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最终赢得了这次选举。意外的灾难并没有使他绝望,相反,让他更加坚强地站了起来。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生总会遭遇到这样那样的不如意。无常是生命的真理,是事实,是我们逃避不了的人生真相。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的:有白天就有黑夜,有好就有坏,有对就有错,有生就有死,有天堂就有地狱。因此,不必害怕无常,迎接它令人欢喜的一面,也接受它使人痛苦的另一面。从无常中学习和成长,我们的人生会更加圆满。
不去追求十全十美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月亮圆缺转换,明暗轮回,这是自然界的运转规律,不可更改。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达官贵族们腰缠万贯但却不一定幸福,普通百姓生活清贫却能享受平平淡淡的幸福,谁能说哪一种生活一定是美好的呢?人世间,凡事都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苦有乐,没有十全十美。
美国心理学家伯恩斯博士曾经做过一项调查,他向150名每年收入1万至15万美元的推销员提了一系列问题。他从他们的回答中发现,这些人之中约有40%的人是属于追求绝对完美的人。可以预料的是,这40%的人所受的压力比其余那些不追求完美的人要大得多。但他们的成就是否因此就更大呢?
事实是恰恰相反。这些追求完美的人在生活中因为经常感到焦虑和沮丧,便把这种坏情绪带到了工作和生活中,影响了他们工作的成绩,最终结果往往与他们追求的完美大相径庭。实际上,追求完美的人由于经常遭遇到挫折和压力,自然就降低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工作效果。
伯恩斯博士所说的“追求完美”,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有些人以争取高水准为乐,他们要求的是合理的卓越表现,目标是让自己不断提升和进步,在遭遇失败的时候也能泰然处之、一笑而过。这种积极拼搏的心态是健康的追求,并不是“追求完美”。所谓“追求完美”是强迫自己努力达到不可能的目标,并且完全用成就来衡量自己的价值。结果,他们便变得极度害怕失败,既感到自己不断受到鞭策,同时又对自己的成就不满意。事实证明,强逼自己追求完美不但有碍健康,会引发像沮丧、焦虑、紧张等情绪不安的症状,而且在工作效果、人际关系、自尊心等方面也会招致失败。
为什么追求完美的人特别容易情绪不安?为什么他们的工作效果会受到损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以一种不正确和不合逻辑的态度看人生。
追求完美的人最普遍的错误想法,就是认为不完美便毫无价值。比如说,一个每科成绩取得甲等的学生,由于在一次考试中有一科拿了乙等成绩,就大感沮丧,认为那就是失败。这类想法导致追求完美的人害怕犯错,而一旦犯错后又作出过度的反应。
在普通人的心里,某件事情我这次做错了,下回努力做好就行了。但在追求完美的人心中,他们认为自己犯的错误会一再重复,觉得“我永远都不能把这件事做对”。追求完美的人不会自问能从错误中学到什么,而只是自怨自艾,说:“我真不该犯这样的错,我绝不能再犯了!”这种自责态度导致他们产生一种受挫和内疚的感觉,反而会使他们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人世间没有绝对的完美,所谓的完美是指人对自我不断超越的过程。不断追求自我超越,就是创造完美。这就像海明威所说的:“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优于过去的自己。”我们在努力要求自己做好的时候,要注意不能过于苛求。这并不是说我们要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而是说完美是相对的,没有必要吹毛求疵。
葛雷哥莱·拜特森曾经讲过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那是多年前他与女儿之间的对话,我们来看其中的一小段:
有一天,女儿走到他面前,问了一个问题:“爸爸,为什么你的东西总是很容易便弄乱了呢?”
拜特森便问道:“乖女儿,你这个‘乱’字是什么意思?”
