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为了抵御海盗,英国的一些港口城市结成同盟自卫,其目的就是要把英国南部海港从海盗的控制下解救出来。于是,那些悬挂英联邦旗帜的海盗船,就从英国国王那里得到抢夺敌方商船的许可。官方还对海盗们允诺,除了英联邦的船只外,允许他们抢劫所有经过海峡的别的国家的过往船只。这种特殊的规定造成只有在锡利群岛一带才会经常出现的怪现象:岛上居民竟然利用一百多个像暗礁一样散布着的环形珊瑚岛来引诱别的国家的轮船触礁。为了达到目的,岛民与海盗勾结,使用各种手段,或燃起火把,或把点燃的灯笼挂在母牛的脖子上,其目的都是用错误的灯光信号误导,使那些在风暴或黑夜中迷失方向的船只偏离航道,得逞之后大肆劫掠船上的财物。
18世纪初的“联合”号就遭遇到这种劫难,并留下一批至今无法找到的巨大财富。
1707年l0月21日,克劳迪斯雷·肖维尔将军率领“联合”号、“雄鹰”号、“燃木”号、“长生鸟”号和“罗姆尼”号等军舰组成的英国舰队从直布罗陀返航回英国。肖维尔船长本来一贯坚定自信,但那几天他总是莫名其妙地心烦意乱,总是毫无缘由地怀疑自己的舰队的航线是否正确。有时,他甚至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上帝啊,锡利群岛在哪里?”惶惑不安中,这位将军召开了全体军官会议,经对各种数据反复验证之后,得出结论是:锡利群岛暗礁还有很远一段距离,目前舰队的航线完全正确。
会议结束后,肖维尔将军觉得总算可以放心了。晚上,当他快要入眠时,听到一个人在房间外拼命地大喊,要他赶快出来。原来这是舰上的一个水手,这个水手认为现在整个舰队不但偏离了航线,而且正朝着锡利群岛附近那些大暗礁驶去。他大喊道:“将军,如果舰队不改变航向,我们将必死无疑!”
“住嘴!”肖维尔对他大声斥责道,“我不想听你胡言乱语,再喊就惩罚你!”没想到这个平时一向顺从懦弱的水手不但不住嘴,反而狂喊不止,舰上所有的人好像都没法堵住他的嘴,两个小时之后,他以扰乱军心的罪名被当场绞死在桅杆上。
当那个可怜的水手被绞死之后,将军自己却突然变得焦躁不安,他在房间里再也躺不下去了,便来到甲板上。抬头发现天空中有一种黑色的、像粥一样的东西呼啸着穿过空气,然后又急速在云层里落下来。凭借多年的航海经验将军知道,暴风雨即将来临。
突然,一个大副惊喜地递给将军一个望远镜,“长官,你看,我们的救星就在眼前。”肖维尔将军拿起望远镜匆匆一看,就大声发出了命令:“赶快抢救船帆,改变航向,驶向灯光,只有那里能帮助我们确定方向。”
于是,舰队调整航向,全速向灯光信号驶去。当尖刀一般的礁石从汹涌的水面中突现出来,横挡在他们前面时,大副和肖维尔将军同时发现自己的舰队正在一步步撞向巨大的灾难,但一切都为时已晚。紧接着便是震耳欲聋的撞击声,船舱像细木头一样断裂了,甲板摇摇欲坠,水手们都摔倒在了地上,船体内发出“劈里啪啦”的断裂声。随后,战舰开始向右舷倾斜,海水顷刻间涌入“联合”号船舱内部,几分钟之内,船头和后甲板便被摧毁殆尽。
肖维尔将军在万分惊恐之中看见自己的水手们一个个都被巨大的浪涛卷入水中,转眼间消失在了大海深处。更可怕的是,“燃木”号等另外几艘军舰也转眼就被扔上巨浪中的岩石或者暗礁之中。
那么,是什么导致肖维尔将军率领下的这支舰队遭遇如此灭顶之灾呢?
