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L】是的,从光文过世那年看当时的情况,两名辅政大臣很像,有点一主一次的意思。这可能就是蔡祜胜过其他选手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楼主】也就是说,在光文看来,作为诸葛丞相学生的姜维,反而不如钜平侯更符合接任者的身份,于是在选定了孔明为辅政大臣,重启丞相名称之后,又买了第二份保险,选了钜平侯?刚好他也确实有这个本事,所以有了这个破格提拔?
【71L】对,我是这么觉得的。
【72L】+1,这个说法是最说得通的。
【楼主】那感觉也没必要啊,诸葛丞相这个人,我看他的传我都累得慌,绝对的高精力人群,而且他当了十年的顾命大臣,病逝的时候康帝都成年好久了,也亲政了,为什么非要加个钜平侯?(挠头)
【74L】……
【75L】楼主,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你是站在后世的角度看的!!!从当时的角度来说,六十四岁已经是高寿了,没法确定能活多少年的!
【76L】是的,而且在光文病重,决定委任辅政大臣前的半年,刚好还发生了一件要紧的事情——陆议去世了。
虽然陆议在建安初年的时候年纪很小,还在做曹家兄弟的陪读,虽然他入仕之后,朝廷的医疗体系已经完善了,包括对朝臣的年度体检制度,但是谁也没想到,他会突然因为疾病对上高反就过世啊……
【77L】唉,感觉陆伯言的死对饼饼的影响非常大。他已经送走了许多自己的朝臣,送走了自己的兄弟,但一个看好的需要主持他死后局面的股肱,突然一下折在了这个时候,他必须重新调整战略,做好二手准备。
虽然说宗室子弟一直在接受他的审视,康帝继位的年纪不算大也不算小,没出现什么十岁小皇帝或者四十年太子的情况,但是不到最后一刻,谁都说不上来会不会还有别的意外。
【78L】相当于他在决定由孔明和叔子全权辅佐新君的时候,已经在考虑一个问题了,万一倒下了一个孔明,还有一个相似的人能稳住局面。这就是皇帝最冷静的决断。
【79L】别说了,说得人有点想哭了。我真的很讨厌生离死别,如果时间能一直定格在建安初年,所有人都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多好。
【80L】结果饼饼一直对得起臣子的信任,从来没有糊涂,却要这么清醒地把自己的元从一个个送走,还要做好这么理智的安排。
就算知道孔明活到了七十四岁,蔡祜也在十年间飞速成长,康帝也确实是最合适的接班人,但是就是好难受啊呜呜呜呜。
【81L】不许呜呜呜!你呜得我也想哭了。
【82L】前面那个质疑钜平侯的你给我滚出来,我非要再跟你掰扯掰扯饼饼到底有没有晚年昏聩,我眼睛疼,但是提得动刀!!
人呢,出来!
【83L】我跟你说,你今天不打出光文帝就是最好的皇帝,是和朝臣和大汉善始善终的皇帝我跟你没玩。
【84L】别呜了别呜了,顺便插一句,我觉得钜平侯做得最好的还有一件事,就是他那个政宣能力,真是深受蔡师的影响,把季汉精神宣传得非常到位,用来稳固光文过世之后的民间动荡。这个影响力一直持续到汉末,乱世之中还有人去哭河东碑。
【85L】是的是的,而且也得夸夸诸葛丞相的,他就完全没考虑过打压这个更年轻的后辈,而是交替轮岗,确保自己能干得更久一点。饼饼真的是选了两个很好很好的主持大局的人。
【86L】姜维、陆抗、曹叡、杜预他们也是好臣子,在康帝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87L】从来都是真心换真心的,陛下相信他们能做到,他们也回了一份答卷。
【88L】不行了,我又想到了博物馆展出的那两把剑,我都不敢想,在康帝把他们两个的塑像摆入光文的宗庙里,把天子亲赐的剑也放进去的时候,他们能不能在地下把剑还给陛下,说他们做到了。
【89L】肯定能的。
【90L】能能能,一定能!!
【91L】饼饼肯定会感到很欣慰的。
【92L】可惜我们隔了这么多年,没法看到当时百姓的议论,感觉应该也会让人听着很满足。
【93L】总之,这就是季汉的魅力啊,是我们饼饼大王的魅力!
【94L】+1!!!
……
【106L】哎呦我服了,我正这儿复制得高兴呢,顺手去看了一眼,那个胡扯八道的家伙跑路销号了。
【107L】……
【楼主】……没事,这说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愚蠢的人只能跑路。
【楼主】好!我决定了,再去一次洛阳的博物馆,这次带着你们的解答,再看一次建安尾声的权力交接。
【作者有话说】
这章交代了一点皇位过渡的事情,嘿嘿,评论区没出现过吧。晚点还有一章论坛体番外嗷。
(*)蝴蝶了一下羊祜的出生年龄,把他按照和姐姐一起出生算了,也就是历史上的公元214年。因为跟母亲姓,所以叫蔡祜。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重启76:开局拒绝村花,转身娶她闺蜜 娇养贺教授后,我在七零年躺赢 盐系学姐只对我甜 恋爱脑就能变强 迪迦:最强反派,从拿捏居间惠开始 魂穿异世嘎嘎乱杀 美食内卷:古代厨娘修炼手册 全寝室都成了狗狗 游戏内测时他即为神[无限] 美艳妻子离婚后 乡村命师 古龙群侠:古往今来一大厨 夫人,你重新喜欢上我了吗(GL) 墨策逆世重回 怀了校草竹马的崽后跑路了 不劳无获 重生之狼崽子 穿越之回家旅程 后来,无关风月无关你 科举:农家子的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