女儿说道:“你知道吗?那是指没有摆整齐。看看我的书桌,东西都没在一定的位置,这不叫作‘乱’叫什么?昨天晚上,我花了不少时间才把它重新摆整齐,可你这么快就把它弄乱了,总是不能保持很久。所以,我说东西很容易便弄乱了。”
拜特森听完就告诉女儿说:“什么叫做整齐,你摆给我看看。”
于是,女儿便开始动手整理,把书桌上的东西都归位,然后说道:“请看,现在它不是整齐了吗?可是它没法保持多久。”
拜特森又再问她:“如果我把你的水彩盒往这里移动一二英寸,你觉得怎么样呢?”
女儿回答说:“不好,这么做书桌又弄乱了,你最好让桌面‘规规矩矩’的,不要出现那些‘脱线’情形。”
随之,拜特森又问道:“如果我把铅笔从这儿移到那儿呢?”
“你又把桌面弄乱了。”女儿回答道。
“如果我把这本书打开呢?”他继续问道。
“那也叫做乱。”女儿再答道。
拜特森这时微笑着对女儿说道:“乖女儿,不是东西很容易弄乱,而是你心里对于乱的定义太多了,但对于整齐的定义却只有一个。”
有一个人,他是一家名列财经杂志500强企业的高级职员,年薪150万美元。在公司里他很受领导器重,和下属们相处得也很愉快,很多年轻的小伙子更是将他看成自己的榜样。他在家里跟老婆及5个孩子也很亲密,至于健康状况更没问题,他甚至还是一位长跑健将。在一般人的眼中,他的人生应该是集幸福与成功于一体了。可是,在有人问他是否觉得自己是个成功者时,他回答得很严肃,答案让大家都吃了一惊:“不是。”随后,又有人问他:“你觉得要怎样才算是个成功者呢?”
以下这些就是他认为“成功”的条件:他的年薪必须有300万美元(当时他的年薪是150万美元,另外还包括200万美元的红利,只不过他不把这个列在年薪里);他的体重不能超过正常的8%(当时他是9%);对于孩子他不能感到不耐烦(别忘了他有5个孩子,每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
各位可以想一想,像同时有这么苛刻且没有道理的标准,请问你有多大的把握能让他觉得自己是个成功者?就算他真的做到了,你认为他会觉得自己成功了吗?
缺憾也是一种美丽
人生没有绝对的完美,而且是永远有缺憾的。是,有缺憾并不是一种悲哀,相反,这是一种难得的幸福。上帝赋予这种缺憾,就一定有他的意义。但不幸的是,许多人面对自己的缺憾总是不能坦然。他们不断地寻找办法强加掩饰,甚至为了掩饰缺憾而错失人生中的美丽风景。有这样一个童话故事:
国王有七个女儿,这七位美丽的公主是国王的骄傲。她们那乌黑亮丽的长发更是远近皆知。所以,国王送给她们每人一百个漂亮的发夹。
有一天早上,大公主醒来,一如往常地用发夹整理她的秀发,却发现少了一个发夹。于是,她偷偷地到了二公主的房里,拿走了一个发夹。二公主发现少了一个发夹,便到三公主房里拿走一个发夹。三公主发现少了一个发夹,也偷偷地拿走四公主的一个发夹。四公主如法炮制拿走了五公主的发夹。五公主一样拿走六公主的发夹。六公主只好拿走七公主的发夹。
于是,七公主的发夹只剩下九十九个。隔天,邻国英俊的王子忽然来到皇宫,他对国王说:“昨天我养的百灵鸟叼回了一个发夹,我想这一定是属于公主们的,而这也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不晓得是哪位公主掉了发夹?”公主们听到了这件事,都在心里想说:“是我掉的,是我掉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较量:中国历史上的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 赢在便利—便利店成功经营的88个密码 中国民俗文化大观 生活中必知的130个心理学常识 宽心的智慧舍得的艺术 渠道战争 天变:中国历代宫廷政变全景 地球探秘 中国历代政治演进 像老板一样工作 没背景你也配练气? 人性的优点(精编版) 民俗诡事簿 这辈子只能这样活吗 中国择吉文化 好好活着 善待生命 每天一堂正能量 博弈的智慧 这样做女人最命好 环境与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