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三藏中文网>史记品读 > 第3章 舞台的主角(第2页)

第3章 舞台的主角(第2页)

尉缭说:“以秦国的军事力量,诸侯就好比郡县的首脑,各个击破很容易。但危险的是他们联合起来,就像韩、赵、魏三家联合灭了晋国一样。只要诸侯国不联合,秦国就能打垮他们。”

秦王嬴政又问:“如何才能不让他们联合?”

尉缭说:“钱,只要大王肯花钱。用大量的钱去收买各诸侯国的大臣,使他们充当秦国的耳目,破坏诸侯国之间的联合。我估计三十万金就够了,等到列国被灭,这些钱最终还是大王的,只不过交给别人代为保管罢了。”

秦王大喜,当即交给尉缭三十万金,让他充当外交经费,开展“金元”外交。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后人亦言,岂止鬼推磨,有钱亦能使磨推鬼。秦国一方面对东方六国搞“大棒”政策,有一方面又坚决执行尉缭的“金元”外交。这种“大棒”加“金元”的方略,一方面从军事上削弱了各诸侯国,另一方面又从内部瓦解了诸侯国的统治层。

击赵灭韩

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秦国大将桓齮进攻赵国的平阳(今河南临漳县西),秦军大胜,斩杀赵军达十万之众。次年年初,桓齮率秦军东出上党,翻过太行山绕到赵国的后方,大破赵军,赵军大将扈辄被杀。秦军占领了赵国的平阳、宜安(今河北葶城西南)。接着,秦军直逼赵国都城邯郸,令赵国朝野为之惊恐。

赵王迁为了抵御秦军的进攻,调在北部防御匈奴人的名将李牧南下,统率赵军抗秦。李牧率边兵入卫,并于邯郸守军会合,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垒。李牧深知秦军新到,兵力精锐,士气高昂,未可轻易交战,故而采用了“疲敌”战术。他命赵军修筑防御工事,挖深壕沟,不论秦军如何叫阵引诱,都拒不出战。

桓齮命将士们在阵前叫骂了几天,赵军阵上连个人影也没有,可一旦秦军朝防御工事前进,必定迎来一阵箭雨,除了丢下几具尸体外,对赵军无可奈何。桓齮深知速战速决的道理,遂决定用引蛇出洞之计,将赵军引出壁垒,然后在运动中寻机歼灭。因此亲率主力进攻肥下(今河北晋州西),赵军将领赵葱建议救援肥下,李牧识破了桓齮的计谋,对赵葱说:“敌攻而我救,是致于人,此乃兵家大忌”,因此没有出兵救援。李牧认为秦军进攻肥下,其本部大营必然兵力薄弱,可趁虚而入。

图61

事实果如李牧所料,秦军主力去肥下后,留守大营的兵力并不多,又加上赵军多日来只防不打,因此防范更加疏忽。赵军在李牧的指挥下,一举拿下秦军大营,缴获了全部的辎重和粮草。李牧认为桓齮必然回军救援,因此在秦军必经之路的正面部署了一支部队阻敌,而将精锐兵力部署在两翼。不久,桓齮就率领秦军与正面的赵军接战,两翼赵军一起夹击,战斗异常惨烈,秦军几乎全军覆没,仅桓齮率数骑突围,因秦国律法严苛,桓齮不敢回国,畏罪逃往燕国。此战中,李牧化被动为主动,不断调动秦军,使秦军疲于奔命,最终惨败。

秦王政十五年(前232年),秦军第三次大举进攻赵国。秦军以王翦为统帅,具体的军事部署是兵分两路,南路从平阳出发,渡过漳水,威胁赵国都城邯郸;北路由太原夺取狼孟(今山西阳曲)后东进番吾(今河北磁县境内),像一把利刃直刺邯郸后背。尽管秦军大举出动,但赵王迁却并未那么慌乱,因为他手中有一张王牌——李牧。不过,赵国的境况并不乐观,当时赵国刚经历了一场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饿殍遍野,人心浮动。此时,只有胜利才能稳住民心,否则赵国随时有灭亡之险。赵王迁虽然是个庸主,但也明白战事不可持久的道理,要求李牧尽可能快的击败秦军,收复失地。

