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在学术研究上,这两人倒是非常欣赏彼此,也算得上是一声好友,所以关系还不错。
因此,杨秋想从蔡邕这里打听一下,郑玄这一次到底想要聊什么?
蔡邕没想到大王会关注这件事情。
不过他和杨秋这些年比较熟,关系也比较随意,所以这一刻,蔡邕回答得也比较直接。
“郑公此人,重视儒家礼教德治天下,倡导农桑为国之根本。
然大王则重视商贾轻教化,昭国选拔官员之时,更侧重于考试成绩,而非品行德行,甚至对守孝之事不予重视,避讳之风亦被禁止……因此,郑公对于这些事宜,恐怕都会有所议论。”
杨秋麻了。
这是要找茬吗!
在长安这么久了,也应该明白这些话劝说了没用啊。
因为以前早就有人干过这回事儿了,最后发现杨秋本人听了就当没听。
这是一个我行我素的君主,所以下面人最后也只能放弃,然后将目光放在下一代身上。
因为还没有生育子嗣的原因,好些人都围在了杨冬的身边进行洗脑。
好在杨秋这个妹妹专注化学理工,从小就热爱这方面的知识,杨秋也由得她折腾,导致那群人扼腕叹息,下一代好像也洗脑不成。
至于杨秋的父亲母亲,对不起,完全听不懂这些人在唠叨什么。
“郑公是想劝说我,还是为了在史书上留个名?”
郑玄又不是傻子,应该知道自己劝说成功几率不大,但他还是决定做这件事情。
要么就是赌一把,要么就是另辟蹊径,在史书上留个劝谏美名,这是杨秋猜测的。
“或许吧,若此生无缘一见,恐将成为终生之憾。
毕竟,世人皆以为大王将来必能君临天下。郑公纵使不能左右大王的治国方略,至少也应在未来的史册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如此,这场见面就不会是紧张的辩论,反而可能只是平和的讨论。
大约郑玄也只是想说一说自己的见解,然后在史书上留下两人会面谈论的对话,未来由后人评说谁对谁错,也许对方是这个想法。
“蔡公,若是如此,那天你也亲自到场,把这场对话记录在史书之上吧,对错交给后人来评判,我想郑公应该不会有意见。”
辩经是变不赢的,更何况这些人还擅长断章取义,微言大义。
但若是不辩经,只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给后人留个记录倒是有趣。
蔡邕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错,何必辩论输赢,这天下又有多少道理能辩个明白。
不过说到记载史书这件事情,蔡邕倒是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他一直在负责给汉朝修史,已经写到了刘协登基到死亡这几年发生的事情。
有一个人几乎是绕不过去的,蔡邕在犹豫这件事情写不写进去,虽说史学家应该秉笔执直书。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简贞妮简泊生 救命!娇娇,杀我别用小蛮腰 聆听 都有白月光,我嫁军爷你慌什么? 开局一座庙:我吸收香火证道真神 登基当天,皇爷爷怎么还不退位 重生1980:开局带女知青赶山致富 华妃重生被读心,后宫娘娘都炸了 顾小碗乱世种田日常 长公主每天都想跑路 重回末世前,嫁黑帝,抢他空间 离婚后,高冷女总裁后悔了 简茉钟昱 全京城都说她高攀了 顾凝宋子恒 卿不识我心 被秦始皇朝臣听到心声后 七零军婚:短命老公他长命百岁了 夺嫁 沈瑜崔瑾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