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生长的方向。
阿明的父母正是因为没有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在阿明还处于培养兴趣的阶段,就强行施加高强度的训练,最终让阿明对绘画产生了厌恶,失去了成长的动力。而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也常常犯类似的错误
——
在孩子还没学会走路时,就强迫孩子学跑步;在孩子还没掌握基础知识时,就强迫孩子学奥数、背古诗。这种
“拔苗助长”
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到疲惫和压抑,最终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成为
“苗而不秀”
的牺牲品。
二、秀而不实:徒有其表的繁华
如果说
“苗而不秀”
是成长初期的遗憾,那么
“秀而不实”
就是成熟阶段的虚妄。在田野里,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一些禾苗长得格外茂盛,花穗硕大饱满,在阳光下泛着金黄的光泽,看起来一派丰收的景象。可等到收获的季节,农夫们满怀期待地收割时,却发现这些
“漂亮”
的稻穗里,只有寥寥几粒干瘪的谷粒,大部分都是空壳。这种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的禾苗,就是典型的
“秀而不实”。
在人类社会中,“秀而不实”
的现象更是随处可见。有的人声名显赫,顶着各种耀眼的头衔,却没有真正的学识和能力;有的作品看似华丽惊艳,获得了无数的赞誉,却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有的企业看似规模庞大,业绩辉煌,却没有坚实的经营基础,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在治学领域,“秀而不实”
的风气曾在历史上多次出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魏晋时期的
“清谈之风”。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许多文人雅士对现实感到失望,转而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他们推崇老庄哲学,以
“清谈”
为尚,常常聚集在一起,身着宽袍大袖,手持麈尾,高谈阔论
“有无之辩”“名教与自然”
等玄奥的话题。
这些清谈之士,个个口才出众,言辞玄妙,引经据典,看似学识渊博,思想深刻。他们谈论的
“大道”,听起来高深莫测,仿佛蕴含着宇宙的真理;他们提出的观点,看似新颖独到,引领着时代的思想潮流。一时间,清谈成为当时文人圈的风尚,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文人墨客,都以参与清谈为荣。
可如果我们深入探究就会发现,这些清谈之士大多只注重言辞的华丽和形式的完美,却忽视了实际的学问和社会的责任。他们谈论的
“玄理”,大多是脱离现实的空中楼阁,无法解决当时社会面临的实际问题;他们推崇的
“超脱”,其实是对现实的逃避,对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西晋学者裴頠在《崇有论》中,就尖锐地批判了这种清谈之风,指出清谈之士
“口谈浮虚,不遵礼法,尸禄耽宠,仕不事事”。意思是说,这些人只会空谈虚无缥缈的道理,不遵守礼仪法度,占据着高位却不做实事,享受着俸禄却不为国家和百姓分忧。
这种
“秀而不实”
的清谈之风,最终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由于文人雅士们都沉迷于清谈,忽视了实际的学问和政务,导致当时的官场腐败不堪,社会治理混乱无序。最终,西晋王朝在短短几十年内就走向了灭亡,而那些曾经高谈阔论的清谈之士,也在战乱中流离失所,他们所推崇的
“玄理”,也渐渐被历史所遗忘。这些清谈之士,就如同那些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救下温柔大姐姐带回家当媳妇儿 饥荒年,我囤货娇养了古代大将军叶苜苜战承胤 易孕体质暴露后,我一心求孤寡! 顾长歌顾清秋重瞳仙骨亿倍返还系统 他只是不爱我 稳健凡人流:从获得金丹传承开始 爱的关键词 尹岑靳子嘉 好兄弟的对象是娇气作精苏辞镜周文柏 陈澜颜玉 全民觉醒:我能吞噬本源 嫁给庄稼汉做夫郎付东缘陈翠蓉 不满分暗恋 让你寻宝,你却寻这么多红粉佳人 和闺蜜穿七零,带着婆婆一起离 许晚裴竞序 玄幻:长生神子,何须妹骨证道! 你走丢之后 医胥叶凡唐若雪 裴音陆砚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