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九十三章 想要闹事的凤阳遗老(第1页)

第196章想要闹事的凤阳遗老(月票加更920)

考成法推行的如火如荼,甭管是张居正分到的应天三府,还是陆远负责的凤阳三府,明面上来看,无不进展顺利。

但一种新的改革措施的诞生,注定不可能全是拥趸,改革所带来的矛盾也是必然存在的。

不过令陆远没想到的是,他本以为会是应天三府这些富庶的地方先闹出矛盾,却没想到却是凤阳府。

提起凤阳府,那就要先介绍一下凤阳的情况。

凤阳是大明朝的祖地,也就是朱元璋和他媳妇马皇后的老家。

马皇后的老家在凤阳府宿县,朱元璋则是凤阳县。

大明朝开国之后,凤阳被封为中都,一度也曾被考虑过成为大明朝的首都,可很快这个考虑就因为现实而放弃。

倒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凤阳地处淮河平原,是真正的无险可守。

要说穷,都是农耕经济时代,凤阳府还真不穷。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明朝初期,因为这里是祖地,所以明政府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治理淮河水患,开挖下游支流河渠使其连同长江,长江潮流倒入淮河,灌田万顷。

明初时期,凤阳府有田六百万亩,比松江还要多,户口也并不稠密,这里也当的上一句鱼米之乡。

可等到正统年后,黄河水患严重,淮河又正好是黄河南泛区,随着黄河水的冲积,导致淮河水道逐渐拥塞,水面也越来越高,最终泛滥成灾。

一个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的区域,还能富得了吗?

因此,等到了嘉靖朝,凤阳就已经穷的叮当响了。

不过老百姓的穷并不影响这里的官绅,毕竟是祖地,每年朝廷都要拨款。

少则三万两,多则五万两,从朱元璋建国到如今年年都有,是常例钱。

就算到了崇祯末,崇祯皇帝都穷的快要光屁股了,朝廷也没停止给凤阳拨款,凤阳就是这么一个地方。

陆远考成法改革,鼓励地方官员要绞尽脑汁想办法发展民生经济,知府朱臻也确实动过脑子,可回到凤阳,他放屁都不响。

比他牛的人太多了。

比如马皇后娘家那一支的徐王,徐王一支虽然没有子嗣承爵,可娘家人武氏还活着,因此朱元璋在这里为马皇后建了一个宗祠,使马皇后娘舅家后人于此世代奉祭,有品轶的。

后来到了朱老四时期,朱棣每次从南京北上都要来这里祭祀,又连续加封武氏为佥事、指挥使、镇抚。

属于是官不大,但跟皇帝家的联系深。

从朱元璋到马皇后,开国帝后的祖宗陵寝都在这个地方,因此朱臻这个知府能排到什么位置?

随便拎出来一个,不是宗亲就是国戚。

不说这些皇亲国戚,凤阳还有个巡抚呢。

挂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正三品,对标顺天、应天巡抚。

所以朱臻想要干事之前,还得先请示头上这位巡抚何鳌。

“考成法?我大明祖宗成法中就没有这种法。”

何鳌是正德年进士,如今已是六十高龄,人老思想也老,之前在江西做左布政使,才刚刚调任凤阳巡抚一年,在江西做官,自然和严嵩也有些联系,只是没想到严嵩出了这么一档子事,这让何鳌心情也很抑郁。

而朱臻说出的事也让何老头更加不爽。

怎么个意思,评分最低还要罢官?

谁给你陆远这种权力!

“老夫要上疏,弹劾这个陆远。”

何鳌将凤阳一群皇亲国戚召集一堂,义正言辞的说道:“他陆远今天敢擅加私法,明日就敢藐视祖宗,莫看他是吏部天官,老夫也不惧他。”

一屋子的老头和陆远都不熟,但对考成法很抵触。

热门小说推荐
巅峰战神

巅峰战神

世间有少年,从西向东,孤绝而热勇。曾家仇未报,曾默默无闻,却从不言退怯。四面萧索,八面埋伏,他以纵横之气横扫千军。山是山,河是河。苍穹大地,众生之巅。唯有巅峰战神!...

洪主

洪主

大江东去,洗不尽人族英雄血。自六千年前成阳大帝起兵,这天下,便是我人族天下。公布一下书友群,欢迎大家加入仙宫778665933(需1000粉丝值)...

上门赘婿

上门赘婿

岳母好女婿,求求你别离开我女儿岳风,把我们洗脚水倒了。什么岳家柳家岳风柳萱...

大宋最狠暴君

大宋最狠暴君

靖康之耻乃至于大宋灭亡真正根源,不在所谓的冗官冗政冗军之类的问题上面,那些不过是用来挡住屁股蛋子的遮羞布而已。真正的根源,就在赵大得位不正上面,就在赵二斧光烛影上面,就在赵宋这些没有血性的怂蛋皇帝身上,在这些敢喊此非儒臣待遇,被惯坏了的士大夫们身上!朕,功盖三皇五帝,德配尧舜禹汤,诛卿九族,掀了这桌子!都是你们...

无敌血脉

无敌血脉

无垠宇宙,血脉为尊!出生决定一切,超品血脉者,生有神通,移山填海,捉星拿月,十品废脉者,寿不过百,前途灰暗,蝼蚁一生!少年杨帆,七星宗一普通杂役,注定碌碌一生,怎知偶有奇遇,得至宝吞噬,吞无尽血脉,成无上圣脉,无敌天下,谁人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