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三藏中文网>写本杂录(聚学文丛) > 施蛰存先生藏书四种(第1页)

施蛰存先生藏书四种(第1页)

早年在太原时,每见宋谋玚先生,多要提及施蛰存先生。宋先生总说,施先生中国文学修养太好了,各方面都通。20世纪80年代初,宋先生曾邀施先生来山西长治师专讲学,那时我在晋中师专编校刊,还不认识宋先生。宋先生和施先生旨趣相投,同历丁酉之难,后来成了好朋友。我在《黄河》杂志当编辑时,发宋先生文章多,联系很密,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

我读过施先生的部分小说,还有《唐诗百话》,是经常翻阅的书。施先生中西两面的文化修养如此之好,原因何在?除个人禀赋外,有时候很想知道他青年时代怎么读书,才会有那样的成绩。在他涉猎的范围,如文学、翻译、编辑、诗词、注释、金石等,今天的人,有一项就算很不错了,而施先生是样样都通。20世纪90年代末,有一段时间,《黄河》经常发丁酉难友的回忆文章。我知陆灏兄是施家常客,也曾动过托他约施先生写文的念头,但又想施先生年岁已高,不便轻易打扰,后来也就作罢了。但对施先生的敬意一刻也没有消失,很关注他的言动。施先生高龄去世后,看到有那么多人纪念他,心中感到非常欣慰。丁酉屈辱经历,已由时光和才学拂去,他内心是不是没有一点波澜,我们就很难知道了。以施先生的通达,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或许早已不在施先生心里了,他看得远、看得透彻,他早放过了他们!

2007年5月,得周宁兄关照,朱崇实校长破例,我到厦大中文系,教书数年后,投闲置散,经常在厦门旧书肆闲逛,有次在一堆虫蚀极重的旧书中翻检,忽见钤有“华亭施氏无相庵藏”“无相庵”“施蛰存”印的旧书,虽已残破且是常见易得之书,本想放弃,但想到这是施先生曾读过的书,福泽尚在,其中或有手批痕迹也未可知,虽无缘得见先生,但能与曾在施家的旧籍相遇,也算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吧!

回来检点,有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巢经巢遗诗》上下两册,钤“无相庵”朱文方印;五册中华书局影印“四部丛刊”本《楚辞集注》,钤“施蛰存”朱文方印;五册涵芬楼影印《广韵》,钤“华亭施氏无相庵藏”楷书长方朱印;一册晚清上海鸿文书局白纸石印《竹书纪年》《商君书》《文中子》《山海经》,原装或为两册,现合一册,前后已残破,但在《文中子》那一册封面下方,钤“华亭施氏无相庵藏”印。

“无相庵”是施先生早年用过的一个室名,后来还用“无相庵”印过笺谱,可见对这个室名的感情。“华亭施氏无相庵藏”印,偶然也曾见过。施先生是金石行家,据说他的印章多出邓散木、陈巨来之手,书中钤印,将来可作施先生藏印史料。几种旧书均是中国经典,可知施先生早年读书趣味和他的国学根基。

施先生旧书何以流落厦门?抗战爆发后,施先生离开上海来厦门教书,时在20世纪40年代初,当时厦门大学已迁长汀。过去读浦江清《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知浦江清去西南联大时,经过长汀看望老友林庚、施蛰存的旧事。施先生请他吃饭,一起出席校长萨本栋的宴会,参观图书馆,最后还到车站送行。这几种旧书,想是施先生随身携带的读物,离开厦门时未及带走或是借给朋友未还,流落在厦门,施先生或许早已忘记了。

旧书肆行规是不问来处,施先生在厦门过从最密的朋友是徐霞村,那些年,也曾见徐家旧书散出,未知施先生藏书是不是和徐家有关。虽是几种普通旧籍,但隔了近百年的岁月尘埃,还能重见天日,或可说是施先生与厦门剪不断的情感,一段可永续的美谈吧!

(原载《台港文学选刊》2022年第4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这个灯神有点痞  淡淡的心空  人在奥特:从海帕杰顿幼虫开始  女剑仙被灭门哭错坟,我爬出纠正  不是为了告别:一位上海作家的战癌札记  斗罗:开局满魂力,二小姐请冷静  重启春光  凝霜  乡村妙手小神医  清平乐  你曾是少年  穿书七十年代,过好自己的日子  红颜祭  乌云下的橘子树  我无法告白的理由  川北叙事  氪命就能提升境界?我直接速通成神!  当你说爱我的时候  重生甜疯了!我的同桌超级帅  石库门味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武侠小说一二看书网33言情网开心小说网随梦小说随梦小说网青帝文学网要看网奇书网书香小说网TXT小说网寻书书眼看书小说网眼看书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