李牧深知赵国需要一场胜利,只有一场大胜利才能挽救这个岌岌可危的国家。因秦军两路进击,故而李牧决定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术,他先集中优势兵力对付番吾一线的秦军,将秦军引诱到一片开阔地上,然后利用赵军的精锐骑兵绞杀,秦军不胜,最后退出赵国。李牧立即调兵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行进到漳河。漳河沿线的秦军听到番吾秦军的败局,不战而退,上党等地的秦军也都撤走,未与赵军接战。李牧对秦国的两次反击,歼灭秦军达十万之众,但赵军也死伤惨重。以至于在番吾之战后,赵军已无力再追击歼灭秦军,只能看着秦军退却。

秦王政十六年(前231年),秦国要求韩国割地,否则就攻韩。韩王安为求得苟延残喘,将南阳地区(今河南境内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的地区)割让给秦国。同年九月,秦王嬴政任命内史腾(名叫腾的首都市市长)为南阳地区的长官,率兵去接收该地。但是,秦国并不因韩国割地而买账。次年,内史腾忽然率兵南下,渡过黄河进攻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新郑),城池很快被击破,韩王安成了俘虏。不久韩国全境被占领,韩国灭亡。秦国在韩之故地设置颍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市)。秦国居然将一个诸侯大国灭掉,在诸侯中的震动可想而知。且韩国有“天下中枢”之名,一旦被灭,就好像在列国之间插了一把刀子,形势大为不妙。

反间亡赵

秦灭韩的时候赵国发生了大饥荒,秦国趁赵国民心浮动,决定用兵。秦王政十八年(前229年),秦军兵分南北两路进攻赵国。其中,大将王翦从上地(今陕西北部)出兵,羌瘣从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出兵,杨端和从河内(今河南新乡一带)出兵,对邯郸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赵王迁命李牧与司马尚率兵抵御秦军的攻势,李牧仍然采用高筑营垒,寻机剪灭秦军的战术。秦军屡次进攻赵军的营垒,都劳而无功,令大将王翦十分无奈。秦王深知赵王迁庸碌无能,且多疑猜忌,其宠臣郭开更是贪财好利、嫉贤妒能。故而,秦国一面派人到李牧大营假意谈和,同时派间谍到赵国收买郭开,并散布谣言,说李牧私自与秦军媾和,欲瓜分代郡。郭开果然在赵王面前诋毁李牧,赵王命赵葱、颜聚二人取代李牧、司马尚为将。李牧拒绝交出兵权,结果被杀,司马尚也被罢黜。李牧与司马尚经营边兵多年,与其部下有良好的关系,骤然统帅被杀,顿时人心涣散,这支精锐的部队由此不堪作战。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三月,秦军在王翦的指挥下猛攻赵军,赵军大将赵葱被杀,颜聚惧战逃跑。当年十月,王翦,羌瘣攻破邯郸,赵王迁成为阶下囚。赵国公子嘉率领宗族以部分部队逃往代(今河北蔚县四北),自立为王,建立代国,与毗连的燕国联军抗秦。至此,赵国灭亡,秦国在赵国地盘上设置邯郸郡。

秦王嬴政听说攻下邯郸,亲自到来受降。受降仪式倒罢了,不过是一个过场。最重要的是完成一个心愿——雪耻,他将少年时代在邯郸的街坊邻居全部集中起来,凡是与其他们有纠纷和摩擦的全部活埋。嬴政的睚眦必报由此可窥豹斑。

