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三藏中文网>卓越管理者处事之道 > 第六章 不偏不倚公正处事用好公平公正这把尺(第4页)

第六章 不偏不倚公正处事用好公平公正这把尺(第4页)

韩雪辞职了,在做了六年的电子工作之后,离开了自己喜爱的岗位。

“我没想到21世纪的今天,居然还存在男女有别的封建、保守思想。我们老板很少关心女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也极少给我们锻炼机会,升职加薪更是无从谈起。而对男员工则截然不同,领导会将有挑战性、锻炼性的机会留给他们,以便让其快速成长,成为公司的中流砥柱。那么我们工作那么久算什么?难道就是贪图安逸吗?”韩雪气愤地说。

原来韩雪所在的公司老板,对待员工不能一碗水端平,采取男女有别的管理政策。韩雪也算是老员工了,她工作兢兢业业,也取了不错的成绩。可是每次晋升的时候,领导都会把机会给了男同事,还告诉她说:“你做得不错,我们一直看在眼里,下次一定会考虑你,现在先让他们上去试试,你可以帮帮他们。”

韩雪热爱自己的工作,她总觉得只要自己努力,有一天,她会得到她应该得到的。可是她越等越看不到希望,而且看到了老板的“真实面目”。

从韩雪走后,很多姐妹也都陆续的离开了那个公司。“这是注定的结果”韩雪说。

在对待下属上,管理者要做一把“公平秤”,一碗水端平。对待下属只有以公平、公正为前提,才能不至于降低人格魅力,才能够笼络下属,树立自己的威信。

公正公平是管理之道,是管理者的首要道德规范。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公正地对待组织中的每一个员工,让他们树立这样一个信念:“在组织里,一切可信赖,一切都是公平的。”那么,你就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用人,绝对不能有私心

《吕氏春秋?去私》有这样的记载:

晋平公当朝时,南阳缺县令。晋平公问中军尉祁黄羊:“你看谁能当这个县官?”祁黄羊说:“解狐这个人不错,他当合适。”晋平公很吃惊,他问祁黄羊:“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为什么还要推荐他?”祁黄羊笑答道:“您问的是谁能当县官,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啊。”晋平公认为祁黄羊说得很对,就派解狐去南阳作县官。解狐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受到南阳百姓普遍好评。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里缺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祁黄羊说:“祁午能担当。”晋平公又觉得奇怪:“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说:“祁午确实是我的儿子,可您问的是谁能去当法官,而不是问他是不是我的儿子。”晋平公很满意祁黄羊的回答,于是又派祁午当了法官,后来祁午果然成了一名好法官。

祁黄羊在对待用人的问题上能够做到以“公”去“私”,难能可贵,值得当今企业管理者学习。

心公则平,其心如称,不偏轻重,则能公平衡德量才,实事求是地评估人,为用人提供正确的根据。如此则以用其人,有利于其人,有利于事业。如心私则偏,就会颠倒贤佞,以贤为佞,以佞为贤,不可能正确评估人,将为用人提供错误的根据,结党营私者往往如此而已,胡用不得其人,有害于事业。因此,管理者要想做到知人善任,就必须摆脱个人好恶,大胆起用与自己不同的人,这样的人也许正是公司所需要的。时装大王迪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时装业的佼佼者迪奥创办和经营其个人品牌服装公司已经几十年了,其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声明远扬。在他选择接任自己的首席设计师时,年轻人加里亚诺进入了他的视线,这个人有满脑子的奇异想法,追求新潮,个性十足。如果采用了他,正好可以给迪奥这个老品牌注入新鲜的活力,可以再在时装界掀起一股老坛新酒的风潮!可是加里亚诺是个典型的脾气乖张,不愿受束缚的人,恃才傲气,脾气暴躁,按理不应该是迪奥喜欢的人,但是迪奥并没有罢休,因为他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样的人,他知道加里亚诺很可能为公司带来新生,因此不计较个人好恶,大胆重用,表现了领导者的大度胸怀和睿智。

