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三藏中文网>禅观与净土 > 第4集观照篇(第3页)

第4集观照篇(第3页)

所以结论:“切莫把五欲尘劳枉自迷。”其实我们追求感受,你最好有一个观念:就是世间的快乐感受,你都要付出代价,都要代价。娑婆世界的快乐,没有一个不需要付出代价。

你看那个天台智者大师说,这个快乐啊:“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失时怀忧恼,一切无乐时。”荣耀的快乐的感受要出现,你必须要“求”,这个是娑婆世界最大的问题。一旦要追求,问题就来了。你看极乐世界的快乐,你不要求,自然皆生快乐。凡是要追求的快乐,就有问题了。

第一个过程很辛苦。因为你想快乐,别人也想快乐,那大家就各凭本事,就竞争了,所以你一开始追求,是有辛苦和压力的。第二个,得到以后,你高枕无忧吗?也未必!因为“得时多怖畏”。你有这种不安全感。第三个,“失时怀忧恼。”凡是求来的东西一定会失掉。因为它本来就不是你的,

所以最后失掉的时候,你就很痛苦了。一个人本来就没有,也就没事,你得到以后再失去,那这个是非常痛苦的。

所以说,你不管是追求过程、享受过程跟失去的过程,你都付出了辛苦、怖畏、忧恼的代价。所以这种感受的追求是带有过失的。

那么这个就是对快乐的追求,一个色身,一个感受。我们慢慢先种下一个这样的观照。

第4集《禅观与净土》(观照篇)

(三)观心无常

我们看第三,观心无常。

这个心可不是真如的清净心,真如清净心是没有相。这个心是带有相状的心,带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心,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妄想,它是有一种相状在攀缘。

好,我们把它念一遍。

迷却真常,缘气纷纭集一腔,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过未无踪,现在原长往;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

好,这个地方,我们先谈谈妄想的来源。

“迷却真常,缘气纷纭集一腔”,我们也是一念的妄动,真如不守自性以后,一念的攀缘纷纭的扰动,才形成了所谓的一种虚妄的想象。也就是说我们心中本来没有相状,那么一念妄动以后,就有相状了。

有这个相状,本来也没事,但是你想去主宰这个相状,这个问题就来了。我们有一种追求成功的相状,追求富贵的相状,追求美好的相状,人生本来是应该有相状来引导,但是问题出在哪里呢?你想主宰它,你没有一种随缘的心态,你想要去主宰这个相状,轮回的力量就启动了,所以我们现在不是把相状去掉,而是把那个主宰性去掉。

怎么观呢?看蕅益大师的说法。

“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这个相状是由外境的刺激而来,你把这个前尘的外境拿掉,你心中的相状就没有。也就是说这个相状,离开外境没有自体。佛法讲有自体跟没有自体,它的意思就是说,自在跟不自在这个相状。《楞严经》的意思就是说,这个相状是外境刺激你,你才有的。这个相状你千万不要主宰它,因为你说了不算,它受业力的主导。凡是外境给你的相状,你最好是随缘一点。如果这个相状是你自己如理思惟产生的愿力,比方说,我要求生净土,我对极乐世界产生一种愿景,这也是一种相状,这个你可以主导。你的心,自己透过如理思惟,智慧观照产生的相状,这个跟业力没有关系,这个你可以去主宰它,可以去要求,去追求。

我们今天所要破的就是外境的刺激给你的相状。因为它离彼前尘相,你这个相状的分别功能就消失了,离尘无体。也就是说这个相状你是很被动的,当外境有你才有,当外境消失你就没有了。所以它深深受外力的主导,不是你说了算,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这个一般人,尤其是中年人很喜欢打妄想,我们总是觉得打妄想可以让事情变得更好。你看我们事情还没有结果出来,我们就不断打妄想,希望这个结果照我们的妄想走,结果是“终归罔象”。事情的结果,它有它的个人的业力,跟众生的业力,它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你这个妄想是白打了。所以你打妄想是没有意义的,你只有增加你的颠倒执着而已。就是说事情会变好,它就会变好;事情会变坏,它就会变坏,跟你的妄想毫无关系。

“过未无踪,现在原长往。”这个妄想过去了,它觅之了不可得,未来的也不可得,现在的妄想也不断地生灭。所以这个过去妄想、现在妄想、未来妄想,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通通是不可得。