原来,舰队导航并没有过错,而是锡利群岛附近的海盗们用错误的灯光信号误导舰队偏离了航线。舰队被暗礁撞击后,这只英国舰队所有成员共2000余人全部葬身于大海之中,而出事地点距离英国本土仅仅只有45千米。
也许人们会问,难道这么多人中就没有幸存者吗?回答是确定的,两千多人没有幸存者,因为那些拼尽全力游到锡利岛的水手也都被海盗们和当地的居民杀死了。
风暴过后,海盗们坐着他们轻便的渔船,划向暗礁,然后分成小组,从触礁的残骸中带回金币、银币、木板、滑轮、钢索、滑车组、索具、皮带、手枪、弹药和刀子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而这支舰队最大的一批财富,即舰队的钱箱,在舰队遇难之前就已经沉入了海底。专家估计,不仅“联合”号,在锡利群岛周围,至少有一千多艘来自欧洲大陆不同国家的船只触礁搁浅。所以这个区域被看做欧洲最大的船只公墓。
今天的游人假如去锡利群岛游玩,会看到每个商店里都有海难的照片出售。因为,那里的居民收藏了很多沉船的船头木雕,并把它们拍成照片。
20世纪60年代,当人们开始使用现代技术寻找“联合”号时,寻宝工作才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英国海军潜水员在基尔斯通礁石中央发现了“联合”号。他们试图找到“联合”号的钱箱,却空手而归。
有个叫罗兰·莫里斯的英国人,经过精心准备之后,和他的同伴们来到锡利群岛。为了接近“联合”号的钱箱,他们在水底使用了炸药,但没有找到钱箱。忙碌了一年半之后,罗兰·莫里斯和他的队员们终于在附近的一个岩石裂缝里找到了1400块银币。不久莫里斯又发现了一个大银盘,上面印着的克劳迪斯雷·肖维尔爵士的徽章还清晰可见。这绝对是件珍品,是舰船上珍贵的银餐具中最宝贵的一件。
60年代末,莫里斯在锡利群岛周围海域打捞出来的历史珍宝,都被放在伦敦著名的索斯比拍卖行拍卖。作为回报,他和同伴们将从国防部得到一笔事先商定好的奖金。在1970年的第二次拍卖会上,“联合”号的银盘又回到了罗兰·莫里斯的手中。
后来,又有许多英国潜水者组织继续对“联合”号残骸进行探宝,从旗舰的船腹中找到近7000块银币。
1974年,莫里斯和他的同伴在锡利群岛发现了断裂的英国战舰“巨人”号。这艘18世纪的战舰隶属霍雷肖·纳尔逊的舰队,1798年在锡利群岛的花岗岩前触礁沉没。莫里斯的潜水员们在舰上发现了一个有着250年历史的花瓶的碎片。这些花瓶的碎片在海底沉睡了二百多年之后,被大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拼回了原状。
在“联合”号舰队触礁之后将近300年间,对金子和财富的欲望吸引了很多冒险家来到锡利群岛。欧洲最大的海上公墓的水域成了很多潜水者寻宝的天堂。然而,最大的那笔宝藏——“联合”号舰队的钱箱却始终没有找到。也许,它还静静地躺在锡利群岛水域的海底吧!最终谁能找到它呢?
9。可可岛上埋藏的秘密
小说《金银岛》的封面
苏格兰作家斯蒂文森的著名小说《金银岛》讲述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探险故事,主要说以海盗和船长各自一帮人为争夺荒岛宝藏而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拼斗,在尾声中,作者暗示仍有一大笔财宝隐藏在荒岛的某一处。《金银岛》是以太平洋的可可岛为背景写的,该岛位于距哥斯达黎加海岸300英里的海中,曾是17世纪海盗的休息站,海盗们将掠夺的财宝在此装装卸卸,埋埋藏藏,为这个无名小岛平添了神秘色彩,据说岛上至少埋有6处宝藏,其中,最吸引寻宝者的是秘鲁利马的宝藏。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岛上埋藏着好几笔总价值高达二百多亿法郎的巨额财宝,其中最无可争议的一笔,当属汤普森的“玛丽?;迪尔”号船上的珍宝,其价值可达一百亿到二百亿法郎。这是世界上已知的第二大藏宝。
自从1535年西班牙殖民头子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占领秘鲁直到1821年秘鲁独立,利马始终都是南美西班牙殖民地总督的驻地。当年,殖民军到处大肆杀害印第安人,并从他们那里搜刮了大批金银饰物,聚敛到利马,然后定期装船运回西班牙。所以,利马号称富甲南美洲,甚至吹嘘连大路都是由“金银铺砌而成”。科克伦勋爵在海上击溃了西班牙人的三桅战舰“埃斯梅拉达”号和其他几艘战舰。圣马丁将军英勇善战,也很快就逼近利马城下。龟缩在利马城中的西班牙达官贵族们惶惶不可终日,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威风,纷纷准备逃离利马。当然,他们舍不得把多年来敲骨吸髓掠夺到的财宝丢掉,至少也要把能带走的东西带走。但是,当时只剩一条海路可以逃出利马,而可以横渡大海去西班牙的就只剩下爱尔兰船长汤普逊的一条富丽堂皇的双桅横帆“玛丽·迪尔”号私船了。而且,汤普逊这时也准备起锚以避开迫在眉睫的最后决战。于是,利马的西班牙达官贵族们不惜用重金租下了“玛丽·迪尔”号帆船。他们整整花费了两天的时间,把城里几乎所有能带走的贵重物品都装上船,其中有属于私人财产的杜卡托(威尼斯古币)、金路易(法国古金币)、皮阿斯特(埃及等国古金币)、首饰、珠宝、金银餐具,以及教堂里的各种圣物盒、金烛台和祭仪用品,还有珍贵图书、档案和艺术珍品等。
