程怀亮想了想,没来由的说了一句:“我要是在村子里,建一个学堂,如何?”
崔神基愣了愣,不知该怎么说。
清河崔氏祖地便有族学…
那些建筑的花费暂且不论,可孩子们上学所所需的经史子集,笔墨纸砚,从何而来?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花销,一旦学堂开始上学,年年如此。
还得加上学堂夫子们的束脩,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说句不好听的,若是这些孩子学成以后,长大成了白眼狼,这投入的一切不都得付诸东流。
还不待崔神基劝解,程怀亮像是下了某种决心,喃喃自语:“建学堂,迫在眉睫。”
他唤来程大牛,急切地问道:“大牛叔,我的私账上还剩多少钱?”
他倒是没觉得程怀亮不信任自已,只是觉着有些突然,如实回道:“补上府上的欠款后,应该还能剩个一万七千两左右。”
程怀亮有些诧异,这钱花起来竟如此之快。
程大牛解释道:“二郎,东市的那五间铺子,工坊的原料,食堂的饭菜,还有你让提前下发的工钱,这些每一样都需要钱。”
“用时还不觉得,等到事后一算账,真是花钱如流水啊!”
听见这声感慨,程怀亮微微颔首,向来大牛叔是不会骗自已,粗略心里算一算,出入不大。
他稍作沉思,说道:“先把学堂建起来,教书先生和文具束脩,日后在想办法。”
见程怀亮坚持,程大牛点头应是。
一道带着诧异的询问声传来…
“秦川县男,您打算给村子建个学堂?”
见程怀亮等人朝自已看过来,赵希才作了个揖礼:“抱歉,下官不是有意偷听你们说话,只是…”
程怀亮有些不悦,眉心蹙了蹙,向何守仁问道:“何老,赵县令为何在这?”
见程怀亮没有询问自已学堂的事,赵希才只得将心中的主意压下,上前半步,给程怀亮解释:“县男,下官的内人托您的福,在工坊内上工,下官作为家属,可以来此探望。”
?
程怀亮脑袋上写着大大的问号。
开什么玩笑,你堂堂一个京兆的县令,年俸四百石粮食,缺我这点钱?
你怕不是对我这工坊别有所图,想拿去向李二邀功,充当政绩。
要是赵希才知道程怀亮心中所想,定会叫苦不迭…
四百石粮食虽然听起来很多,但自已还要给师爷,小吏发俸禄,时不时还得买上一些公文奏折,笔墨纸砚,还有自已府上养着的几十号人,每一张嘴都需要粮食,那点粮食就有点捉襟见肘了,说不得自已有时还得向同僚拆借一些,才堪堪够维持生活。
程大牛站出来,讪讪一笑:“二郎,赵县令是个好官,他家夫人也是我特批进入工坊上工的。”
“你是不知道,前些时日,秦川村翻修的时候,赵县令每日处理完县衙公文后,便会一人来到村子里帮忙干活,碗口那么粗的圆木,他愣是一个人扛着走了二里地,肩膀磨破了连句抱怨都没有,休整一天,第二日继续来帮忙。”
赵希才想要的是什么?
程怀亮心里很清楚,不过,他觉得此人心计有些深,还得再考察考察,不能给他答复,点了点头:“既然在工坊上工,就继续接着上吧,只要遵守工坊的行为规范就行。”
赵希才倒没觉得有什么失落的,他夫人上工也不是为了接触程怀亮…
而是真的想要借此贴补家用。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带着皇帝老爹落草为寇 梦渡红楼 这个大明还能拯救 三国:复兴汉室顾南行 农家少年科举翻身路 本王身边怎么全是主角! 红楼梦之颠覆 尚未亮剑,怎就让本王监国了 三国:一张嘴,破高端局 闲王的悠闲日子 康熙六十年 大明:什么家丁?那是大明帝师! 穿越南朝当皇帝 三国,开局娶妻,夫人是步练师 大明:让木鸟高飞 剧透历史,教朱棣帝王术开始 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穿越建文帝,靖难明星竟是我!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