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竞争对手的联合打压
亚瑟盯着手机屏幕,那条“明天见,别忘了我们的约定”的消息还停留在对话框里。他没回,也没删。凌晨五点四十七分,窗外雨势渐弱,楼道灯终于不再闪烁,整栋公寓陷入一种近乎窒息的安静。雨水顺着玻璃蜿蜒滑落,在窗上划出模糊的痕迹,像一道道未干的泪痕。他坐在书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边缘,皮革封皮已被磨得发亮,那是三年前《镜渊》立项第一天,他在工作室签下的第一份策划案。
脑子里反复回放昨晚茶馆里的每一个细节——艾迪的眼神、语气、动作,还有她说出“林晚”时那一瞬的失态。
那是个不起眼的名字,却像一枚锈迹斑斑的钥匙,猛地捅进了记忆深处早已尘封的锁孔。林晚……不是别人,正是当年《深雾》项目的编剧组长,也是唯一一个在项目被强行中止后选择公开举报公司数据造假的人。而她,后来消失了。
亚瑟记得那天新闻只提了一句:“相关人员正配合调查。”再之后,就像被风卷走的纸片,杳无音讯。
可艾迪怎么会知道这个名字?更奇怪的是,她提到它的时候,嘴唇微微颤抖了一下,眼神有一瞬的涣散,仿佛看见了不该存在的幽灵。
他当时没有追问。他知道,在那样的场合,任何情绪波动都可能是陷阱,也可能是线索。而现在,天光未明,空气湿冷,他才敢允许自己把那段对话拆解成无数碎片,一片片拼凑。
六点整,邮箱提示音响起。
清脆的一声,像是冰面裂开的第一道响动。
一封没有标题的邮件,发件人是一串乱码字符,IP地址经过多重跳转,根本无法溯源。附件是张截图,内容为星澜文化内部会议纪要的一部分,时间标注为三天前。文件上清晰列出三家企业的代表姓名与职务:云启资本执行董事、光影传媒项目总监、锐视集团运营负责人。会议主题只有一行字:“关于联合遏制亚瑟介入《镜渊》项目的可行性讨论”。结论明确:切断其资金通道,阻断技术合作,并在舆论层面制造其“外行干政”的印象。
最后一句话像根针扎进他的神经:“你以为她是盟友?她也可能只是棋盘上的诱饵。”
他没有立刻起身,也没有惊慌。反而站起身走到厨房,烧了壶水,给自己泡了杯浓茶。热水冲开茶叶的瞬间,蒸腾起一股苦涩的香气,氤氲在空气中,像某种古老仪式的烟雾。他想起周振声曾说过一句话:“当你发现所有人都突然对你客气了,那说明他们已经达成共识。”
周振声是他大学时代的导师,研究社会博弈论的学者,十年前因一篇揭露影视行业资本操控机制的文章被迫退出学术圈。临别前,他在咖啡馆写下这句话,用铅笔轻轻画了个圈,说:“记住,真正的围猎从不带枪声。”
现在,他明白了。
那些原本对他态度倨傲的投资方代表,最近两周开始主动约饭;曾经拒绝提供技术支持的技术团队,突然表示“愿意尝试协作”;就连一向高冷的艾迪,也在上周递来一张手写便签:“你坚持的东西,或许比你自己想象的重要。”
一切看似转机,实则埋伏。
七点十分,他拨通银行客户经理的电话,确认那笔原本应在昨日完成审批的贷款,已被标记为“材料待补”,而对方无法说明具体缺失哪一项。声音迟疑,语调生硬,连借口都懒得编圆。紧接着,他联系锐视集团的技术对接人,得到的答复是“项目优先级调整,暂时无法支持外部协作”。
两条信息,与邮件内容完全吻合。
他放下手机,目光落在玄关处那双沾着泥渍的登山鞋上——那是三个月前他徒步去城郊数据中心实地勘测时穿的。那时他还相信,《镜渊》能成为一部真正由数据驱动叙事的作品,打破传统影视依赖经验判断的桎梏。他曾设想用行为心理学模型预测角色成长路径,用舆情分析系统动态调整剧情走向,甚至尝试构建一个观众情感反馈闭环。
理想很锋利,现实却钝得让人麻木。
