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67章 我不要面子的吗(第1页)

张鹤龄额头冷汗直流,这话怎么听起来这么刺耳呢,不会是个套吧?

莫不是看到夷洲岛的经营情况蒸蒸日上,现在后悔了,想把封地收回去?

你说我不偷不抢,堂堂正正靠着自己的军功挣回来的,现在却跟防贼似的,每天都要提防封地被人拿走,我这个万户侯咋这么难呢?

张鹤龄猜的没错,弘治皇帝确实很想把夷洲岛拿回来。

只是碍于当初在朝堂之上放出豪言,现在还没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不好意思明抢。

虽说皇帝对于有功之臣当不吝封赏,但是这个“不吝”也要有个度。

洪武三年,老朱同志封赏开国功臣,公爵李善长、侯爵汤和等人,赐免死铁券。

虽然是铁的,但是一听就是好东西,理论上,持此铁券可免去谋反以外的任何死罪,听起来,似乎是有了这张铁券就有了两个脑袋,是不是很嚣张?

但是,实际情况是什么呢,真的可以免死吗?

根据明史记载,老朱同志共发出去了三十四张免死铁券,给李善长的还是高级VIP,予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

就是说,如果李善长犯了法,而且是犯了应该被处死的重罪,锦衣卫去家里拿人的时候,只要在刀砍掉你脑袋前把券拿出来,就可以免除一死,而且这样的机会有两次,哪怕他不在了,他儿子还能享受一次。

要知道,一个人犯了该被处死的重罪,说起来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而还有两次免死的机会,这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基本上可以确保一生平安了。

而实际情况恰好相反,李善长实际上并没有犯什么罪,只不过他当宰相的时候,蓝玉抓到了一个奸细,说是胡惟庸派去和北元暗中联络的使者,当时李善长把这个使者处死了,没向朱元璋报告。

还有就是,胡惟庸曾派人和李善长联络,希望两个人能够联合起来造反,李善长拒绝了他的提议,不过拒绝是拒绝了,也并没有向朱元璋报告。

其实李善长都做得没有太大的问题,只不过没向朱元璋报告而已,怎么也算不上死罪吧?

可是朱元璋直接就把他给杀了,而且是诛三族,一门七十余人跟着陪葬。

大将蓝玉也获得了免死铁券,可以免死一次,但是他最终被“剥皮实草”,不但没能免死,还死得非常惨。

此外像朱亮祖、傅友德等人,也获得了免死铁券,最终也都被赐死。

没有任何一个人成功启用过这个“免死”功能,这玩意就是个摆设,摆设就摆设吧,毕竟是老朱同志给的,放在家里留个纪念也好啊,可是,所有人都没想到,这张铁券还有个隐藏功能,地府观光旅游单程直达,可以带家属,人数不限。

这根本不是免死券,而是货真价实的催命符。

按理说,既然免死铁券发了,就要发挥作用。如果不能发挥作用,也就意味着皇帝的话,并非是金口玉言,有朝令夕改之嫌。

你是皇帝,天底下你最大,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呢?

其实,人家老朱同志算计好了。

大家都看到铁券上写的“免死”二字,却将背后四个小字忽略了,也许他们压根就没仔细看,这四个小字就是“谋逆不宥”。

什么死罪都可免死,唯独谋反不赦免。

热门小说推荐
一世邪神

一世邪神

一剑生,一剑死,大家都忙,用剑说话!惹我不算事,惹我妹要你命,不服开干!从得到最牛逼的剑,最无敌的传承开始,注定这一路上我要牛逼轰轰,直到我的脚踏在神魔的肩上,我的剑斩开云霄,九天任我行。就这样,我以为在这世间,我是最牛的,等小雨出现,我错了,她可是一统万帝的至高神帝。对了,你们还不知道,小雨是我的妹妹,亲的那种。...

枭后

枭后

水夕月被长姐和四皇子背叛屈死之后,嗜血重生在祈阳侯府的风浅幽的身上,而当时风浅幽为祈阳侯夫人和四皇子所算计,意欲毁她名节,送入四皇子府为妾相同的骗局,相似的命运,喋血转世之后,再不会重蹈覆辙,一步步的为自己的前世和今生复仇!谁料自己的前世和今世不只是喋血转世的关系!而且还暗藏杀局!但这位来京求娶公主的昭王是怎么...

狼性总裁太凶猛

狼性总裁太凶猛

一夜改变了一生。她从女孩蜕变为了女人。再从盲人按摩女变成了未婚妈妈。后来,那夜的男人腹黑回归,她成了他眼中的猎物,再也逃不脱。那时她方知,她的缠绵只归他所有,有些缘份,注定是在另一个错过中许了轮回。...

从此刻开始让世界感受痛苦

从此刻开始让世界感受痛苦

从此刻开始,让世界感受痛苦。木叶上空,漩涡鸣人漠然开口,抛出手中漆黑如墨的大螺旋轮虞,无尽光和热迸发,将入目所见一切尽皆夷为平地。一个没有被阿修罗查克拉影响,一个从小和九喇嘛和睦相处,一个从小接受现代义务教育,一个看过整部火影忍者。一个不一样的鸣人的故事。...

重生女术士

重生女术士

玄界第一女术士重生现代,有烂摊子,还有极品家人?我说了,不要跟我作对,跟我作对会倒霉的,你看你偏不信,这下倒霉了吧?会看风水,会看相,会算命,还能打坏人,这么强大凶悍的女人,谁敢要?某年轻的少将我要!我要!!我要!!!秦双双一次就够了!一次不够!...

世子很凶

世子很凶

世如棋,人如子。庙堂尔虞我诈,江湖爱恨情仇,市井喜怒哀乐,无非是一颗颗棋子,在棋盘上串联交织,迸发出的点点火光。昭鸿年间,坊间盛传有藩王窥伺金殿上那张龙椅,皇帝召各路藩王世子入京求学,实为质子。许不令身为肃王世子,天子脚下,本该谨言慎行‘藏拙自污’。结果群众许世子德才兼备,实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