强势破燕

赵国公子嘉逃到代地,秦军一路追击到易水(今河北易县南)。燕国朝野听闻敌军压境,一片惊慌。太子丹的老师鞠武主张西面与代国联兵,南面与齐楚结盟,背面与匈奴通好,共同对付秦国。太子丹却认为历年来诸侯之间勾心斗角,且被秦国收买,很难再组织起有效的联盟。因此,决定采用“斩首行动”,派荆轲去刺杀秦王。后来,刺杀失败,秦王派王翦和辛胜大举进攻燕国。燕、代联军在易水之西列阵阻击秦军,两军经过惨烈的搏杀后秦军占上风,燕代联军最终失败。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秦军又增派兵力攻燕,秦军大将王翦击破燕国都城蓟(今北京西南),燕王喜和太子丹率领宗室贵族在王宫精锐部队的保护下逃往辽东(今辽宁辽阳)。秦国青年将领李信轻骑追击,一直追到衍水(今辽宁浑河),再次击败太子丹所率的军队,王宫精锐主力几乎被全歼。燕王喜杀掉太子丹,做为与秦国和谈的条件,却被拒绝。不过,秦王嬴政认为燕赵残余势力以不足为虑,故而放燕王喜一马,将注意力转向了魏国。

水攻灭魏

在攻破燕国,占据北方大片土地的同时,秦王嬴政命老将王翦之子王贲南下进攻楚国,夺取了楚国北部(今河南南部)的十几座城池,对楚国惧而不前,从而避免了秦军两线作战。在秦国担任要职的楚国公子熊启(即昌平君)反对进攻楚国,被流放到楚国的故都郢(当时已被秦国占领)。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进攻楚国的王贲突然掉头进攻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大梁城是一座坚固的城池,不但城墙高墙体厚,城外的护城河深而宽阔,城池周围还建立了一些互为依托的军事据点,充当大梁的卫星城。此外,大梁城地处平原,周围河汊纵横,水网密布,形成了有效的防御,对敌军的骑兵尤其有阻遏功能。战国以来,各诸侯国的军队曾多次杀到大梁城下,无不在此铩羽而归。

图62

王贲命秦军强攻大梁,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城墙下到处是秦军的尸体,护城河里也漂满了秦军的尸体,但大梁城却纹丝不动。这让王贲十分懊恼,他决定从外围开始扫清大梁,对哪些军事据点一一拔除,最终使大梁成为一座孤城,原来被魏军控制的小河汊也都落入秦军手中。

王贲望着巍峨的大梁城,城楼上魏军的刀剑闪烁着寒光,斜飞向天的城楼檐角挂着一勾残月。他行走在夜晚的大梁城下,身后跟着几个亲兵,苦思破城良策。护城河中的水哗哗的流淌,月光如一片烂银。他盯着水面,忽然心生一计,急忙向别处的河汊走去,走着走着忽然哈哈大笑。

次日,王贲命令将流向大梁城的小河流与黄河、鸿沟水挖通,并在上游修筑了高高的堤坝,等水涨的快漫过堤坝的时候,王贲一声令下堤坝被掘开,水流呼啸着奔腾向大梁城的方向。数日后,大梁城就变成了水乡泽国。魏王假自恃城墙坚固,依托有力防御工事继续顽抗。大水整整泡了三个月,大梁城的城墙发生垮塌,魏王假不得不出城投降。秦国在魏国设立砀郡,并继续东进,占据魏国的全部土地。

疲敌灭楚

在破燕灭魏的同时,秦军也在为灭楚做准备。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秦王政命大将李信和蒙武率领20万大军兵分两路,开往楚国。次年,李信进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西北),蒙武进军寝城(今河南沈丘东南),均取得胜利,并在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会师。

早在秦王政准备讨伐楚国时,曾经咨询过诸将,为灭楚需要多少军队,老将王翦认为需要60万,而李信则认为只要20万就够了。李信曾经千里追袭燕太子丹,取得大胜,深的秦王政赏识。与之一比较,秦王政认为王翦毕竟老了,没有年轻人那么强势。因此便不用王翦,而用李信为此次灭楚的主帅。

李信和蒙武开始一直取胜,对楚军产生了轻敌心里,殊不知楚军的主力大军一直尾随秦军,时间长达三昼夜秦军居然未觉察。楚军大将项燕尾随秦军,最终发现战机,趁秦军属于防范,发起突然进攻。秦军两座营垒被攻破,7名都尉被杀,李信率领残兵狂逃而去。秦王政对没有听王翦的话非常痛心,亲自到王翦府上去道歉,并重新请他出来担任统帅。

