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十三年的正月初一,按照惯例,这一天作为一年之始,朝廷会举行隆重的“正旦大朝会”
,这也是大明最重要的礼仪活动之一。
按照流程,皇帝要在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贺,文武百官、宗室亲王、外国使节按品级依次向皇帝行叩拜礼,献贺表,高呼“万岁”
。
朝贺后,皇帝赐宴群臣,宴席有严格等级规制,体现君臣秩序。
因为郑和下西洋的原因,这一天还有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地使节携贡品朝贺,彰显大明天朝上国的威仪。
这一天,民间也要张灯结彩、燃放爆竹,官府组织舞龙舞狮、杂耍等表演,民间百姓穿新衣、祭祖、拜年。
对于朱高炽来说,进入永乐十三年,也代表着太孙大婚的日期已经逐渐临近了。
可是,今年朝廷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朱棣打算继续北征草原,耗费的军资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就算今年不用兵,但辽东、宣府、大同边防军队的粮饷、军械、战马补给仍需大量资金。
哎呦,还有长城,部分段落也得修缮加固。
迁都的事儿也得放上日程来,得加速修建宫殿、坛庙、官署等设施,也得耗费巨资。
迁都前还得储备足够粮食,避免新都物资短缺。
得确保江南漕粮顺利运至北京,需维护会通河及沿岸仓储。
贵州、云南等地土司时有叛乱,朝廷还得预留经费。
《永乐大典》是修完了,可仍有抄录、校勘等后续开支。
郑和快回来了,按照以往的经验,肯定有随船一起返回大明的各国使节,朝廷还需要准备赏赐给这些国家的财物,还不能太便宜。
而且,还得预备郑和下一次出发,建造、维修宝船、采购瓷器丝绸等赏赐物资、招募水手官兵,耗费巨大。
还有沿海的卫所,要防御倭寇,浙江、福建等地水师维护,又得掏钱。
对了,还有各地藩王按例领取俸禄和赏赐,皇上对追随其起兵的将领和文臣的定期封赏。
还有长陵的修建,辽东、西北的军屯和民屯,交趾布政使司的驻军,应天大报恩寺的修建,武当山宫观群的修建,宫廷用度……
朱高炽真想拉着户部上下所有官员,先劫了诏狱把夏元吉捞出来,然后带着所有人浩浩荡荡杀向皇宫,然后义无反顾的吊死在奉天殿门口。
大胖挂第一个,户部尚书夏元吉挂第二个,户部侍郎郭资挂第三个。
这会儿来是能来上一阵风,大胖胖估计吹不动,夏元吉和郭资这俩人,那肯定是随风飘荡,简直就是大明版的晴天娃娃呀。
啧啧,美矣~
……
因为这会儿还是休沐,朝廷也没有大朝会,只有值班的官员在处理紧急的文书。
经过几天加班加点,好歹是把今年的财政预算大致给汇总出来了。
先是收入,户部预计今年国家财政收入大概在一千八百万两左右。
支出……
朱高炽连续做了几个深呼吸,然后颤颤巍巍的手翻开今年预计支出的那个折子……
两千两百多万两!
是不是我打开的姿势不对?
朱高炽合上折子,祈祷是刚才眼花了看错了,然后闭上眼睛才敢小心翼翼的打开折子,又慢腾腾的睁开眼看了一眼那个数字。
得,还是两千两百多万。
这事儿爱他娘的谁干就谁来干吧,爷是没那本事,四五百万的窟窿,东宫上下捎带上他这个太子爷,全变卖了也凑不齐这些银子。
差个一百来万的,朱高炽还能想办法挪对挪对。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正义狙击:祁同伟的复仇之路 四合院:傻柱弟弟,坑禽兽上大学 说好成团出道,你当兵混成将军? 重生60年代,嫂子送来毛熊老婆 四合院:全家逃荒四九城 重生60年代纵横北境 重生70:断亲后囤满空间去下乡 二百多分报军校,我被录取了! 飞行员:我真没开挂! 八零军婚,真千金带崽随军啦 穿越四合院,我想说了算 让你上军校,你内卷成将军了? 疯了吧!你管这叫炊事兵? 穿越60的我开局带八个葫芦娃 刚大学毕业,你就肩扛麦穗了? 退役两年后,军官系统激活了? 一道治安疏,怎么就成为儒道魁首 假少爷被逼回农村,知青姐姐倒贴 军旅:当兵两年,你族谱单开一页 龙隐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