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7章 针锋相对四(第1页)

大宋329年3月初,关于朝廷新官制讨论已经进入尾声。赵嘉仁修订过的《社会契约论》也在此时全面发行。

这本书在大宋有识之士中引发了极大轰动,文天祥连忙命人送了一套给三弟文璋。信中反复强调要文璋认真阅读。文璋认真的阅读了大哥文天祥的信,却没有去翻看那本书。收起信,文璋就前去视察最新修建的粮仓。

还没出城门,就有人追上来。原来是文璋留在官署的联络秘书,追上文璋一行人的马队停下,秘书说道:“文知州,学社的宋会长想请知州再谈一下放粮的事情。”

文璋翻了翻眼睛,没好气的说道:“你就说没找到我。”

说了这番气话之后,文璋也觉得不合适。好在秘书也很机灵,根本动都没动。文璋思忖一阵后用正常的语气说道:“你就告诉宋会长,他身为学社的人,自有他的管辖。若是他还是一定要借给地主手下的佃农粮食,我也不拦着他。不过这件事他自己做,就让他自己承担责任。”

把这番话说出去,文璋觉得非常开心。他发现要是让他当面说出,就是完全撕破脸。这么一种局面下讲出这些,至少给大家留下再见面的余地。说完之后,文璋继续前进。秘书将文璋的回话带给了江宁学社会长宋公明。听了这么一番撂挑子的话,宋公明只是叹口气,却没有再多说什么。

前去农业局的路上,宋公明心中忍不住考虑他没有去竞争新的礼部尚书是不是有点不合适。以前宋公明也当过与蒙古外交的特使,却因为在礼部内部争斗中失败,心灰意冷的离开了礼部。之后在几个部门干过,最近六七年在户部工作。最近又被派来江宁做学社会长。然而在哪里都免不了斗争,就如在江宁的这次事情中,学社觉得还是应该多联络一下佃农。文璋则表示反对,文璋与许多官员都觉得现在佃农都是想两头捞好处。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自己认清局面。

到了农业局,宋公明给局长出示了户部的文件,文件要求农业局准备一万石粮食。另外,再从这边调度些人手,帮着运粮下乡。

“宋会长,你们到乡下做什么?”农业局长很讶异。

“借粮给百姓。”

“借粮?是咱们主动借粮出去?”农业局长一脸惊愕的尝试确认。

“是。我们主动借粮给百姓。”宋公明答道。说完之后又觉得还不太清楚,就主动追加,“收12%的年息。若是提前还,一个月收1%的利息。”

农业局长听到这个利息,整个人都打了个寒颤。大宋的利息基本都是30%起,50%也不算啥。这12%的年息已经低到菩萨心肠的水平。再加上这个1%的月息,那就跟不要利息没啥区别了。

为了确定自己没弄错,农业局长再次试探着问道:“现在放粮,可是要帮着百姓渡过这青黄不接?”

“是。青黄不接虽然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因为这个梅雨季节,有些人家种的粮食得到梅雨季节之后才收。”宋公明解释完,又用轻松的语气说道:“我觉得百姓也是懂道理的,应该不会赖账。加上这些利息,就算有少数赖账,却也不会赔。”

农业局长苦笑道:“利息这么低,怎么都还得起。只是这么折腾,得花多少气力才行。”

“我们准备依托供销社来办这件事。去年开始,供销社就承担一部分收粮的工作。这次就让他们帮着来做,也能节省许多人力。”宋公明说的很有信心,学社成员都不是没实际经验的弱鸡,大家做计划的时候自然知道该怎么考虑劳动力的投入。

“费这么大气力又是为什么呢?”农业局局长叹道,“这也太得罪人了。”

宋公明微微摇头,明显是在反对农业局局长的看法,但是宋公明说的却是另外的话,“得罪很少数的人,却能让成千上万的百姓日子过得好一些。我们就没什么好怕的。而且别小看这点粮食,哪怕只是一万石,也许就能挽救些人命。一条命哪里能轻易用钱来计算。便是积点阴德,又有什么不好。”

一万石粮食并非是一次性拿走,而是一个总量。最初的时候只拿了几百石粮食出去。一周过去,竟然没有借出去多少。宋公明也不气馁,这种事情学社最初也已经考虑到。百姓们见到这么低的利息,心中只怕就觉得里头有什么陷阱。官府素来是向着百姓收钱收粮,怎么会突然就这么变了。

第二周,各地供销社突然就传来消息,要求赶紧提供粮食,大量乡间的百姓开始借粮。

也就是这时候,文璋已经视察完了粮仓的建设。一回江宁,就见到从城内的粮库里面向外运送大包小包的粮食。文璋想起了宋公明主持的事情,无奈下只能派人去请宋公明来。文璋不是想和宋公明讨论借粮给百姓的事情,他对此事已经没了丝毫插手的念头。他现在只是想告诫宋公明,这么光天化日下明目张胆的向外面运粮,一定会造成恐慌。如果有心人此时宣传点什么,只怕就会有抢粮的可能。

秘书回来告知文璋,宋公明已经亲自押送粮食下乡,走了一天多。文璋忍不住怀疑的问秘书,“宋公明果然外出了一天多?”