王翦认为楚国虽然衰弱,但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兵源征召容易,仍然不失大国局面。要进攻楚国,仍然需要60万军队。秦王政为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秣,并对他的要求悉数答应,王翦这才答应挂帅。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和蒙武率领60万大军出发了,攻占平舆后,楚国君臣果然在全国范围内征兵,项燕率领着大量军队准备与秦军会战。但王翦却没有给项燕作战的机会,他命士兵们修筑防御工事,挖掘款二审的壕沟,以此防守。似乎他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来防御的。实际上,王翦的战术和赵国名将李牧的战术如出一辙,都是坚壁自守,避敌精锐,寻找战机伺机歼灭敌人。

楚军与秦军对峙,靡费大量的粮草,因而寻求速战速决。而秦军拥有不断的后勤补给,并不急于决战。王翦终日与士兵们同吃同睡,加强战术训练,进行各种战斗模拟演习。楚军与秦军相持日久,后勤逐渐跟不上,只好向东撤军。王翦获得楚军东撤的情报,立即号令全军,并挑选最精锐的部队全力追击楚军,最终在蕲(今安徽宿州东南)赶上激战,楚军大败。秦军势如破竹,长驱直入,攻克了沿途的很多城市。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领的大军继续向楚国腹地进攻,最终攻破楚国都城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楚王负刍被俘,楚国灭亡。项燕扶持昌平君为楚王,但这个新政权不久就被秦军击灭,昌平君死去,项燕自杀。秦国在楚国的土地上设置九江郡、长河郡、会稽郡三个郡。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灭楚后,秦军在大将王贲的率领下进攻辽东,燕王喜被俘,燕国彻底灭亡。赵公子嘉也被击破,代国灭亡。至此,燕赵残余势力全部被肃清。秦国在燕国土地上设置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等四郡。

不战灭齐

会当战国末期,以齐国最富、秦国最强、楚国最大,也就是说齐、秦、楚三国都有可能担当起统一华夏的重任。但是齐宣王时期齐国举措失当,导致后来的济西战败。那是前318年,燕国国君姬哙试图让位于丞相子之,结果造成国内大乱。齐宣王趁机干涉燕国内政,在50天内就拿下燕都蓟,杀掉燕王哙和子之,差点将燕国灭掉。可惜齐军在燕国大肆抢掠,导致燕国民众反抗,各诸侯国也准备出兵救燕,齐军不得不撤出燕国。后来,太子平即位为王,即燕昭王。

燕昭王痛定思痛,广招贤人,积极改革内政,准备报仇。前301年齐宣王病死,齐湣王即位。湣王是一位好大喜功,又骄横的君主,他南面进攻宋国,抢夺楚国的地盘,西面进攻韩、赵、魏,与三晋争利,到处树敌。燕国一直都想讨伐齐国,但齐国经济发达,国力雄厚,燕国无力单独对抗。后来,大将乐毅提出联合秦、楚、韩、赵、魏五国,一起讨伐齐国。燕昭王当即采纳乐毅的建议,和上述五国积极开展外交关系。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世界古代文明与科技  把老爹送上女帝龙床,请叫我太子  昼夜边界  宿敌就是宿敌啊!谁喊妻子谁是狗  遗失的宝藏  哦,这该死的缘  不要用我的爱来伤害我  混元时空大陆  绑定仙农空间:我选择回村种田  缅战兵王:从救小姨子开始  专注力:有效管理时间的关键  历史名人之谜  订婚找前任,我娶千金总裁你哭啥  远古生物  爱上你等于爱上寂寞  奇趣自然  万神鼎  万人迷直男,疯批各个心怀不轨  向心公转  刺猬恋上仙人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武侠小说一二看书网33言情网开心小说网随梦小说随梦小说网青帝文学网要看网奇书网书香小说网TXT小说网寻书书眼看书小说网眼看书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