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又问:“她自己是观音,为什么要念自己的佛号呢?”
佛印回答道:“那是因为求人不如求己呀!”
求人不如求己的另一层意思是,自己就是最好的老师,就是一切智慧的源泉,不需向外追求。
佛印对生活领悟得很透彻,“一动不如一静”,心思躁动,就不容易把事情道理想得清楚明白,“既来之,则安之”,冷静下来,将周遭环境、前后因果掌握个确实,能够随遇而安就不会做出错误判断。
求人不如求己,也是很重要的生活哲学与生活态度。的确,生活的丰盛与否,全靠你能否主动地活用智慧,是否愿意积极投入;你事业上的成功,全凭你的努力和奋斗;家庭美满与否,全看你是否真心付出,用爱经营;想要有多少朋友和知己,则要看你的诚恳和真挚;想要得到幸福美满的人生,自己就必须拿出真心和努力。
主动找寻出自己最合适的位置与角色,不要苦等别人的安排;既然决定了,就不再三心二意,冷静发挥百分之百的力量,终究能引出别人百分之百的回应。
我们想要的人生,真的就掌握在我们手中,就看我们如何去经营。
4凡事要有主见
元朝大臣、著名的理学家许衡,小时候曾经跟着一群小朋友到荒郊野外去追逐、游玩。大家都玩得很疯狂,由于正值大热天,不久就觉得口渴,这个时候,刚好看见路旁有一棵梨树,于是,大家便又争相前去抢食梨子。当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口水直流的时候,忽然发现只有许衡安安静静地坐在树下,并没有参加抢梨大战。有人就很纳闷地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梨子,他却淡淡地回答说:“不是自家的东西,不能随便摘。”许衡这么说,大家都不以为然,直觉得扫兴,还纷纷回嘴说:“现在是什么时期?兵荒马乱,很多人家死的死、逃的逃,这只不过是一棵没有主人的梨树而已,为什么不能摘来吃?不吃白不吃,未免太傻了吧!”
许衡有点恼怒,立刻一本正经地回答说:“这棵梨树或许真的没有主人,可是我们的心,难道也没有个主吗?一定要随心所欲偷吃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吗?”
许衡小小年纪,讲出这番老成、难懂的话,不要说那班小朋友听得莫名其妙,即使成年人听到了,也要嗤之以鼻。结局,当然是大家把他当做怪物,一哄而散,不理他了。
“心有定见”是维持一个人格调的一项很重要的因素。一般人都只有“成见”,而少有“定见”,所以难有吸引人的“特质”。当然,“定见”若只是偏见与固执己见,那必然也不会讨人喜欢。
“定见”来自自身对生命意义的思索与定调,如何为人生的轨迹定下坐标,对自己从何处来,往何处去?要什么,不要什么?都有一定的看法。这样的人生,或许无关好坏,却容易显现非凡的特色。
许衡从小即有如此深刻的“哲学思维”倾向,难怪长大后能够成就大学问,名留青史。
心中有主,走在人生的路途,就比较可能有为有守,显现刚强壮丽的生命情调。心中无主,则较容易随着外在环境与自身的欲望流动,显现出焦躁不安的生命情调,或许外表看似刚强,事实上内心的世界却脆弱不堪!
5不要等待别人解决你的痛苦
有一只兀鹰,猛烈地啄着村夫的双脚,将他的靴子和袜子撕成碎片后,便狠狠地啃起村夫的双脚来了。
这时有一位绅士经过,看见村夫如此鲜血淋漓地忍受痛苦,不禁驻足问他:“为什么要受兀鹰啄食呢?”
村夫回答:“我没有办法啊。这只兀鹰刚开始袭击我的时候,我曾经试图赶走它,但是它太顽强了,几乎抓伤我脸颊,因此我宁愿牺牲双脚。呵,我的脚差不多被撕成碎屑了,真可怕!”
绅士说:“你只要一枪就可以结束它的生命呀。”
村夫听了,尖声叫嚷:“真的吗?那么你助我一臂之力好吗?”
绅士回答:“我很乐意,可是我得去拿枪,你还能支撑一会儿吗?”
在剧痛中呻吟的村夫,强忍着撕扯的痛苦说:“无论如何,我会忍下去的。”
于是绅士飞快地跑去拿枪。但就在绅士转身的瞬间,兀鹰突然拔身冲起,在空中把身子向后拉得远远的,以便获得更大的冲力,如同一根标枪般,把它的利喙刺向村夫的喉头,深深插入。村夫终于等不及地扑死在地了。死前稍感安慰的是,兀鹰也因太过费力,倒毙在村夫的血泊里。
不要等待别人解决你的痛苦,只要愿意,你可以超越它,枪毙你的痛苦。你是你自己命运的主人,抱怨和忍耐都是徒劳的。只要你想摆脱,一定是有方法的,只是你没有找到罢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一本书教你做足人情 大齐好男人 末世降临:我的异能竟是系统 悲喜裸婚 经理就要这样当 归来无敌,一脚踩爆龙王 每天读点心理学 爱恨两茫茫 末世囤货:开局绑定领主系统! 昊的苍穹 做聪明人 办精明事 轮回之世:无尽的莫比乌斯 孕八个月,丈夫逼我用脐带血救初恋的女儿 把事办到心坎上:天衣无缝的办事技巧和策略 曾国藩做人,胡雪岩做事 濒死之际,霍总跪求我原谅 牢墙内的巴勒斯坦 恣言 10分钟聊出好人缘 靠人不如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