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三藏中文网>龙蛇再起:开局掀我棺材板 > 第3章 洪武大帝太子朱标(第2页)

第3章 洪武大帝太子朱标(第2页)

九年后(1364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吴王,册立年仅九岁的朱标为世子,储君之位初定。

又四年(1368年),应天府龙蟠虎踞,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同年,徐达、常遇春率领北伐大军,势如破竹,直捣元大都,元顺帝仓皇北遁。

蒙元百年统治终结,汉家衣冠重归华夏!

枝枝叶叶离现金光,晃晃朗朗照四方,江东岸上光明起,谈空说偈有真王!

洪武大帝朱元璋,这位出身布衣的雄主,完成了自南向北的统一大业,其传奇经历,足以彪炳千古。

洪武三年(1370年),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朱元璋论功行赏,大封功臣宿将。李善长、徐达等六人封国公,汤和等二十八人封侯,与国同休。

同时,册封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的刘伯温为大明国师。刘伯温拒不受封,但朱元璋强行将其国师之名安于其上。刘伯温不喜朝野之风,长期远走山川,堪舆中原。

封赏完毕,朱元璋的目光投向了未来。他于奉天殿正式册立年已十五的朱标为皇太子,明确其国本地位,昭告天下。

自此,培养这位继承人,成了洪武大帝心中与治理天下同等重要的头等大事。

“标儿!”批阅完奏章的朱元璋,常在深夜将太子叫到御书房,指着堆积如山的卷宗:

“你看看这些,都是从百姓身上来的。咱当年饿肚子的时候,那些官吏可曾管过咱的死活?如今咱坐了天下,你将来也要坐这天下,就万万不能忘了本!要居安思危,要恤民为本!骄奢淫逸,那是取祸之道!”

他不仅言传,更请来宋濂、方孝孺等宿儒大德,为太子开经筵,讲授圣贤之道。

朱标天性仁厚,在儒风沐浴下愈发温润,却也并非一味柔善。他亲眼见过父皇如何以雷霆手段整肃吏治,如何乾纲独断安定天下,那份铁腕与严苛,也深深烙印在他心中。

于是,一种独特的治国理念在他身上渐渐成型:对民施仁政,对政持刚骨,既有儒者的宽和,亦有帝王的决断。

这般“外王内圣”的气度,不仅让朝中文武暗自点头,就连要求严苛的洪武大帝,看着日渐成熟的儿子,眼中也满是欣慰与期许。

为给太子铺路,朱元璋煞费苦心。他不止一次在朝堂上强调“太子,天下之本也”,为朱标树立权威。他还亲自为朱标选定了太子妃——开国猛将常遇春之女。

这不仅是门当户对的联姻,更是将淮西勋贵集团与储君紧密绑定。随后,又命常遇春的妻弟、悍将蓝玉等宿将时常出入东宫,名为辅佐,实则是在为太子培植军中势力,确保未来江山稳固。

蓝玉曾公开表示“我与太子是骨肉至亲”,足见军功集团对朱标的支持。

洪武十年(1377年)起,朱元璋命太子朱标参与监国理政,每日早朝,太子便坐镇文华殿,“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逐步熟悉行政流程。

朱标参与政务期间,处理奏章井井有条,展现出务实与公允。他主张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对此,朱元璋看在眼里,不仅不加干涉,反而放手让太子施为,给予了他极大的信任与决策空间。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动了迁都关中的念头,便派太子朱标亲赴陕西考察。

朱标不辞辛劳,遍访州县,深入田间地头,与地方官吏、耆老、百姓细谈,既为迁都搜集第一手资料,也实地体察了西北民情,为日后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归来后,他呈上的详尽报告与独到见解,更让朱元璋龙颜大悦。

此后,朱元璋又多次委派朱标巡视各地,安抚军民。

太子所至之处,无不展现其仁厚宽和之风,加之其日渐显露的治国才干,朝野上下,无不交口称赞。文武百官视之为理想的未来君主,就连市井百姓,也传颂着这位储君的贤明,“完美太子”的声望,日益深入人心。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的手办成精了!  重生蓦然回首  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嫡女风华药香天下  第四天灾从不相信钢铁洪流!  巅峰人生路  重生七零做恶女,抛夫弃子嫁军长  星际娇软雌性,被六S大佬强绑定  异变之乱世  我的变强方式:专搞校花心态!  贵族男校的笨蛋书呆子  前男友嫌我抠,成神豪后你哭啥?  道与碳基猴子饲养守则  斗罗:王冬儿重生,成武魂殿团宠  刚飞升就重生?  重生1998:投行女王的逆袭  四合院:从列车员开始进部  气运烽烟:乱世执掌山河鼎  花好越圆  长生千年,缔造万世大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武侠小说一二看书网33言情网开心小说网随梦小说随梦小说网青帝文学网要看网奇书网书香小说网TXT小说网寻书书眼看书小说网眼看书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