之前有文璋故意不见宋公明,秘书知道文璋这是担心宋公明也在玩这个把戏,所以他答道:“文知府,我也担心宋会长有什么想法。专门去了其他几个部门问了问,确定宋会长已经走了一天多。”

文璋见局面如此,也只能叹口气。他与学社毕竟不是同一归属,学社归官家管,江宁官府并不能直接对学社发号施令。此事也就只能如此先挂着。

过了三天,江宁突然就有了消息。说是长江下游发水,出了许多灾民。朝廷调集各地粮食前去赈灾。这几天从城里出去的粮食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之后其他的衍生消息马上出现,说是江宁粮价要上升,而且还限制买粮。

文璋听了这些之后心中大怒。一部分怒气自然是针对造谣的这些人,他们真的是黑了心,估计捣鬼。还有一部分是针对宋公明,这厮简直是没事找事。文璋这次前去看的粮仓,就是在位置好,不会造水淹,也比较防火的城外地方,同时还是运输方便的地点建立的新粮仓。

粮食在城里进进出出,就很容易被人想出什么来,有了造谣的基础。然而现在江宁城内的人口大增,光是从外面运输粮食进来也非常麻烦。所以才在城内设置了一些临时的存储点。现在事情就出来了,这特么不是无妄之灾么。

好在现在电报网已经铺设开了,立刻给下面的电报站发报,总算是联络上了宋公明。双方简单的交流一下,宋公明就给文璋发了封电报,上面简单明快的介绍了解决办法,“组织城内的百姓去参观城内的粮库。”

这建议把文璋气的不轻。如果事情不发生,如果不让百姓去参观粮库,好歹很多人就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大张旗鼓的前去让百姓参观粮库,这不是告诉大家出了事情,岂不是让百姓更加觉得有什么问题了么?请别人过来看自家的家底,百姓们肯定觉得里面有猫腻啊。

又过了两天,宋公明就到了文璋面前。见面之后立刻问道:“文知府可否请百姓前去看了粮库?”

“没有!”文璋没好气的对这个罪魁祸首答道,“宋会长就没见到街上粮店门口的人么。他们是大排长龙,都在买粮。”

“那就更要赶紧让百姓们去看看粮仓才行。”宋公明坚持自己的看法。

“你这不是火上浇油么。宋会长,这时候难倒不该让大家赶紧忘记此事,怎么又非得挑起此事呢?”

“事关百姓的口袋,他们怎么可能忘掉。若是让百姓知道城里粮食很多,而且知道怎么看粮食供应,他们才能放下心来。便是放不下心,却也知道该怎么判断。堵不如疏。”

文璋最后还是没忍住,直接指责起宋公明,“这根本不是堵不如疏,而是你让百姓看到大车小车的粮食出了城里,他们当然觉得有问题。”

“大车小车的在城内外运送粮食是常态啊。现在江宁城这么多人口,这种事情以后肯定会经常看到。不趁着这次的机会向江宁百姓说清楚,他们以后还会觉得不安。”宋公明依旧和文璋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

文璋实在是受不了,干脆嚷道:“不妨这样,我们给朝廷发电报,让朝廷来决断一下。”

“可以。”宋公明也毫不让步。

当天,电报就发了出去。文璋气鼓鼓的等着消息,但是心中也有些不安。其实宋公明所说的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但是文璋就是感觉自己有些忍不下这口气。宋公明这厮现在就是自行其是,让文璋觉得很乱。

热门小说推荐
总裁的呆萌甜妻

总裁的呆萌甜妻

外表很清纯呆萌内心很污很邪恶的冯蓁蓁,代替基友去相亲,无意间却相错了人,然后还被某人羞辱吃干抹净。因为怀恨在心,冯蓁蓁设下一个圈套,弄得某人成为了全城的笑柄。迫于来自家族内部的压力,最终某人主动威胁冯蓁蓁契约结婚,而后ai昧不断温馨不断爽点不断...

我是王富贵

我是王富贵

我是王富贵。在大明朝,没有人比我的钱更多,没有人比我的官更大不过要做这两点,首先就要帮朱厚熜坐上龙椅,要帮他保住自己的亲爹。守护最好的朱厚熜,坚决捍卫兴献王的亲爹身份不动摇总结起来,就是两个中二少年的抗争之路,无论有多难,我都要这满朝大臣,烟消云散!读者群284427642...

禁欲小叔是位假佛子

禁欲小叔是位假佛子

传闻傅氏掌权人冷静自持,斯文禁欲,宛若佛子,想要嫁给他的数不胜数。他身边有个小姑娘,温婉大方,浓情氤氲。按照辈分,她要叫声小叔(无血缘非养成)自初见起,她便对他上了心,感激他的温柔体贴与出手相助。他们身份相差悬殊,姜愿为了跟上他的步伐,努力做到卓越。本以为暗恋永无天日,随着交集越来越多,她主动出击,不动声色。...

全职艺术家

全职艺术家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隐婚娇妻,太撩人!

隐婚娇妻,太撩人!

他是权势滔天,俊美矜贵的大人物,清冷孤傲。某日,保镖来报少爷,少夫人被冤枉介入别人感情!把对方潜规则的视频曝光。少爷,少夫人离家出走了!马上收拾行李,我跟她一起走。少爷,少夫人去参加相亲联谊了!男人怒不可遏,一把捏住她脸蛋还敢去相亲么?婚后乔安一手托腮,望着身穿围裙的俊美男人,语调慵懒...

皇族全员读我心后,要把男主噶了

皇族全员读我心后,要把男主噶了

林月穿书了,还踏马是她最讨厌的一个女炮灰,爱上继子残害儿媳,简直死有余辜。于是她激动地搓手,这下可以自己正一正三观了吧?看见在殿前控诉她的男主,林月上前表示我那是为了考验你们的夫妻感情,谁让你们整天疑神疑鬼的。心里听见她心声的太后???攒了钱资助自家相公,皇上竟然不允。林月表面上我与王爷夫妻情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