所以,我们结论:“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唯识学有一个观念叫唯识无义,只要是外境给你的妄想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心中的想象力有两块:只要是外境刺激你的,这个妄想对你来说一点帮助都没有。人家赞美你,你产生一个高兴的想象,毫无意义;人家刺激你,你产生一种瞋恚的相状,也毫无意义。

有意义的相状,我们到了下一堂课,对净土的皈依,对名号功德的皈依,我们怎么去想象名号的功德,想象净土的庄严,这个就非常好了。这个相状你要好好地运用,因为这个相状它有增上的力量。

但是凡是外境给你的相状,你千万不要碰。不是让你不要打妄想,而是你不要去主宰它。知道有妄想来,知道它走就好,知道就好。你一主宰它,你的人生就很复杂了。本来是一个释放的业力,你一主宰,你的妄想,又牵动其他的业力,这个就会产生一种相续的业力了。

所以,我们再强调一点:修行不是要你不打妄想,而是你不要去主宰你的妄想,把它放掉,它自己会消失掉,放掉你的妄想就可以了,所以,“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你不要用那种剎那剎那生灭的妄想去主宰它,你一主宰,就创造轮回力量了,这人生问题就复杂了。

好,这是第一个,放弃心中妄想的主宰!

(四)观法无我

第二个,对法的主宰。前面讲内心,这个是对外境,心以外的境的主宰。就是心中以外的外境人事因缘的主宰也要放弃。

好,我们来看看这个偈颂。

藏性周圆,循业随心法法全;和合因缘舛,戏论须排遣;外道枉纠缠,盲无慧眼;妙有真空,觅我同阳燄;切莫把十界依他作本然。

那么外境是怎么来的呢?藏性周圆,蕅益大师也是会归到一念的清净心。我们清净心本来就圆满具足,其实不需要妄想,我们就可以活得很好,不需要主宰,就可以活得很好。因为这些外境都是业力跟妄想的结合,才有各式各样的外境出现。

这个外境到底它是和合或者因缘,都是错谬的戏论。这个和合指的是外道和合的思想;这个因缘指的是小乘的因缘观。这个和合跟因缘的思想,都是错误的。

外道对于这个外境的产生、和合,它偏重在常见。就是人死了还是人,猪死了还是猪,一种自性执;小乘的因缘观是缘生缘灭,它落入一种断灭见,人死如灯灭,这种断灭的思想。所以不管外道的和合观、小乘的因缘观,这些都应该要放弃。

我们对一切法正确地观察,是妙有真空,真空妙有。这个是“觅我同阳燄”,一切法是缘起而性空,性空缘起的,不能去主宰。所以,我们不要把十法界的业力所变现的这种差别的人事因缘,想要去主宰。福报特别大的人,往往会犯这种主宰的毛病。福报大的人善业力特别强,他可能主宰自己的妄想,他也可能主宰外境的人事。为什么呢?因为福报大的人,他有自在力。

他想买一个东西,我想买一个电视机,电视机就出现了;他要买一个房子,房子就出现了。那么他长时间在受用一切万法的时候,他有自在力,他就产生错觉,他以为自己能够去主宰外境,他不知道这个外境之所以有自在力,是因为他的善业还在,是善业力来主宰,他不知道。等到福报享尽的时候,他就完了!不是你能够主宰外境,那是因为你有善业力,那是业力在主宰,你还有资粮。你资粮用完的时候,你看看你还可以主宰吗?所以外境是不能主宰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抠搜只能娶男妻  觉醒废武魂,我即战神  金雀花与荆棘鸟  八零药香:辣妻手撕极品暴富养大佬  不是五代目!是补习斑优秀毕业生!  梦娇萝  被校花契约后,我成了百变战力天花板  斗罗:武魂殿圣女,武魂岩王帝君  我在棺材铺里给人送葬的那些年  重生千禧,我在愿望副本当老板  逆乱仙道众生,我当无敌  人在魔卡,策反知世  方宅十余亩[系统]  宝可梦:从大嘴娃开始  忍界称霸后,还差一个王后  弹幕成真!恶雌被五个兽夫团宠  漫威世界的唯一玩家  重生后我靠空间门玩遍世界  武圣从铁裆功开始  赛博御兽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武侠小说一二看书网33言情网开心小说网随梦小说随梦小说网青帝文学网要看网奇书网书香小说网TXT小说网寻书书眼看书小说网眼看书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