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三藏中文网>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 > 第59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2页)

第59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2页)

宁野见他二人几乎透明,来了还没说过几句话,决定让他俩多说说,“你们说说,这么大一块地,若是你们来种植,要多少人?”

“唔……”

牛富贵不善言辞,他在隆三耳畔耳语了几句,便托隆三代为发言。

“回宁校长的话,方才路过的田地,我目测观之,大约有两百亩左右,以我和牛兄的家乡为例,一个成年男子大约也就能耕作三四十亩地而已,两百亩的话,最起码也需要五、六个壮年劳力,这还不算配合劳作的老人、妇女和稚子。”

“没错。确实如此。”

苏轼考察过地方,对此也是有经验的,他当即点头同意。

历史上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期间,就曾种地,他在《与章子厚》中说:“仆居东坡,作陂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

不过,咱们这儿的苏轼还没经历乌台诗案,其命运线或许也早已因为穿越而改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北宋水利学家郏亶所着的《吴中水利书》中对种地规模一事也有明确记载:“国朝之法,一夫之田为四十亩,出米四石。”

因此,多番对比下,隆三的描述大致准确。

唐宋小农,以一般农户2个壮年劳力,再配合老人、妇女、儿童劳力,50亩上下的土地,基本就是一户小农最佳经营规模。

“问这个问题很简单,在古代,种地需要那么多人,收割同样如此。刚才大家也看到了,那么大一块地,在我们现代也就两个人在负责收割,收割的机器叫收割机。”

“收割机?”

这个名字倒是很好理解,不需要宁野再做解释。

“这种收割机,正常作业,每小时也就是半个时辰,大约能收割8到15亩地,以每小时10亩来计算,2个人,20小时就能收完。”

“啊?”

刘据虽然没正儿八经种过地,但明显也被这速度给惊到了。

“那岂不是说,2个人,收割200亩地,通过收割机,最多也就两天的功夫?”

“对,如果是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或者轮式联合收割机,效率还能再提高,一天不到都有可能。”

宁野查了一下常见收割机类型及收割效率,补充说道。

“厉害,后人真是太厉害了。”

张世杰忍不住拍手叫好。

赵顼仿佛明白了宁野的意思,“宁弟,你的意思是,通过科学技术,可以大大提升种植和收割的效率,从而在短时间内种植更多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

“没错,有了现代科技,种植阶段,我们就可以用拖拉机翻耕、整地,不仅节省人力,而且加快速度,一天能完成的耕地面积,是古代的数十倍甚至更多。”

“我们还可以用播种机提升播种效率,甚至是用无人机播种和测绘,更科学地进行种植规划。”

“灌溉阶段,喷灌设备和滴灌设备,可以实现精细化的灌溉。”

“收割阶段,刚才有提到,有联合收割机、割晒机,收割效率大大提升,能确保粮食及时归仓,减少天气因素造成的损失。”

“这还只是效率方面,产量方面就更不用说了,不过我先问一下来自宋朝的诸位,你们那儿水稻亩产多少?”

新宋君臣由于南宋末年情况特殊,打仗较多,对具体的农活他们其实关注并不怎么多,基本插不上什么话。

秦汉因为生产力过于低下,再加上扶苏、刘据都没怎么种过地,也不好意思发言。

这话题,最终还是落到了北宋君臣身上。

“朕记得看过一封奏报,江南地区,水稻亩产大约在2石至3石之间。”

“嗯,不错。”

宁野笑了笑。

“那你知道,我们现在的杂交水稻,亩产是多少嘛?”

喜欢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请大家收藏:(。aiquwx。com)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惊!漂亮老婆竟是一只水豚  顶级A的Enigma又骄又野  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  小祖宗是马甲少女  死后丈夫不守节,再见他跪着求原谅  老爸二婚,我多了五个绝美姐姐  全民转职之我是个正经医师  你都重生了,还要吃软饭?  天骄战龙  我达奇也想当总统!  都市神皇的重生觉醒  每天一个帕鲁球,成为幻兽资本家  【综漫】我不是XXX  惊!穿回来后末日了  半个医士成皇帝  重生星际开机甲,双修天才就是我  全球修仙,开局氪成人界至尊  重生当明日方舟up主后开始成神  聊斋狐妖传  这个世界的迷宫花样太少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武侠小说一二看书网33言情网开心小说网随梦小说随梦小说网青帝文学网要看网奇书网书香小说网TXT小说网寻书书眼看书小说网眼看书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