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97章 简在帝心(第1页)

玉郎大厦高十层,建筑面积约九千平。

听起来并不大,但对于玉郎机构这样一个以内容创作为产业的上市公司来说,已经很大了。

林氏影业搬进来之前,这里仍有不少空余的办公场地。

搬进玉郎大厦后,林氏影业占据了大厦的九、十两层楼,陶玉书在九层的东北角设置了一间专门的放映室。

一路走来,余玉溪和章艺谋满心惊讶与振动。

通过那些职员们的问好,两人不难判断出来,这些人竟然都是林朝阳夫妻俩的员工。

一整栋楼,数百个员工,这是什么概念?

章艺谋工作的西安电影制片厂那么大个厂子,员工数也不会比这里多多少。

不过两人更好奇的是身处的这座大厦,也不知道是租还是买的。

听说香江房价惊人,一平方米上万港元,这么大规模的一座建筑,至少也得几千万港元吧?哪怕是租也得不少钱吧?

尽管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惊讶,但余玉溪和章艺谋谁都没有去问这件事。

等到了放映室之后,陶玉书给他们介绍了一下已经等在这里的两位老者。

“这位是李翰祥导演,这位是吴思远导演,这二位现在都是林氏影业的艺术顾问。”

李翰祥就不用说了,从林氏影业还没成立,就跟着林朝阳赚钱,吴思远则是今年被拉上林氏影业的战车的。

最近这半年,林氏影业的制片量暴增,10月份搞定了自由总会之后,陶玉书便聘请李、吴二人成为了公司顾问。

他们二人虽然已经过了创作的巅峰期,但若论艺术嗅觉和创作经验,恐怕要甩年轻导演们几条街。

寒暄一阵后,电影开始放映。

《红高粱》的故事以抗战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我奶奶(九儿)和我爷爷(余占鳌)冲破封建束缚,历经艰难后一起经营酒坊。

但不幸的是赶上了鬼子侵华,我爷爷带着伙计们去打鬼子,最后我奶奶和酒坊伙计却因此而被鬼子杀害。

电影情节基本还原了小说,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浓烈的色彩和豪放的风格,较之章艺谋之前掌镜的《黄土地》更加极端。

《红高粱》的拍摄手法非常艺术化,这样的电影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稍微有一些观影门槛。

但章艺谋有个好处是,他不像陈凯戈那样喜欢故作高深,因而只要观众有点耐心,看他的电影并不难。

电影放映结束,章艺谋有些紧张的看向陶玉书和林朝阳。

现在距离电影制作完成已经近三个月了,期间《红高粱》在燕影厂、西影厂、电影局等地都放映过。

不管是领导还是同行,对这部电影的评价都不低,这些评价给了章艺谋很大的自信。

但今天这场放映让他紧张的原因是在于,林朝阳夫妻俩是投资人,在满足自身艺术追求的同时,章艺谋也希望能够让这二位掏出真金白银的老板满意。

“李导、吴导觉得怎么样?”

陶玉书没有先评价,而是问起了李翰祥和吴思远的意见。

“拍的很好。”

李翰祥率先肯定。

“这部电影跟我以前看过的许多内地电影都不一样。

对比构图用的很好,很有自己的特色,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运动镜头也很有表现力,不安与躁动、情感和欲望都被表现了出来。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色彩的运用,我只能说艺谋是个天才的摄影师。”

李翰祥简洁的讲出了对《红高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他是导演,分析的角度也是站在专业性的立场上,而非普通观众看电影的方式。

等他说完,吴思远也补充了几句,同样是好评。

两人的表态让章艺谋心中升起几分喜悦,这个时候陶玉书说道:“两位导演说的都很中肯。

电影确实拍的很好,艺谋用心了!”

终于得到了陶玉书的肯定,章艺谋心中高兴的同时,也放下了精神上的重担。

热门小说推荐
六十年代白富美

六十年代白富美

夏晓意外重生到六十年代,成为了生产队的一枚小知青。因缘得了个空间,灵泉玉水,养鸡种菜,却不敢用。现下人人面黄饥瘦,她若把自己养成白富美,不得作死。夏晓仰天长叹,这真是另人心酸的惊喜啊!有完本书雍正小老婆贵女拼爹重生之幸福向前看交流群号。...

香祖

香祖

食肉者勇,食谷者智,食气者寿,不食者不死,食香者何如焉?自古以来,凡民燔柴烧香,祭祀祈祷,莫不以香为引,李柃善制香,本为凡世手艺,万万没想到,竟因天赋异禀食香炼魂,凭此开创一方道途,成就香祖。交流群42355392...

贞观俗人

贞观俗人

离玄武门之变只有三天了,秦琼却打算做个国之纯臣不参与其中,秦琅高呼这不是坑他吗?送上门的从龙之功怎么能不要,等事成之后再功成身退也不迟。  到那时,  做...

废婿翻身

废婿翻身

岳母好女婿,求求你别离开我女儿岳风,把我们洗脚水倒了。什么岳家柳家岳风柳萱...

农门娇:宠妻莽汉是只喵

农门娇:宠妻莽汉是只喵

嫁给这个比她大十多岁的汉子是喜如做梦都没想到的这个男人什么都好,就是块头太大,跟一座小山似的,腿长胳膊粗,还不太爱说话汉子对她特别好,还不嫌她长得丑,唯一不好的就是看她的眼神总像想把她吃了汉子小山一样挡在娇妻面前,喘着粗气阿如,今晚我们洞房吧。喜如往他身上看了看,表示很害怕,我不要,太太汉子...

缚春情

缚春情

江宋二府世代交好,宋挽未出生便同江行简定下婚约。二人青梅竹马,她困于后宅,一生所学不过为做江家妇准备。少年鲜衣怒马志向高远,未及弱冠便远赴边关建功立业,临行前江行简亲手为她戴上白玉簪。一句等我,宋挽便入了心,哪怕他战死沙场,她也执意抱着灵位嫁入城阳侯府。她将少年藏在心尖守寡六年,却等到江行简带着挚爱回京。少年挚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