八点整,他站在镜子前整理领带。黑色羊毛西装,白衬衫,银灰条纹领带,一丝不苟。今天是审片会的日子,原定九点半开始。他必须去。不是为了争取什么,而是要看清局面到底恶化到了什么程度。
电梯下行时,金属壁映出他的脸——轮廓分明,眼下有青黑,但眼神沉静如深潭。他知道,今天的会议室不会有人讲道理,但他们一定想不到,他也早已不是那个只靠逻辑说话的技术人。
影视基地B区三号剪辑厅,门禁系统刷脸通过后,走廊比往常冷清。以往这个时候,工作人员早已穿梭忙碌,灯光通明,对讲机里传来此起彼伏的调度声。可今天只有零星几个人低头快步走过,见到他也只是匆匆点头,没人打招呼。有人甚至刻意绕道,避开视线接触。
他在休息区坐下,打开平板,翻看昨晚整理的《镜渊》前期调研数据——这些资料本应作为创作参考纳入本次审片流程。屏幕上滚动着上千份问卷分析、焦点小组访谈记录、剧本情绪曲线模拟图。他曾花了整整六个月,带着团队走访二十多个城市,采集不同年龄层观众对悬疑题材的心理预期阈值。
这些心血,如今却被定义为“学术报告”。
九点二十五分,会议室门打开。两名制片助理探头看了看,见是他,微微一怔,随即低声说了句“您稍等”,便迅速关上门。
他没动。只是将平板翻到一页加密文档,输入指纹解锁,里面是一段隐藏录音——昨晚茶馆里,艾迪说“林晚”时的那一秒空白后的呼吸频率变化。他已经做了声纹比对,结果显示:那一刻她的交感神经剧烈激活,属于典型的创伤性记忆触发反应。
她认识林晚。而且,远不止知道名字那么简单。
十分钟后,陆续有人进入。云启资本的代表穿着深灰西装,进门就和光影传媒的人低声交谈,语气熟稔得不像临时联盟;锐视集团派来的竟是一个从未露面的年轻女主管,简历显示她半年前才入职,负责“品牌联动策划”。可亚瑟查过企业公开资料,此人此前并无影视从业经历,倒是在某家公关公司参与过三次负面舆情反转操作。
第27章竞争对手的联合打压
这些人本不该出现在艺术审评环节。
九点五十五分,艾迪到了。她穿一件藏青色长裙,发丝整齐挽起,妆容精致得像是刚从发布会现场赶来。她走进来时,全场安静了一瞬。高跟鞋踩在地板上的节奏精准得如同节拍器,每一步都带着掌控全场的气场。她在主位坐下,目光扫过一圈,最后落在亚瑟身上,停留不到一秒,便移开。
但那一眼,足够让他捕捉到一丝异样——她的左手无名指轻轻蹭过婚戒,动作细微,却重复了三次。这是她紧张时的习惯。
会议开始。
投影播放的是最新剪辑版《镜渊》前三集粗剪片段。画面流畅,节奏紧凑,配乐恢弘,表面看几乎无可挑剔。但亚瑟很快察觉不对劲——原本由他团队提供的社会心理分析模型、角色行为动机推演、观众情绪曲线预测等全部被剔除。取而代之的是几段新增的商业广告植入镜头,生硬地穿插在关键剧情中:主角在逃亡途中停下喝了一口功能饮料;反派在密谋时手持某款智能手表查看消息;甚至连一场生死对决的背景墙上,都挂着一幅明显过度曝光的品牌海报。
“这个改动是谁批准的?”他问。
没人回答。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火影:大筒木的宝可梦培育屋 深渊骑士团:我的团员都是问题儿童 市长秘书求我我反手举报 天命逐星 带着绿茶好孕系统穿七零 琉璃诺前传 狐狸室友总喊我老婆[重生] 竹马他不是直的 我在永夜打造庇护所 总裁他脑子有病 前锋 穿越笑傲,一统江湖 重生姜子牙:开局封神系统 恶女一笑,将军折腰 这剧情不对 完美世界:重瞳开天,羽化登仙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官场大秘:没事你找秘书干嘛! 前夫哥非要和我炒CP 错爱搭子后,程总跪求复婚悔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