作为管理者要做到公平公正无私心。只有无私心才能一切以事业为重,不以个人好恶为标准,不徇私情,真正做到唯才是举、量才而用,选好人才,用好人才。

对一个管理者来说,用人要有长远的眼量,特别是对那些和自己有过冲突的人要公平对待,真正做到任人唯贤。正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不要计较一个人过去的缺点和过错,多一点包容和体谅,则多一份支持和力量。

IBM第二任总裁托马斯·约翰·沃森的儿子小沃森就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在小沃森做IBM总裁初期,与当时的第二把手柯克是死对头,当时在柯克手下有一批很有才能的人,这些人在他和小沃森的斗争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非常令小沃森头疼,其中伯肯斯托克即是其中一员。后来柯克去世,他在公司的势力随之瓦解,伯肯斯托克心想:柯克一死,小沃森肯定不会过他,与其被人赶走,不如主动辞职,闹个痛快。他直接走进小沃森的办公室,毫无顾忌地嚷道:“我没有什么盼头了,销售总经理的差事丢了,现在干着没人干的闲差”。他知道小沃森与他的父亲一样,脾气暴躁,也很要面子,假若哪位职工敢当面向他们发火,那么,其结果就不言而喻了。但奇怪的是小沃森非但没有生气还极力挽留。伯肯斯托克非常感动,不但留下来还比以前更用心的为公司办事。

事实证明,留下伯肯斯托克是正确的。伯肯斯托克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甚至比刚去世的柯克还精明能干。在促使IBM从事计算机生产方面,伯肯斯托克的贡献最大。当小沃森极力劝说老沃森及IBM其他高级负责人赶快投入计算机行业时,公司总部里支持者相当少,而伯肯斯托克全力支持他。伯肯斯托克对小沃森说:“打孔机注定要被淘汰,假定我们不觉醒,尽快研制电子计算机,IBM就要灭亡。”小沃森相信他说的话是对的。就这样小沃森联合了伯肯斯托克力量,为IBM立下汗马功劳。以至于后来小沃森在他的回忆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在柯克死后挽留伯肯斯托克,是我有史以来所采取的最出色的行动之一。”除了伯肯斯托克,小沃森后来还提拔了一批他并不喜欢,但却有真才实学的人,而这些人在以后的工作中都有不俗的表现,事实证明小沃森的做法非常有结果,IBM公司在他领导下的巨大发展即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选人用人时,最重要的一点是绝不可以有私心,必须完全以这个人是否适合那份工作为依据。“唯才是举”是管理者必须具有的胸怀和品德,哪怕你曾经讨厌过他,也不能因为个人的恩怨而影响公司的发展。

因此,管理者应该抛弃生活工作中的私心杂念和个人恩怨,营造一个宽松的用人、容人环境、团结一致,共谋发展,共商大局。

拋弃个人成见,用人唯才

管理者作为企业的领导,应该在企业内部倾力打造一个良好而又公平的用人平台,为真正的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管理者应该给予每个下属以公平的机会,下属能否被委以重任的因素取决于其才能及能否胜任,而非个人成见。

然而,在识人用人之时,有的管理者往往感情用事,看到某人的脾气和志趣与己相投,便不再注意这个人的其他方面,就把他当成人才。这样,往往会导致只有与领导情投意合者才被重用,以致出现像武则天的夏官尚书武三思所说:“凡与我为善者即为善人;与我恶者,即为恋人。”如果管理者都这样识人,势必会出现自己的“人才小圈子”,而埋没了很多为管理者所“不了解”的人才。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武故事》里记载这样一件事:

汉武帝到郎署见一老翁,白发苍苍,步履蹒跚,衣衫不整。武帝奇怪,一般郎官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而这位须鬓皆白为什么还当郎官呢?于是就问他:“公何时为郎,何其老也?”答曰:“臣姓颜名驷,江都人也,以文帝时为郎。”上问曰:“何其老而不遇也?”驷曰:“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听颜驷这么一说,武帝深为震惊,这么一位三朝为官的老者,就是因为碰不上皇帝所好,总也得不到提拔重用,干了大半辈子还是个郎官,这不是颜驷的过错,而是用人上的疏误,武帝考察了颜驷的才识,即任命他为会稽都尉,也就是会稽郡的军事首领。

