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三藏中文网>带着农场下凡尘 > 第32节(第2页)

第32节(第2页)

不过他却根据于洪高养了观赏红鲤鱼来推断,京城周边百分百有人专门培育鲤鱼。

作为古代最常见的观赏鱼,金鲤和红鲤不仅达官贵人家常有,就是乡间的乡绅家都常见。

当然,稻田养鱼肯定不能养观赏鱼。

但既然有人培育观赏鱼,那花点钱让养殖户侍候几条河里打捞上来,一肚子鱼卵的大鲤鱼并不难。

甚至听于福说,有鱼户会人工取卵培育鱼苗,对一些常见的病害也很有经验。

而这也是石仲魁选了鲤鱼,没选草鱼的原因。

虽然草鱼更容易养,可第一次试验,要的是成功率。

好在鲤鱼也是出了名的耐寒、耐碱、耐缺氧,水深不够时它也能活,而且荤素都吃,插秧一个星期后,就能放养。

不期望十亩能投放十几万条鱼苗,也不期望十亩地能收获几千斤的鱼。

能有7、8百斤就谢天谢地了,不仅能抵消了鱼苗和人工的投入,还能有10多两银子的额外收入。

最关键的还是粮食增产。

不过为了试验的成功率,把十亩田的鱼沟挖了一米宽,四十公分深,等于浪费了大概330平米,大致半亩地,也就是5%的土地。

但石仲魁很有信心,在这个一亩地才产2、300斤的年代,想增产3、50斤谷物应该不难。

无非是精细化耕作和看护。

而古人为了粮食,不少庄户那是没事就去田地上查看一番,更别说自己只需要花点馒头,就会有人24小时看护了。

6天时间很快过去,鱼沟挖好之后,石仲魁基本上就不用插手。

一心期待着空间里的桃子成熟,闲暇时白天复习四书五经,画符、修炼神行之术,晚上则修炼长春功代替睡觉。

而且种地这种事,对于在这个农庄生活了一辈子,甚至几辈子的庄户来说,种地就是本能。

不过等到正式插秧时,还是让他深刻的明白了化肥的作用。

没记错的话,现代种稻子,根据稻种的不同,行距一般都是20到30厘米左右。

但自己看到的却是至少40厘米以上的间距,不用说,肯定是土地本身的肥力,只能满足这个间距,不过这对养鱼反而有利。

而且按照于福的说法,缮国公府这片靠近沟渠的土地,还全都是上好的肥田。

难怪亩产300斤以上的土地,价格就的20两银子以上,其他的下田或者坡地,5、7两银子一亩都常有。

不过,要是能引水来灌溉,下田也能慢慢变上田。

第45章工部官上门

即便是缮国公府的庄户,也不是人人都能使用铁制的农具,挖鱼沟时,石仲魁就见过上百人中有7、80个人使用的都是木质锄头和铲子等农具。

生产力低下,才是古代粮食产量低的主要原因,而这就不是某一个人能短时间内解决的问题了。

5月初,稻子已经插秧了一个星期后,在农庄里读书、修炼10来天的石仲魁,忽然听顺儿说,于洪高正在试验田那边。

等带着人来到地头没想到除了于洪高父子俩和石光珠之外,周围居然还站着至少30个身着景袍的乡绅和一百多个随从。

甚至绿袍官服的从六品于洪高身边,还有1个同样绿袍,和两个红袍五品以上的官员在。

越过人群看到一个红袍官身边,站着贾琏和贾宝玉,石仲魁一猜就知道这人肯定是贾政。

另外一个大概率也是工部的官员。

果然,等石仲魁靠近之后,于洪高一番介绍之下,除了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贾政外,另外一个则是正五品的工部屯田司的郎中高永民。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热潮与冰川[校园1V2]  难以抑制【兄妹骨科】  咦!犯罪系统还能这么用?  宠上眉梢  成为敌国郡主后  摆烂后我继承了千兆家产  今天我的怨种上司搞事了吗  伪像报告  男主死了很多年  秩序之外(骨科 1V1)  七十年代美滋滋  硬骨头  小寡妇今日重振妻纲了吗  风投:我能预知未来  顶级alpha又被E俘获了  残缺的宝贝  闪婚,总裁大叔狂撩失忆娇妻  良缘  七十年代猴赛雷  难倷心动[先婚后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武侠小说一二看书网33言情网开心小说网随梦小说随梦小说网青帝文学网要看网奇书网书香小说网TXT小说网寻书书眼看书小说网眼看书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