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暗示表明自己的好恶
暗示有两种,一种是正的暗示,譬如有两个小孩子在一起,一个是诚实的,另一个是喜欢说谎的,你要对那个诚实的小孩子嘉许,奖励他,使那个说谎的小孩子感动,走上诚实之道。还有一种是反的暗示,譬如你的小孩子跑来报告你一件事时,你要信任他,不要说:”真的吗,你不要骗我呀。”如果你这样说,在小孩子的心灵上,就种下一个说谎的种子,以为说谎原可以骗的。我们必须应用正的暗示去感动小孩子,不要用反的暗示去刺激小孩子说谎的动机。
以身作则去做诚实的事,不要在小孩子的面前说谎
我们知道小孩子的模仿性最大。耳濡目染,都会效仿的。要孩子不说谎,最重要的是自己首先不说谎。一个外国朋友和中国人一起看电视的时候,电视上的爸爸对只有两三岁的儿子说:“宝宝快点把饭吃完,吃完了爸爸就带你去动物园看老虎。真的,爸爸不骗你。”外国朋友不解地问:”你们中国人说话为什么总爱强调‘我不骗你’,是不是你们老是对孩子说谎,所以才爱这么强调自己‘不骗你’或‘是真的’?”这个外国同事言中一个事实:爸妈常不说真话,孩子也跟着学而不说真话,结果是互不信任。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给孩子树立一个诚实的好榜样。既然打针是痛的,就不要骗孩子说“打针不痛的,真的不痛的,宝宝乖乖地让护士姐姐给你打吧”。这样的话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针一扎下去,宝宝马上就会痛得大哭大叫起来。因此,这时爸妈倒不如对宝宝说些怜惜的话,并鼓励他以后注意多穿衣服,就不会生病了。
一个母亲要打牌,不想招待客人,嘱咐他的小孩子说:”如果有客人来,你就说妈妈不在家。”等客人来了,小孩子便照着母亲的话说谎了:”妈妈不在家。”这是一种不好的榜样,很容易使小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他既可照母亲的话去欺骗客人,自然他就可以照自己的意思去欺骗别人,甚至是自己的母亲。因此我们要做好的榜样,坏的榜样千万不要做。
让撒谎的孩子体验被欺骗的感觉
简6岁的时候,妹妹萨利只有3岁。简想赚点钱,买些好吃的,于是,她们去拜访邻居.打算以25美分的价格为他们打扫房子。
一位邻居把这事告诉了母亲。母亲问简为什么要那样做,简不假思索地否认了:“我们并没有做这件事,他胡说。”母亲没有想到她的女儿竟然会撒谎,大为震惊,并狠狠地教训了她们一顿。
然后母亲开始做年餐。当孩子们大口地咀嚼着三明治时,母亲问:”今天下午你们愿意去看电影吗?”
“当然愿意!”姐妹俩马上穿戴整齐。然而到了车站,突然,母亲说出了一句令她们非常惊讶的话:“孩子们,今天不去看电影了。”孩子们气坏了:“什么意思?妈妈,你说过要去看电影的!”母亲停下来,搂着她们,轻声解释说,这就是被谎言欺骗的感觉。
“说真话是非常重要的。”母亲说,“我刚才对你们撒谎,感觉糟透了,我不愿意再撒谎,也相信你们也不愿意再撒谎了,明白吗?”
孩子们忽然明白了,于是向妈妈保证,知道错了,请求妈妈带她们去看电影。但是母亲坚定地告诉她们:“今天不会去了,但以后会去。”
那天,简和妹妹心情无比的失落和沉重。然而这件事给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时刻提醒着她,谎言会给别人带来伤害,因为她亲身经历过。
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诚实的孩子也许会吃亏,也许会受骗,但绝不能让孩子因此远离诚实,这就如同走路有可能摔得鼻青脸肿,你却不能终生躺在床上一样。因此,对孩子的诚实,父母必须给予热情的赏识和鼓励,赏识他们战胜了自己,鼓励他们继续坚持诚实。
小测试:
诚实是一个人分辨是非的内在声音,是道德的关键所在,是每个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所拥有的美德之一。那么你的孩子到底有多诚实呢?
以下句子描述的是有良知、诚实的孩子们经常表现出来的行为。为了评估你孩子在诚实方面的情况,在每句句子后面的横线上写上您认为最能代表孩子目前水平的数字,然后加上这些数字得出总分。
您的评分标准是:—贯为5分,经常为4分,有时为3分,偶尔为2分,从不为1分
1.敢于承认错误,并且会说对不起。——
2。能够认识自己的错误行为,并且能够客观地描述错误的原因。——
3.为人诚实,并且被长辈认为言而有信。——
4.很少需要师长告诫或提醒怎么正确行事。——
5.能够预先认识到自己不妥当行为的后果。——
6.犯了错误,能接受批评,并且不会将问题推卸给别人。——
7.对自己错误或是不妥当的行动感到羞愧或内疚。——
8.知道应该正确行事,而且在别人不让这么做的压力之下坚持做。——
9.如果造成身体上或感情上的伤害,能设法弥补。——
10.知道如何将错误的行动改变为正确的行动。——
总分——
结论:
40—50分之间:你的孩子在诚实这个方面是挺不错的。
30—40分之间:如果孩子的诚实度可以进一步提高,他将受益终身。
20—30分之间:孩子在诚信方面有潜在的问题。可能身为家长的你,要反省与调整一下你的教育方式了。
10—20分之间:孩子存在潜在的诚信危险,应该考虑得到相应的教育帮助了。
家长备忘录:
教育孩子诚实,光讲道理不行,要有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父母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几要几不要”的具体要求,比如不拿人家的东西、不讲假话、不编瞎话、不说大话、不谎报成绩等等。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顶级瘾诱 玉蛋功 妄想开后宫的小男人 老公生活费减少后 孩子,你要懂得保护自己 用对时间做对事 天天修炼天天强,我在末世当卷王 初恋不育,老公献出我孩子 财富背后的传奇 淡定——幸福人生的修心课 儿子被欺,烈属下跪求公道 魅力女人的8堂幸福课 爸妈欠账,我成为抵债货物 成功是熬出来的 找回四分之三的自己 重生后我不再劝姐姐减肥 电话销售28堂实战训练课 读懂婚姻 亿婿 好妈妈不生气不赌气:与孩子沟通的8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