管理者选贤用能,必须把个人的感情置之度外,抛开自己的好恶,以整体利益为重,以事实为根据,以实践为标准加以检验,如此才能选到真正的人才。

唐高宗时,大臣卢承庆负责对官员进行政绩考核。被考核人中有一名粮草督运官,一次在运粮途中突遇暴风,粮食几乎全被吹光了。卢承庆便给这个运粮官以“监运损粮考中下”的鉴定。谁知这位运粮官神态自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脚步轻盈地出了官府。卢承庆见此认为这位运粮官有雅量,马上将他召回,随后将评语改为“非力所能及考中中”。可是,这位运粮官仍然不喜不愧,也不感恩致谢。原来这位运粮官早先是在粮库混事儿的,对政绩毫不在意,做事本来就松懈涣散,恰好粮草督办缺一名主管,暂时将他做了替补。没想到卢承庆本人恰是感情用事之人,办事、为官没有原则,二人可谓“志趣、性格相投”。于是,卢承庆大笔一挥,又将评语改为“宠辱不惊考上”。卢公凭自己的观感和情绪,便将一名官员的鉴定评语从六等升为一等,实可谓随心所欲。

在当今社会中,有些企业管理者也犯了以感情上的偏好来识别人才、选拔人才的弊病:与自己感情好的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与自己感情、关系一般的,“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让那些有才干的人伤透了心,以致离企业而去。企业的凝聚力是靠人心换来的,人心散了,企业岂能有所发展事实上,以自己的偏好为标准来识别人才时,这种管理者大多心态不正,最根本的在于其为人做事没有原则,以感情用事,随心所欲。这样的管理者自觉不自觉地以志趣、爱好、脾气相投作为唯一的识才尺度,实际上,是一种把个人感情置于企业利益甚至社会利益之上的错误做法。

诸葛亮虽然是民间智慧的化身,但在用人方面也犯过错误。对于魏延,诸葛亮一直是抱有成见的。早在魏延投降刘备之初,诸葛亮与其初次相见时,就凭主观臆想给其扣上了一顶“脑后有反骨”的帽子,并恐吓“若生异心,我好歹取汝首级。”后来,蜀将陈式违军令被斩首时,诸葛亮又说:“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最后,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时,临终留下了所谓的锦囊妙计,将魏延杀死。其实,纵观魏延在蜀国的表现,不但没有造反之举动,反而屡屡冲锋陷阵,战功卓绝。魏延之过只不过是冒犯了诸葛亮的自负而已,即使以后真有反意也是诸葛亮的不信任所致。魏延的被杀使人才本来就匮乏的蜀国损失了一员上将,使蜀国国防少了一根顶梁柱,实在可惜得很!

管理者者识人,如果只看某一方面,往往会失之偏颇。诸葛亮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看到的只是魏延的“反”,却忽视了他的才,因此不能正确使用。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观念和思想,但是不能万事万物都按自己的心态来判断一切,观感一切,即不能抱有成见或者成心。因为抱着成见的人是无法对事物作出准确而客观的评判的。管理者要能拋弃个人成见,客观地对他人做出评价,即使情感上不喜欢,也决不以私害公、以私误公,而应看中对方的能力加以重用。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洪熙官太行歼恶霸3  洪熙官西江争雄记4  洪熙官苦战五羊城5  奥特同人:命运的冲击  我对疯批男主手拿把掐那些年  洪熙官太行歼恶霸1  谁说我喜欢他  仍年少  带着刀子精们,走救世主之路  星际奇遇记  出走五年,痴情竹马找了个替身  翌日纪元  虫洞旅行计划  狱出狂龙  太子读心,得知我想守寡后脸都绿了  独家限量  离婚后孕吐,前任现任都疯了  快穿:中二病是万人迷  重生七零:踹掉渣女频去高考  潘多拉的复仇(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武侠小说一二看书网33言情网开心小说网随梦小说随梦小说网青帝文学网要看网奇书网书香小说网TXT小说网寻书书眼看书小说网眼看书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