在“玛丽·迪尔”号满载着乘客和贵重物品起航后,汤普逊船长就决定不将此船开往预定的目的地——加的斯(西班牙港口)或任何其他西班牙港口。其实,汤普逊原先也并不是一个海盗,但是他被装在自己船上的这些无法估价的财宝弄得完全神魂颠倒了。
汤普逊驾驶着帆船径直朝北驶去。一天晚上,他终于在自己船员们的协助下,残酷地把船上的乘客统统扼死后扔进了大海。“玛丽·迪尔”号从此成了艘名副其实的海盗船。汤普逊经过一番考虑,决定将船开往可可岛。这主要是因为,几个世纪以来,可可岛与世隔绝的地理位置有助于摆脱任何海上监控和追踪,它已成为南美洲海盗们一个颇有吸引力的避风港。汤普逊将船上的主要财宝小心翼翼地埋藏在可可岛之后,毁掉了“玛丽·迪尔”号帆船,与船员们分乘小艇去了中美洲。他们谎称在海上遇到了无法抗拒的狂风暴雨,船触礁沉没了。但是,尽管汤普逊大肆宣扬了很久,他的海盗行为还是被完全识破了。他的同伙们在酷刑下供出了实情,并受到了惩罚。
汤普逊在临死前,也许为了摆脱良心上的谴责,决定向自己的好友基廷透露可可岛上的藏宝秘密。他给了基廷一份平面图和有关藏宝的位置的资料。基廷按照汤普逊所说的,先后3次登上可可岛,带回了价值5亿多法郎的财宝。但是“玛丽·迪尔”号船上的主要财宝却始终没能找到。后来,基廷又将可可岛的秘密告诉了好友尼科拉·菲茨杰拉德海军下士。由于这位海军下士太穷,没有钱找到一条船,所以一直没能去可可岛。菲茨杰拉德临死前,决定将自己知道的藏宝情况告诉曾经救过自己性命的柯曾·豪上尉。不过,柯曾·豪上尉也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去成可可岛。就这样,有关可可岛上藏宝的资料年复一年地遗赠着、传递着,后来还被盗窃过、交换出售过。在澳大利亚悉尼的“海员和旅游者俱乐部”里,保存着一封菲茨杰拉德根据基廷提供的情况写成的一份资料,描述了几名探宝者潜入水中,却一无所获的经过。
这些记载虽然很详细,但有着明显的矛盾之处。藏宝地点莫衷一是。
1927年,法国托尼?曼格尔船长从悉尼“海员和旅游者俱乐部”复制了这份资料。他带着得到的这些资料,曾于1927年和1929年2次去可可岛上寻找藏宝。托尼·曼格尔发现,汤普逊标出的有关藏宝位置的数据是错误的。汤普逊是在1820年埋藏这笔财宝的,他当时用的是一个八分仪,这种八分仪在1820年就被回收不再使用了,因为它有很大偏差。托尼根据l820年到1823年的航海仪表资料,校正了汤普逊的数据。托尼认为,汤普逊的那笔财宝就埋在希望海湾南边和石磨岛西北边的海下。托尼·曼格尔在那里还确实找到了一个在落潮时近一个小时里可以进入的洞穴!然而,由于他“犯了一个不谨慎的错误,是独自一人去可可岛的”,而在那个地方,水流特别急。正当他在水下竭力排除洞外杂物时,越来越多的水涌到了洞口,差一点把他淹死。他拼命挣扎了半天总算回到了岸上。他以为“这是对藏宝寻找者的诅咒”,从此再也不敢去那里冒险了。
功夫不负苦心人,1931年,一个比利时人叫贝尔曼,他根据托尼·曼格尔的资料,在希望海湾找到了一尊0。6米高的金圣母塑像。这尊圣母金像被贝尔曼在纽约以11000美元的价钱卖掉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关可可岛藏宝的资料越来越多,而且都自称是可靠材料。美国洛杉矶一个有钱的园艺家詹姆斯·福布斯拥有第三份平面图。他曾经带着现代化的先进器材5次去过可可岛,遗憾的是,最终一无所获。
当年利马城里的无价之宝究竟藏在哪里呢?也许它们仍然沉睡在可可岛上某个神秘的角落。只有展翅雄鹰的锐利目光才能透过岛上谜一般的“红土”和“黄沙”,看到这笔藏宝寻找者们的梦中之宝!
一个大学毕业生,因机缘巧合,获得一本残缺的武学秘籍和一个奇怪的玲珑宝塔。自此以后,他的人生际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世上真的有龙,又名为天子,掌天下权势,龙皆有逆鳞哎嗨!都是我薅的。...
...
岳母好女婿,求求你别离开我女儿岳风,把我们洗脚水倒了。什么岳家柳家岳风柳萱...
棺材镇可咒人数代的奇葬白狐盖面腐尸村可使人永生的镇魂棺郪江崖墓所藏可致阴兵之牧鬼箱成都零号防空洞内的阴铁阎王刃开棺人的诡异经历,环环相扣步步惊心,为您揭开中华异文化诡事!...
百度各大贴吧以及LOL盒子论坛一天回复破三万的神贴!直播玩游戏时认识了一个妹子,约出来见面后,吓尿了。...