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给朱高炽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挪用老爷子从内承运库里掏出来的那八十万两。
紧接着就是太子妃、太孙、皇帝三连击,朱高炽只能坐在那里默默的安慰自已,罢了,罢了,好歹是少了八十万的窟窿了。
可是……剩下那一百二十万呢?
看出朱高炽还是一副“我完了我完了这么多钱怎么办啊我完了”
的表情,朱瞻基到底还是有点心软了,毕竟十六年的父子感情在那儿放着呢。
“爹,要不然,我去跟爷爷说说,我结婚稍微简朴……”
嘶……刚才是谁说的“那是爷爷给我的钱”
?朱高炽瞪着朱瞻基,指了指他,最终只能摆手叹气:“算了吧,我刚才也就是那么随口一说,你那大婚的钱,我哪敢真的去挪用?你以为你结婚就像老百姓一样简单?我告诉你,你是太孙,是大明未来的皇上,你娶回来的媳妇,那是未来的皇后。”
大胖子又习惯性的开始背着手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所以,你大婚的事儿,那不是家事,那是国事!”
说完这些话,朱高炽继续背着手来回转悠,越转越愁,越愁越想念夏元吉。
夏元吉这会儿干嘛呢?
诏狱里最好的那牢房里,户部尚书夏元吉还在处理文书。
要说这朱棣也是真够可以,因为永乐十一年的时候夏元吉上书反对北伐,被朱棣一怒之下投入诏狱,一直关到现在。
历史上的夏元吉也因为劝阻朱棣北伐被投入诏狱,不过那是永乐二十年的事儿。
这条时间线里,很多事都发生了改变,大概就是因为朱瞻基这只小蝴蝶。
话说回来,朱棣把人家关到诏狱里,又没有免去人家的官职,每天户部的各种文书还照样往夏元吉面前送,愣生生把个诏狱变成了大明户部驻北镇抚司诏狱办事处,尚书夏大人亲自担任办事处主任。
得,居牢办公。
此刻,夏元吉也是愁眉不展,因为他在户部刚给他送来的本年财政预算里发现另一个重大问题。
太孙大婚之后修缮宫殿的钱,哪去了?
难道太孙大婚以后,要带着三个媳妇继续住在东宫里?按照洪武爷制定的规矩,皇室男子十五岁以后就可以请封、领俸禄,这就默认就算成年了。
成年以后,就要搬离父母身边独立居住了。
太孙现在已经十六岁了,还和太子爷一起住在东宫,本身就是不合规矩了。
好好好,就算是太孙临近大婚,打算大婚以后再搬到独立居所——那户部是不是得给太孙预备好修缮宫殿的钱?难道打算随便找个宫殿给太孙夫妇搬进去?
不过夏元吉为这件事发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猜不透皇上的态度。
皇上有多看重这位太孙,夏元吉是一清二楚的,为什么户部的预算折子里出现这么大的纰漏,皇上却没有指出来?难道皇上默许太孙大婚后不需要专门设置宫殿,就打算随便找个地方安置下去就可以了?
夏元吉为这件事琢磨了一个多时辰,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词儿来。
迁都!
皇上的意思,若太孙婚后在应天修缮宫殿,近期迁都后可能废弃,造成浪费。
夏元吉从桌子上成堆的文书里翻找出北京建造宫殿的费用清单来,这些清单他没有细看,此刻却开始一张一张的仔细查阅。
“宫殿修缮款项转拨北京紫禁城东华门外新邸,以备太孙大婚后北迁之用。”
夏元吉捧着一张文书,仔细看完了文书上的每一个字。
这份文书是去年皇上北征凯旋后送来的。
因当时户部忙于核算军费,所以这份文书被归入“北京宫殿营造”
大类,并没有单独标注这是“太孙新邸”
。
再加上款项直接混入最终花费总账,导致夏元吉直到现在才发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龙隐7号 重生70:断亲后囤满空间去下乡 穿越60的我开局带八个葫芦娃 说好成团出道,你当兵混成将军? 让你上军校,你内卷成将军了? 退役两年后,军官系统激活了? 刚大学毕业,你就肩扛麦穗了? 四合院:傻柱弟弟,坑禽兽上大学 重生60年代,嫂子送来毛熊老婆 疯了吧!你管这叫炊事兵? 正义狙击:祁同伟的复仇之路 八零军婚,真千金带崽随军啦 军旅:当兵两年,你族谱单开一页 一道治安疏,怎么就成为儒道魁首 假少爷被逼回农村,知青姐姐倒贴 穿越四合院,我想说了算 四合院:全家逃荒四九城 重生60年代纵横北境 飞行员:我真没开挂! 二百多分报军校,我被录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