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弘治年间,苏州城阊门外,有个声名狼藉的纨绔子弟,名叫张文学。他的父亲是个在城里颇有名气的讼师,整日忙于官司,对儿子张文学的管教也就疏忽了。再加上家里人的溺爱,张文学便成了苏州城里的一霸,整日游手好闲,与一群恶少为伍,横行霸道,欺男霸女,俨然一副“土皇帝”的模样。
这张文学仗着父亲的势力,与官府衙役们关系非同一般。他时常孝敬衙役们,又时不时请他们到青楼酒馆潇洒一番,因此衙役们对他的所作所为也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闹出人命,也就得过且过了。
中元节这晚,张文学又带着他那帮恶霸朋友出来凑热闹。看完鬼游行后,他们来到元妙观前,看江湖艺人卖艺,还不忘对过往的妇女们评头论足一番。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个身着月白竹布衫的少妇,外面罩着元布镶洋缎夹背心,下系一条元色洋纱裙,脚上一双水色布鞋上绣着荷花,娇艳动人。少妇手里还牵着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小女孩长得清秀可爱,长长的脸,细细的眉,瘦瘦的身子,扎着一对丫角,像个小精灵似的。
张文学一见到这少妇,眼睛就直勾勾地盯上了她。他厚着脸皮上前搭讪,想占点便宜。那少妇一见他那不怀好意的眼神,顿时厌恶地瞪了他一眼,转身就想避开。
在苏州府繁华的街头,张文学的一瞥仿佛被那少妇的绝世容颜勾走了魂魄。他误以为少妇对他有意,便厚颜无耻地一把抓住了少妇那如玉般的手。谁料,少妇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怒,抬手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将张文学打得眼冒金星。她怒斥道:“你这无耻之徒,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占我便宜!也不打听打听,我顾氏可不是好惹的!”
张文学在苏州府横行霸道惯了,被他调戏的妇女数不胜数,但还从未遇到过敢如此反抗他的人。他觉得当着自己一众朋友的面被打,颜面尽失,顿时恼羞成怒,与少妇厮打起来。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就在这时,少妇身边的小女孩突然冲上前来,一边喊着“放开我娘”,一边紧紧抱住张文学的大腿,张开小嘴便咬。张文学吃痛,愤怒之下挥手一掌,却没想到小女孩柔弱无力,如何能承受他这雷霆一击?小女孩瞬间倒地,口吐鲜血,气息奄奄。
少妇见女儿被重伤,心如刀绞,她放下张文学,紧紧抱着女儿痛哭。她一边祈求围观的人们救救她的孩子,一边怒斥张文学这个杀人恶魔。周围的人见状,也担心自己受到律法的惩处,纷纷上前将张文学团团围住,防止他逃跑。
有人迅速喊来了捕役,将张文学拿下。原来这少妇娘家姓顾,嫁给了一个名叫李四的屠夫为妻。顾氏之所以敢与张文学叫嚣,一是因为她丈夫李四是个凶狠的屠夫,谁若欺负他的家人,他必定持刀相向;二是因为顾氏娘家有兄弟五人,若是屠夫不能敌,这五兄弟便会蜂拥而上,要么大打出手,要么骂遍整条街。
张文学此刻才知自己惹上了大麻烦,他面色惨白,心中暗自叫苦不迭。而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也让苏州府的人们议论纷纷,纷纷猜测这位敢于挑战张文学的顾氏究竟是何方神圣。
在苏州府的一隅,顾氏以泼悍着称,她依仗着屠夫丈夫和娘家兄弟的威势,在街头巷尾无人敢惹。然而,这天,命运却让她遇上了横行霸道的张文学。两个平时从不吃亏的刺头,这次相遇,本是旗鼓相当的对峙,却没想到五岁的小女孩意外成了这场冲突的牺牲品。
小女孩的惨死,让顾氏心如刀绞。她怎会善罢甘休?当即召集娘家兄弟,誓要让张文学偿命。屠夫李四和顾家兄弟也义愤填膺,准备到官府告状。然而,就在他们筹备之际,张文学的父亲,那位狡猾的讼师张老先生,却主动上门了。
“列位,小女已死,我深感痛惜。但逝者已矣,生者还需继续。不知列位打算要多少银两,才能放犬子一马?”张讼师语气平和,却暗藏玄机。
顾氏哪肯依他,坚决要张文学偿命。李四和顾家兄弟也纷纷表示,要让张文学受到应有的惩罚。一时间,七个人七张嘴,哭声骂声交织成一片。
然而,张讼师却始终保持冷静,他缓缓说道:“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但我那犬子若死了,你们又能得到什么?无非是与我张家结仇。冤冤相报何时了?我看不如坐下来好好谈谈,谈拢则罢,谈不拢就衙门见。到时我那犬子还不一定会偿命呢。”
顾氏听后更加愤怒,但李四和顾家兄弟却犹豫了。他们看见张讼师起身欲走,反而拦住了他,要求商议具体事宜。最终,在金钱的诱惑下,双方达成了协议,原告和被告串通一气,各执一词。
回到张家后,张讼师立刻为张文学开脱罪责。他巧妙地编造了一个故事:张文学牵着驴子行走时,驴子突然受惊乱踢乱咬,不小心将李家女孩踢死。张家愿意赔偿损失,并请求免去张文学的死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知县询问原告时,他们也按照事先商定的口径回答,说是驴子受惊伤人。按照大明律的规定,驴踢死人,驴主应被杖一百、流三千里。但在这个糊涂的知县看来,既然原告和被告已经私下达成协议并赔偿了损失,而且驴子受惊是意外事件,他便打算减免张文学的罪责。
然而,这个案子却引起了人们的质疑。事发闹市、人证众多,知县为何不提讯当事人、查明真相?更何况驴子踢死人这样的案件,难道不应该检验尸身以辨明真相吗?但糊涂的知县没有这么做,他的上司们也没有。就这样,这个案件在层层官僚的敷衍塞责下,竟然逐级通过了复核并申报了上去。
在明朝弘治年间,苏州城的一桩离奇案件,犹如一颗被抛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这起案件,原本只是街头的一场争斗,却最终牵扯到了刑部和大理寺两大司法机构,甚至惊动了弘治皇帝。
案件一度在刑部搁置,那些昏庸的官员连卷宗都没看完,就草率地奏请对张文学处以杖刑一百,追缴二十两银子给死者家属。他们仿佛是在玩一场走马观花的游戏,全然不顾案件背后的真相。然后,这桩案件就像是被踢皮球一般,递交到了大理寺。
大理寺卿杨守随,这位以明察秋毫着称的官员,亲自审理此案。他不像之前的那些官员那样敷衍了事,而是认真提审了相关人犯,找来证人逐一核实情况。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发现证人所述与原被告的陈述大相径庭。这究竟是谁在说谎呢?
