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明远看来,这种被儒者的一元论完全统治的时代早就应该被扫进故纸堆里去了。
好在现在的宋儒是一批拥有创新精神的人。他们试图推翻汉代以来儒家对经典的诠释,试图找到一条更符合时代的新路。
同时代的王安石能喊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样的口号,司马光这样的史学大家,难道就真的不能将他从浩如烟海的史丛中看到的那些真相,以他的本心诠释出来吗?
明远说完,苏轼家的花厅里静了良久,司马光与苏轼都是没说话,一会儿拈须,一会儿低头思考,一会儿抬起头,瞅瞅明远。
终于,司马光缓缓地开了口:“远之……这次与你辩论,老夫总算没有感受到上回在京兆府孔庙是感受到的那种‘异象’了。”
明远这时才猛地省起:要命啊!他忘记开启“舌战群儒”道具卡了啊!
1127竟然都没有提醒他!
这时1127就像是个锯了嘴的葫芦,一言不发。
“……但是老夫这次很愿意相信你的说法。”
明远:怎么回事?
他竟然凭一己之力,说服了吵起架来能与王安石有的一拼的司马光?这……可能吗?
但他突然想起了“舌战群儒”那张道具卡——该道具卡提供的全是肥皂剧里的沙雕特效,但是“舌战”的论点,都必须由原主自己提供。
也就是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明远说出来的论点和论据,首先要足够充分,能够令人信服,否则这“舌战群儒”卡就是一搞笑道具。
而这次,明远心中存有强烈的说服司马光的动力,再加上他的观点又都是站得住脚的,因此他即使没有开启“舌战群儒”卡,看起来还是成功了。
谁知司马光又补充一句:“任何能让王介甫添添堵的事,老夫都会试着去做一做。”
王介甫就是王安石。
王安石改革了科举制度,不考诗赋只考经义,司马光就要上书,让“算学”“农学”等也在科举之中要占一席之地。
这完全是针尖对麦芒,对着干嘛!
但偏偏误打误撞,正中明远的目标。
这时,司马光开口:“子瞻兄,明远小友,老夫想要去看看杭州府学的‘社团’,可否烦请两位拨冗带路?”
明远与苏轼闻言,两人同时伸手入怀,取出一枚黄铜为壳的怀表来,打开表壳一看,两人都是“哎呀!”了一声。
“这时间……刚好赶上府学的蹴鞠社团与齐云社的比赛。”
“府学所有社团的学生应该都去比赛现场助威去了。”
司马光有点傻眼:怎么,竟然还有蹴鞠社团?
第204章千万贯
“蹴鞠?”
听说府学里竟还有蹴鞠队,司马光讶然。
苏轼便偏过头,双眼瞄着明远。
明远顿时“呵呵”地笑了起来,半是解释半是掩饰:“晚辈身子骨偏弱,玩蹴鞠是为了锻炼身体,锻炼身体……”
他这不算是说谎:去年秋天,明远因为去钱江边观潮而染了一场风寒,病了两天,才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素质大幅下降,抵抗力没有以前强了。
现在他身边已经没有种建中,整日检查他有没有按时练习弓箭了,也没有小伴当向华在他身边练习扎马步当表率了。后来连史尚都去了南方,不在身边。
明远一边怏怏地将养身体,一边忙于开展海事保险的事,气色确实不能算好。有一回蔡京邀他饮宴,他过去露了个脸,蔡京也不敢怪他装病,只能好好地把他送回凤凰山去。
但这样下去毕竟不行。
刚巧明远听种师中和宗泽说起,府学里有些学子会玩“蹴鞠”。
明远一想:这个我会!
但是到了府学后院一瞧:这是哪里来的花拳绣腿?
然而这就是宋时的“蹴鞠”:表演性质更大过竞技性质——参与者从一人到十人不等,大多是表演用头部、肩、胸、腹、臀、膝、足等部位传接球技巧,既表演出繁复的花样,又要令球不落地。
人们为这些花里胡哨的蹴鞠技巧取了很多好听的名字,什么“转花枝”、“流星赶月”、“落花流水”等等。
明远想想自己上辈子好歹也算是踢过野球的人,现在在这里竟然根本不能算是“会蹴鞠”。
于是他振臂一呼:“要不要这么复杂?”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男神欠债不还钱[网游] 卖石头的赵富贵 苏醒后和死对头结婚了 给全红楼直播解读原著 大唐诡务司 错位之爱-第四部 和渣过的竹马he了 身为霸总的私人医生 大魔王VS黑化反派 炮灰有了盛世美颜后[快穿] 崩铁:从修炼太虚剑气开始天下无 我崽是宠爸狂魔 五年后的叙旧 那些惊艳岁月的人 重启之和丧丧的日常 夜淫 被名门父母抛弃之后,觉醒了系统 成为龙傲天死对头[快穿] 炮灰全家跟着心声吃瓜 变态淫魔的忏悔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