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64章 白衣女子青衣女子(第1页)

道门大会结束后的几日。

张敬伤势恢复得差不多,便拿出从芥川弘武处得来的遁法,准备尝试修炼。

这门遁法名字叫《清风遁》。

顾名思义,这门遁法便是借助风来逃遁,听上去似乎挺厉害的。

比什么水遁、木遁都有用多了。

但张敬仔细看了之后,却大失所望。

说是遁法,其实倒不如说是隐身之法,可以借助清风来隐身。

至于逃跑,就算修炼到最高第三层的境界,一个瞬息也最多能够挪移十来米远的距离而已,这速度一点也不比现在张敬的脚程快多少。

和马俏丽遁法比起来,连皮毛都算不上。

至于战斗时用来隐身,如果是对于术士境活着炼师境的修炼者来说,倒是比较有用。

可对于已经法师境后期,连传说中天师境也不远的张敬来说,就是一个比较鸡肋的技能了。

法师境后期,隐身强大,神识对于周围天地之力的感应已经到了入微的地步。

这种层次的隐身法门,只要用神识稍微探查,便能大致感应到隐身的方位。

就比如在白云观斗法之时,这门遁法对薛道源来说就根本没有造成任何威胁,到最后那东洋老叟也放弃了清风遁的使用。

“算了,就当做聊胜于无,尝试一下遁法究竟是什么感觉吧。”

张敬将遁法记下,也没有用功德值来提升。

虽然他现在很缺功德值,可如果遁法厉害,对自己很有帮助,那花费一些功德值来快速入门,倒也没什么。

毕竟这种低级遁法入门,估计最多也就三四百功德值就足够了。

现在清风遁对自己来说是鸡肋,自然没必要消耗功德值。

不过以张敬现在法师境后期的修为,对于各种法诀的领悟能力已经今非昔比,犹如高屋建瓴。就算不用功德值,估计也用不了几天的时间,就能修炼入门。

约莫十几天后。

道门大会的风波几乎彻底过去,众多道门高手也准备纷纷离开津门,

傅守阳最先离开,前两日就已经带领着天师府的人马回了龙虎山,全真派刘致虚昨日刚走。

千鹤道长倒是没有回岭南,不过却已经去了京城,他现在家当都在京城。

至于诸葛孔平这胖子嘛,现在有佳人相伴,与他师妹白柔柔在一起,颇有几分乐不思蜀的味道,暂时留在津门还没有回中原的打算。

不过最主要的,还是这家伙怕家里的老婆,不知道该怎么把师妹带回家。

反正不管找什么理由,可以预想到,只要带着师妹回去,必定会后院起火,家里母老虎绝对不会轻易放过他。

而在今日,燕清风也送走了他师叔薛道源。

在津门已经无事的他,找到了张敬,问张敬准备什么时候启程,一起下江南游玩,顺便找寻他师叔祖燕赤霞的隐居之地。

张敬这些日子,偌大的津门已经逛得差不多,美食品尝完,也没有什么刷功德值的机会。

于是燕清风找上门后,他便告辞了还留在津门的众人,与燕清风一家三口南下。

……

……

热门小说推荐
吾乃金箍棒

吾乃金箍棒

当孙泽挣开眼意识到他穿越的时候他是淡然的,但当他发现他成了一根棒的时候,他就懵逼了。卧槽,老子堂堂华夏兵王,怎么变成了一根棒,还是最粗最大,可大可小那根。从此以后,孙泽的口头禅变成了这样,呔,吃本座一棒。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一棒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用两棒—孙泽。等级筑基金丹元婴化神渡劫仙人...

颤抖吧昏君

颤抖吧昏君

太后废长立幼是哀家做得最错的一件事,昏君,哀家要废了你。摄政王错失皇位,尽心尽力辅佐换得挫骨扬灰,昏君,我要篡位做明君。顾娴昏君,你无情,你花心,我要嫁你叔叔,做你婶娘。温柔自带锦鲤体质,集万千宠爱,吸干昏君运道。昏君朕太难了。温暖战地记者现场吃瓜。总结最落魄的我遇见最好的你,若你求一世安稳,那这盛世...

总统宠妻太高调

总统宠妻太高调

她本是第一珠宝世家的大小姐,却错信白眼狼,家业被夺亲人惨死。再活一世,竟得到神奇异能!鉴宝石加buff,不仅要重振蓝家百年基业,还要好好弥补前世那个她避如蛇蝎的男人。选举后台帝国有史以来最年轻最英俊的总统候选人温穆楚,一把搂过紧张得团团转的女人,低声问道听说你要补偿我?他眸底闪烁着潋滟光芒,今晚总...

画里长安

画里长安

一朝穿越,她成了玉石商人的痴傻女儿,父亲无辜被杀,她只能寄人篱下,虽然身世凄苦,却难掩耀目的绘画天赋,原本只想安安稳稳地虚度余生,怎知半路遇到了他,格格不入的尘世邂逅,命运将她演变成一个遗世独立的旷代逸才,究竟是女扮男装的画师,还是傲立绝世的美人,也许只能从画卷中一探究竟...

胜者为王

胜者为王

我叫常胜,常胜将军的常胜,常常胜利的常胜。我追求的不是有趣的足球,而是可以获得胜利的足球,胜利让我热血沸腾,胜利让我觉得足球有趣!如果你也讨厌做一个失败者...

锦绣归

锦绣归

她是一个孤女,却从不缺爱缺亲人。在大宅门里生存,该懂的必须懂,该会的咬牙也得学会。别人的家再美满,咱不眼红。别人的爹娘再有权势,咱不稀罕。别人的良缘,咱看看算了,世上好男儿多得是,咱就是一朵在哪儿都能活好的野蔷薇,小日子总能过舒坦了。虾米?内啥别人的一切其实都是自己的?喜不喜欢,家就在那里。争与不争,爹娘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