杨守随再次提审张文学,这恶霸起初还一味抵赖,只说是驴子受惊所致,与自己无关。但杨守随早已对张文学的为人了如指掌,对他的话嗤之以鼻。于是,他下令对张文学动用了大刑。张文学哪里受过这样的折磨?在一顿酷刑之下,他终于招认了,是自己踩死了那个无辜的女孩。
这一下,案件的性质彻底变了。原本只是一起意外伤害事件,现在却变成了故意杀人。更何况被害人是一个年仅五岁的幼女,这更加激起了人们的愤怒。大理寺决定在原有处罚的基础上加等,判处张文学斩立决,并追缴其家财产的一半给死者家属。
然而,刑部对大理寺的判决并不买账。他们认为大理寺严刑逼供,导致犯人胡乱指认。大理寺则针锋相对,坚持自己刑讯罪犯是合理又合法的。两个部门争执不下,弘治皇帝也犯了难。最终,他下旨要求各部门恪守职责,不得互相推诿。同时,他特意加了一句:“张文学,着即处斩!”
这起案件虽然告一段落,但它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黑暗。张文学当众踩死五岁幼女的行为令人发指;而他父亲的所作所为更是助纣为虐,为儿子的死埋下了伏笔。从判案过程来看,知县不作为、各级上司尸位素餐的态度更是让人痛心疾首。这样的人浮于事的态度正是导致明朝最终走向衰亡的根源之一。
历史的发展从来没有偶然性,每一个微小的因素都可能推动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如果当时的官员们都能恪尽职守、君主能励精图治的话,也许明朝的辉煌还能延续下去。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明朝最终走向了灭亡的命运。
喜欢古今中外奇案录请大家收藏:(www。630zww。com)古今中外奇案录【630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外表很清纯呆萌内心很污很邪恶的冯蓁蓁,代替基友去相亲,无意间却相错了人,然后还被某人羞辱吃干抹净。因为怀恨在心,冯蓁蓁设下一个圈套,弄得某人成为了全城的笑柄。迫于来自家族内部的压力,最终某人主动威胁冯蓁蓁契约结婚,而后ai昧不断温馨不断爽点不断...
我是王富贵。在大明朝,没有人比我的钱更多,没有人比我的官更大不过要做这两点,首先就要帮朱厚熜坐上龙椅,要帮他保住自己的亲爹。守护最好的朱厚熜,坚决捍卫兴献王的亲爹身份不动摇总结起来,就是两个中二少年的抗争之路,无论有多难,我都要这满朝大臣,烟消云散!读者群284427642...
传闻傅氏掌权人冷静自持,斯文禁欲,宛若佛子,想要嫁给他的数不胜数。他身边有个小姑娘,温婉大方,浓情氤氲。按照辈分,她要叫声小叔(无血缘非养成)自初见起,她便对他上了心,感激他的温柔体贴与出手相助。他们身份相差悬殊,姜愿为了跟上他的步伐,努力做到卓越。本以为暗恋永无天日,随着交集越来越多,她主动出击,不动声色。...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他是权势滔天,俊美矜贵的大人物,清冷孤傲。某日,保镖来报少爷,少夫人被冤枉介入别人感情!把对方潜规则的视频曝光。少爷,少夫人离家出走了!马上收拾行李,我跟她一起走。少爷,少夫人去参加相亲联谊了!男人怒不可遏,一把捏住她脸蛋还敢去相亲么?婚后乔安一手托腮,望着身穿围裙的俊美男人,语调慵懒...
林月穿书了,还踏马是她最讨厌的一个女炮灰,爱上继子残害儿媳,简直死有余辜。于是她激动地搓手,这下可以自己正一正三观了吧?看见在殿前控诉她的男主,林月上前表示我那是为了考验你们的夫妻感情,谁让你们整天疑神疑鬼的。心里听见她心声的太后???攒了钱资助自家相公,皇上竟然不允。林月表面上我与王爷夫妻情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